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峰講道,在水位上至最高點時他派人對于沿途各處做了勘測,再次印證了之前提出的“都江堰”方案的可行性,而衆人最終通過的兩頭開工的方案也已經投入實施,在人手、錢糧都如此充足的情況下,再有大半年的時間整個工程就可以竣工了。即便不再增加人手,一年之工程也可以按期完工,甚至超額完成灌溉水渠的鋪設,到時候川蜀境内就真的能做到水旱從人了。
吳海峰一講完,方書白差點激動得從凳子上站起來,他是知道往年汛期時蜀郡城内是怎麼樣子了,說是漂橹千裡、屍橫遍野也不為過,如今都尉才來不到大半年,現在應給叫侯爺才對,就讓原本困于水的地方因水獲益,得成千裡沃野,怎麼能不讓他這個總管錢糧的主事心旌搖曳。當即他就站了起來對黑闆前的吳海峰一揖到底,謝他救萬民于水火之恩。
吳海峰不愧是出身氏族,很是知禮。趕緊側身避過一禮,直道此乃侯爺之功,他不過是将其執行罷了,當不起主事一禮。笑話,方書白現在算是蜀郡中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除了侯爺,誰敢受他一禮。
劉辰對于麾下衆人精誠和睦還是喜聞樂見的,腦子裡卻突然回想起一個月前他面前這位新上任的吳督造堵在方主事門口要工錢的事兒,當時那可是火藥味十足,俨然是一副你不給我前我就賴在這裡不走了的架勢,看着現在正相談甚歡的兩人一腦門子的問号,難道真是自己看錯啦?
吳海峰講完就輪到負責情報勘探工作的情報司司長聶雙了,他一走上去下面多有些不以為意,不少身居要職的軍官對于他這個撈什子司長要跟副團級平起平坐還是頗有些不平的,不就是幹些見不得人的勾當嗎,能有他們重要?
不過聶雙卻對那些鄙夷或是不屑的眼神視而不見,他身着一身黑衣走到台上,從懷中淡定的掏出一沓文件,撿其中的大項簡單的說了一下,細緻之處就不方便在此處言明了。
講完之後聶雙就讓他手下擡上來一個兩尺見方的羊皮卷,緩緩地在衆人面前打開,待整個羊皮卷完全打開的時候衆人忍不住吸了一口冷氣,這竟然是一副完整的南方山川地理圖,這幅圖詳細而完整,是按照現代地理标注的方法進行标示的,在場由劉辰所任命的軍官都是去川蜀大學進修過兩個月的,他們看懂這張圖更是毫無問題。
正是了解這張圖的難得,衆人才一時間呆愣住了,這得是廢了多少心血呀,有了此圖,侯爺不管是想要東進還是南下都變得容易了很多,剛才還對聶雙有些輕視的那些人不由得有些慚愧,侯爺的眼光不同于一般人,他看中的人還能有錯的,真是自己着象了。
其實劉辰的震驚也不比衆人少,聶雙繪齊了南方地圖這件事兒他也是不知道的,在他的認知裡,這副圖如果能夠在兩年之内繪成就已經算得上大功一件了,沒想到聶雙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内就完成這麼大一個工程,下去之後他可得好好問問他用了什麼辦法,指不定能得到更多驚人的消息。
劉辰心裡知道聶雙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急于在同僚手下面前立威,不然以後的工作會難以開展,劉辰對于這件事門清兒,所以他順勢就在聶雙講完之後狠狠誇獎了他一番,給他做足了面子。
緊接着就是負責農事的劉益上前彙報了,作物的培育是極耗時間的,因此這麼短的時間内劉辰并沒有報太多希望,不過劉益還是說了一個讓劉辰十分振奮的消息,半月前由镖局帶過來的種子在溫室裡種出來了,确認就是他早年間見過長絨棉的種子,如果一切順利,明年就有望在蜀郡内大規模的種上這種棉花,到時候将士們每人都能有一身棉衣穿,這同樣是軍需方面十分喜人的成績。
再跟着上台的是劉叔明負責的商貿,内地現在天然居和麗人坊已經是日進鬥金了,可這些都是李骥的手筆,劉叔明并沒有起到多大的作用,作為劉辰的三叔劉叔明并不希望被人說成是靠着侄兒才腆居這個商貿司司長的位置上的,他一直都在努力的在沿海附近試探,争取能早日能在各大港口插上一腳。
現今,劉叔明終于在這方面有了一點突破。就在上個月,一個資金周轉不過來的海商終于同意他們以一萬兩的價格參上一股,這怎麼能不讓人欣喜呢,不過此事對于這些長久在内陸生活的人來說是很難理解劉辰為什麼一定要開辟海上商路,不過不理解歸不理解,衆人還是都能聽得出好賴的,在常年被各大商行把持的港口插進去一腳肯定是十分不易的。
最後輪到了劉辰上台,對巴蜀軍事化管理,“一切隻為民事軍政服務”的理念早就是在衆人心中烙下深深的印記,所有人都清楚,目前的和平是短暫的,他們和南蠻之前遲早會再起戰事。
所以,現在川蜀兩郡所有政策都以發展民生為根本,所得之物全向軍事傾斜。劉辰經過與徐延山等人也經過多次磋商,終于确定了下一步的軍事計劃,那就是——集全郡之力向東南滲透,争取早日把整個長江以南川蜀以東、雲貴高原以及武夷山地區控制在手中。
這個計劃雖然大膽但也不是全然無法實現,現在的大熙朝隻是控制了長江沿岸部分肥沃的地區,他所說的其中絕大部分的區域還被叢林所掩蓋,很多都是無主之地,隻雜居了一部份其它族群的人,自己的軍隊由此向東、向南逐個收複也是切實可行的。
至于被當作熙朝錢袋子的長江沿岸他暫時是不會動的,至少不會試圖用蠻力占有這裡。相反他會不斷的向這裡輸送“人才”,跟當地官吏搞好關系,一點點的派自己的人過去逐步蠶食這個地方,直到有一天,在這兒身任縣令、主事的大部分都變成川蜀大學畢業的人,更有甚至所有的基層官吏都出身蜀中,到那個時候自己再現身,直接就能一呼百應,不費吹灰之力地和平收複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