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選秀女的旨意一頒布,京城就熱鬧成一鍋粥。
皇城根下的百姓們即刻開始随時關注這事。家中又适齡女兒的,早早就去喜鋪置辦東西,趕緊将女兒嫁出去,一家子才安心。也有那等有想頭的,則去托關系托人教導女兒規矩。
總之,忙碌得很。
而在皇宮之内,宣政殿剛剛議完國事,皇帝從莊嚴肅穆的正殿轉去書房。
伺候筆墨的宮女上前研磨,蕭凜揮毫而就一個等字,視線不曾離開白紙,隻問貼身太監江公公,“主事的人選好了?”
江公公垂手答道:“内閣拟上來的折子舉薦,禮部侍郎岑大人和内監總管祝公公。”
蕭凜擱下筆,“不錯。”
一語雙關,既說字,也說人。
江公公幹笑兩聲,心裡有數,岑大人是陛下的心腹,祝公公又是自小跟着陛下的聰明人。這采選秀女是國事,更多是皇家的家事。
“聖旨送去曜風那裡了?”蕭凜揮手讓宮女拿字去晾幹,拿起一柄玉如意,撫摸着上頭的石榴花紋。
江公公回道:“按路途算,天黑前準能到。”
蕭曜風的行蹤沒能瞞住。前幾日他親自回了一趟京城,還拿回來一盒子石料,說是藏着炸藥。皇帝震怒,下令徹查。
最後查到是礦場送來的路上被人下手了。這些人下手的目标不是蕭曜風,而是近日迷上作畫的太子。隻是皇帝看蕭曜風想要,就額外賞給了他。
“男大當婚,你說他跑什麼!”蕭凜想到蕭曜風一聽到娶妻就飛速逃走的樣子,不禁笑出聲。
江公公笑而不答,皇上調侃侄子,他可不敢插嘴。
然而下一句,蕭凜就脫口而出,“想當年,太子大婚,興沖沖地跟個牛犢子似的跑到朕面前,”
卻突然止住話頭,沒有了剛剛的興緻。
貼身太監蘇公公,悄悄看一眼就低下頭。當年太子繪聲繪色說了一番對太子妃的要求,皇上盼着抱孫子,結果,直到現在仍是落空。
這若不是有一個女兒降生,太子面臨的質疑數都數不清。
“罷了,你将這玉如意送去明德殿給太子吧。”蕭凜興緻缺缺。
江公公雙手接過玉如意,尋了檀木托盤,用紅綢布蓋住,才派小徒弟給太子送去。
皇上送了玉如意給太子,宮裡的消息傳得快。在采選秀女的檔口送玉如意,可見皇上對太子的厚望。
而太子本人,卻覺得礙眼的很。送什麼不好,偏送帶石榴的玉如意。
“石榴多子多福,父皇厚愛。太子爺有什麼不開心的?”太子妃挺開心,坐到太子對面,看着他臭着臉摔東西。
太子一個眼神瞪過去,太子妃才不理會,這麼多年的宮中生活,她已經不是當年太子一吓就順從的女人。
開始不能誕下子嗣,她成宿的睡不着,後來熬着熬着,明德殿後頭的女人越來越多,可是梯子依然沒有兒子降生,太子妃就舒坦了。
“我知道,您愛纖細窈窕的女子,可她們不易生養是事實。依臣妾看,這回還是多選幾個身材壯實的吧。”
太子深呼吸一回,暗念太子妃是好心,就算心裡嫌棄粗苯的女人,為了子嗣計,他也要忍。
“太子妃決定就好。”
太子妃猶豫了半晌,還是開口,“太子不如去良娣屋子裡看看小公主?”順便再去試試,良娣能不能再次有孕。
夫妻兩個對上眼神,太子懂了太子妃的意思。他點點頭,“采選的事就有勞太子妃了。”
太子妃等人走的看不見身影,才挂上憂心的愁色,聽說父皇要在此次的秀女中為昭郡王選郡王妃,她一定得好好看看。
先給瑞王府的側妃和世子妃下帖子,試探瑞王府的态度。
瑞王府就在皇宮邊上。
自從瑞王妃去世,瑞王府上的内務就交由側妃和世子妃一同打理。但凡遇到大事,都是有瑞王拍闆決定。
側妃和世子妃收到太子妃的帖子,但去不去,去了之後怎麼表達瑞王府的态度,都要聽瑞王的。
瑞王就在書房和世子蕭澤說話。
蕭澤拿不定主意:“父王,您說皇伯父是什麼意思?若說對曜風好,公府侯門,清流之家,貴女多的是。若說不好,采選賜婚,又是皇子才有的規格。”
正是這皇子的待遇,才讓他揪心。
什麼采選,不過是太子為了子嗣掙紮,但這麼多年太子碰的女人還少嗎?禦醫都沒轍!再換幾個女人,最後還是顆粒無收。
瑞王闆着臉,看不出在想什麼,囑咐蕭澤,“你做好本分即可,不要做多餘的事。”
“聽父王的。隻是不派人盯着嗎?”蕭澤不放心,要看看這批秀女的成色。不想讓蕭曜風得了好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