柳父風塵仆仆地趕到邊境,滿心期待能與兒女團聚,卻隻見到柳皎一人,神情間滿是難以言喻的沉重。
他焦急地詢問柳皓的下落,柳皎的支吾其詞讓他的心瞬間沉到了谷底。
柳父活了大半輩子,閱人無數,怎會看不出女兒眼中的隐瞞與悲痛,他心中已有了不祥的預感,一股難以名狀的哀傷湧上心頭。
“晏清,你告訴爹,日晞他……是不是出事了?”柳父的聲音顫抖着,試圖從女兒的沉默中尋找一絲希望。
但柳皎隻是低頭不語,淚水在眼眶裡打轉,卻倔強地不肯落下。
見狀,李行衍再也無法繼續隐瞞。
他深知柳父的堅強與堅韌,但此刻的他,面對的是任何一個父親都難以承受的痛楚——白發人送黑發人。
李行衍上前一步,輕聲卻堅定地說:“柳将軍,請随我來。”
柳父踉跄着跟在李行衍身後,每一步都如同踩在刀尖上。
當他們來到柳皓的營帳前,一股難以言喻的腐臭氣息迎面撲來,讓人的心瞬間沉到了冰點。
柳父顫抖着手掀開了營帳的門簾,眼前的景象讓他瞬間失去了所有的力氣——柳皓靜靜地躺在那裡,面容安詳,卻再也無法醒來。
“日晞……”柳父的聲音哽咽了,他踉跄着上前幾步,想要靠近自己的兒子,卻又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阻擋。
男兒膝下有黃金,但此刻的柳父,再也顧不上這些世俗的規矩。
他雙腿一軟,跪倒在了柳皓的遺體前,淚水如決堤般湧出,打濕了衣襟。
“我的兒啊……你怎麼就這麼走了……”柳父的哭聲在營帳内回蕩,充滿了無盡的悲痛與不舍。
他撫摸着柳皓冰冷的臉龐,仿佛想要喚醒那個曾經鮮活、勇敢的兒子。
但現實卻是殘酷的,柳皓已經永遠地離開了他,離開了這個他深愛的家。
柳皎看到父親如此悲痛欲絕,她的心也如刀絞一般。
她再也無法抑制自己的情感,淚水如斷線的珠子般滾落,她跪倒在父親身旁,緊緊握住父親顫抖的手,仿佛想要通過這種方式傳遞自己的力量與安慰。
“爹,您别難過了,兄長,他雖然離開了我們,但他的精神會永遠活在我們心中。”柳皎哽咽着說道,她的聲音雖然微弱,卻充滿了堅定與勇氣。
柳父感受到女兒的陪伴與溫暖,心中的悲痛似乎得到了一絲緩解。
他擡頭看向柳皎,那雙充滿淚水的眼睛裡閃爍着不屈與堅強。
他明白,女兒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承受着失去兄長的痛苦,但她更加懂得如何去面對與接受這個殘酷的現實。
“晏清,你說的對。日晞他雖然走了,但他的英勇與犧牲将激勵我們更加堅強地活下去。”柳父擦去眼角的淚水,努力讓自己的聲音顯得平靜而堅定。
父女倆就這樣相互依偎着,在柳皓的營帳裡哭泣着。
在經曆了短暫的悲痛之後,柳父展現出了他作為家族支柱的堅韌與果敢。
他深知,過度的哀傷無法改變現狀,唯有實際行動才能告慰逝去的親人,并保護好還在世的家人。
因此,他迅速調整了自己的心态,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軍事建設中。
柳父憑借着他豐富的經驗和卓越的智慧,開始着手整頓軍營、加強防禦、提升士氣。
他親自指導士兵們進行訓練,傳授他們戰鬥技巧和生存之道。
在他的帶領下,軍營裡彌漫起了一股積極向上的氛圍,士兵們的士氣得到了極大的提振。
與此同時,柳皎也深受父親的影響,她的精神狀态逐漸好轉。
她意識到,隻有堅強地活下去,才能更好地緬懷兄長,并為他未竟的事業繼續努力。
于是,她積極地參與到軍營的各項工作中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支持着父親和士兵們。
她不僅照顧傷員、鼓舞士氣,還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為軍營的建設出謀劃策。
随着時間的推移,柳家的聲望在軍營中日益提高。
人們紛紛稱贊柳父的英勇與智慧,也敬佩柳皎的堅韌與勇敢。
他們相信,在柳家的帶領下,軍營将會變得更加強大,能夠更好地抵禦外敵的侵擾。
一切似乎都在向好的地方發展。
雖然失去親人的痛苦無法完全抹去,但柳父和柳皎用自己的方式诠釋了什麼是真正的堅強與勇敢。
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無論遭遇多大的困難與挫折,隻要心中有愛、有信念、有堅持,就一定能夠走出陰霾、迎接光明的未來。
柳父在深思熟慮後,做出了一個決定:他要将柳皓的遺體先行安葬于棺材之中,待到戰事稍緩或局勢穩定之時,再将其運回老家,入祖墳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