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記得曾奶奶說過蕭老師好像在國外成家立業了,現在怎麼回北京了?
王萍想了一下想不明白就算了,反正跟她沒有多少關系,與其想這些沒用的,還不如想想離開北京以前要記得給家裡帶禮物和去大藥堂買點補身體的中藥帶回家。也不知道怎麼的,自從前兩年曾奶奶過世了以後,健康的身體就不好了,去醫院檢查,醫生說沒什麼大的毛病就是身體虛,好好在家裡養着就行。
這邊王萍知道自己跟蕭平靖擦肩而過了,有點可惜當時不是她看到的蕭平靖,不過錯過了也就錯過了,王萍也沒有往心裡去。
而另一邊的蕭平靖雖然認為自己在大堂看到的人不是王萍,但是他從那棟大樓離開坐到車上以後卻不由自主的回想起了自己當年從蘇聯回國,在通達生産隊生活的那段時間了。
蕭平靖記得他剛來到通達生産隊的時候那種極端的心理落差以及強忍着這種落差感在通達生産隊安頓下來的情景。
那個時候蕭平靖覺得這是他人生中最灰暗的時刻了,他雖然表面看起來在通達生産隊适應的很好,好像很樂觀的樣子。但是他其實心裡是相當悲觀失望的,而且這種情緒随着時間的推移不但沒有慢慢的消失,反而慢慢的積累了起來,讓他越來越苦悶,心情越來越壓抑甚至是絕望。他隻有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學之中他才能暫時的忘掉那種苦悶與絕望。
可是現在回想起來他竟然覺得在通達生産隊生活的那些年雖然有種種的不如意,但是他在通達生産隊開始的那幾年竟然可以算是他人生中相當平靜的幾年了,他更大的苦難還在後頭。從他被批鬥開始,一直到他在西北待的那些年讓他知道人生可以灰暗到什麼程度。
他覺得要不是有王萍的幫助和鼓勵,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熬過那段艱難的歲月。雖然他是王萍的老師,本來應該是由他來當王萍人生的引路人,但是其實蕭平靖覺得他隻是教了王萍一點知識而已。
反而是王萍卻像太陽一樣照亮了他人生中最黑暗的歲月,沒有讓他徹底的沉淪。如果沒有王萍的幫助他也許在在六八年的時候就已經崩潰了,如果沒有王萍在他下放以後不停的給他寄東西寄信鼓勵他,他覺得在西北的那些年他是撐不下來的。
其實王萍寄給他的那些東西雖然都很好很實用,但是其實蕭平靖卻更希望王萍多給她寄幾封信。他在西北的時候最期望收到的東西不是家裡或者王萍寄給他的那些吃的用的,而是王萍寫給他的信件。
王萍在信裡的那些對他的鼓勵、對他的誇贊和對他未來的期許,蕭平靖每次在信裡看到這些内容都感覺自己的心裡暖暖的。後來每次蕭平靖感覺自己快堅持不下去了,他都會把王萍寄給他的信翻出來再一張張的看一遍,看完以後,他覺得自己又充滿了力量,可以再堅持下去了。
不過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蕭平靖發現自己對于王萍産生了不一樣的感情,他覺得自己有點卑鄙,畢竟王萍是自己的學生,而且她已經嫁人了,自己不應該對王萍産生那樣的感情。但是最後他還是放任了自己的感情,因為他實在是太苦了。
如果連這點念想都要斷掉的話,蕭平靖覺得自己活不下。但是當特殊時期結束了以後,他可以申請回去的時候,蕭平靖開始的時候當然是喜出望外,但是當他稍微平靜下來以後他想到了王萍。
蕭平靖突然有種自己重新回到了人間的感覺,他開始正視自己對于王萍的感情,而不是像之前那樣渾渾噩噩的,把自己對王萍的感情當成自己的救命稻草,一個人在那裡浮想聯翩。
通過跟王萍的通信他當然知道王萍早就已經結婚了,而且有了自己的孩子,現在過得很幸福。他想了很多很多,最後他沒有申請調回去,而是直接跟着自己在西北認識的一個以前在北京任教的大學教授回了北京,然後他順利的考進了外交部,在外交部當了一個小小的翻譯員。
再之後因為工作的原因他經常要出國,然後在國外認識了他的第二任老婆林燕雪,然後順理成章的他就定居在國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