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早,莫逸親眼看着簡書予喝下魏尋端來的藥後,才挂着安心的笑容離開了。可他剛一出門,簡書予便從椅子上彈了起來,飛速地紮了頭發,随後拉起等在桌邊的路熹茗就向宅子的後門走去。
魏尋正在廚房裡收拾着藥渣,聽到了走廊裡傳來的腳步聲,走了出來,拉住路熹茗說:“我隻認出了你的腳步聲,沒想到莫夫人也在。你們這是要去哪?”
“去河邊,”路熹茗小聲解釋道,“你别告訴别人。”
“路路,我和你一起去,可以嗎?多個人好照應些,”少年回過頭去指了指藥煲,“你們可以等我一下嗎?”
簡書予挑了挑眉,思索了片刻,點了點頭,又趁魏尋清洗藥煲之時把路熹茗拽到身邊輕聲和她說:“哎,我果然不太會拒絕别人。就不該點頭的。”
“沒關系的,若是真的不方便,我去和他說,讓他在這裡呆着便是。”
“倒不是不方便,隻是......”簡書予把走動中散開的頭發重新紮起來,“有些東西不是所有人都能面對的。小秦大夫他還這麼年輕,我怕他去過那河邊以後會鑽牛角尖。”
“我同你去,難道我就不會鑽牛角尖了嗎?”路熹茗哭笑不得。
聞言,簡書予的眼神黯淡了下去,輕輕歎了口氣,道:“這倒也是......抱歉,我有些太急着和别人分享我的發現了。”
廚房裡的水聲停了下來,幾秒鐘後,沒等她們商量出一個對策來,魏尋便擦着手出現在了她們面前。
“走吧,咱們是坐船去,還是乘馬車去?”他的目光裡本閃着好奇與興奮,卻猛然記起自己的本職,轉過頭去叮囑道,“莫夫人還是多穿一些衣服吧,今日似是風大。”
接着,他又走進廚房拿起了熱水袋,向裡面灌了兩壺熱水。
簡書予見少年這樣積極熱情,更不好掃了他的興緻,隻好接過熱水袋,笑得有些尴尬:“我們走過去,那裡離後門不遠。”
等他們繞過巨大的書庫,和侍者們住宿的區域後,一條向下的斜坡出現在了他們的眼前。
“那條河在盆地裡,我們得走下去,”簡書予走在了前面領路,“下坡比上坡容易,我要是一會兒累得走不動了,還得麻煩二位幫我擡回來。”
她這麼一說,路熹茗打退堂鼓的意願又驟然騰起。隻不過這一路上的景色極佳,鳥語花香和水流聲音交替沖擊着她的感官,漸漸地,她便隻能扯着魏尋的袖子、指着樹上金黃色羽毛的鳥和粉色的蝴蝶發出驚歎聲了。
這小道一路上連着近十個岔路,每一個岔路都看不着盡頭,有的向山上走,有的向山下走,還有的向半山腰的水塘通去。
“每年這山裡都迷路了不少人,我搬來後才發現這座山沒有向導根本寸步難行,就和莫逸提議在岔路口放些引路牌,但最近他比較忙,沒什麼功夫處理這些小事,”簡書予說完轉身向身後的分岔路指去,“但如果想從谷底回到我們家,你們就記着一路走右邊那條小道就好。”
“你要是有木材的話,我或許可以幫你做些路牌,應該不難做。”路熹茗說道。
“是不難做,但我也不知道這些岔路到底會通向哪裡,”她笑着回應,“走完一整條就要花半天時間了,路妹妹你真的要在這裡陪我留那麼久嗎?”
“多些人一起探路會快很多,”魏尋插話道,“這本來就不該是一個人做完的事情。”
“小秦大夫和我想的一樣,”簡書予沖他笑了笑,“說不定大家探着探着,還能發現些新地方來。”
“總有人得做帶頭的那個吧,等着别人喊開始,終究是被動的。我們至少可以把指向莫宅的路牌做了。”路熹茗認真地反駁道。
“好,依你的,”簡書予點點頭,“那就麻煩妹妹多留幾日了!”
談笑間,他們又陸續走了十來分鐘,終于到達了他們的目的地——綠滟河。這河的幹流青巒江蜿蜒着從高海拔的雲川流下,又在南疆的北側分了岔,一條向南走,成為南疆衆多湖泊瀑布的源頭;另一條向東走,成為岷州百姓家中的涓涓細流。
嚴格來說,這河流所處的位置并不能算得上什麼盆地。莫家所在之山喚曰半月山,而與之垂直的位置橫插着另一座山,這兩座山恰似盾與矛,相交之處形成了鋒利的峽谷。
若是把山分為下、中、上三層,那麼莫家祖宅的位置就是在這座山的最上層,而綠滟河則從西邊的另一座山中流出,流至半月山的中層,再從峽谷的盡頭翻滾而下,向着翠林的平原區湧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