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俟霸怒斥道:“玉滔瀾,你莫信口開河,沒有我萬俟霸的命令,信良郡豈敢出兵境外擾民?你等侵略我國,還要編造故事,反咬一口,僞證出師有名,莫非當我南丘好欺?”
玉滔瀾氣憤道:“萬俟霸,你好歹是個将軍,怎似街頭混混,妄口巴舌?你信良守軍,夜襲無名村,燒殺奸搶,惡行昭彰,劣迹可見。豈容你矢口否認?”
萬俟霸皺眉道:“即便确有其事,也需外交查證。你等貿然興兵,就不怕着人計算?”
玉滔瀾不以為然道:“沒有上方軍令,信良郡敢讓輕騎出境?除了信良守軍,又誰能金甲鐵騎出入城門?别自欺欺人了,你若有種,出來與我一鬥,莫當縮頭烏龜。”
萬俟霸鄙夷道:“真是有頭沒腦,若是我方有心而為,又怎會讓你唾手得城?”
玉滔瀾反唇相譏道:“自作聰明,先惹起事端,再抛棄一城軍民,激發民憤,敵視我國。其用心何其毒也!”
被他一番神推斷噎住,萬俟霸竟一時無法反駁,惱火道:“牙尖嘴利,自以為是,看來還得用長矛來教你閉嘴。”
萬俟霸說完,叫軍士打開城門,放下吊橋。他即匹馬單槍,直取玉滔瀾。
不建名欲搶先來戰,玉滔瀾不允,自個策馬掄斧沖出,與萬俟霸殺作一團。
南丘禺州京城皇宮中,郝漢正在早朝,文武百官肅立兩旁,提交奏折,禀告政務。
忽有探子飛馬入城,奔跑入宮,口中高叫:邊關急報!
太監吳倫哲速取急報上呈給郝漢禦覽。
郝漢峻目掃閱,見是西州執州萬俟霸發出來的八百裡加急公文,始知烏南戰事突起。
軍情緊迫,郝漢令滿朝文武緊急商議應對之策。
丞相徐緩來認為:
烏斯王楊耀威患病多年,國勢并不強盛。而南丘雖曆沐戰火,經二十餘年勵精圖治,業已百廢俱興,國力不輸烏斯。烏斯選在這個時候不宣而戰,于理不合,必定事出有因。
他建議發兵拒敵之時,應保持克制,留有餘地。其間讓刑部派人随軍調查事由,厘清是非,和平解決争端。避免戰争全面爆發,塗炭生靈。
帥度史布信心裡梗着女兒史詩霓的死,對烏斯早有積怨,一直想弄個明白。當即表态:
烏斯與我朝交往,從來都是索而不予。今見我朝百業興旺,蒸蒸日上。忌我國富民強,于其不利。故悍然發兵侵略,施加軍事牽制。對此謀勢害仁之邦,應傾舉國之兵,予以迎頭痛擊,徹底将他打垮,絕其觊觎之心。
郝漢自改朝換制以來,一直奉行和平外交,以求天下太平,安民富國。
如今國富民強,本身骁勇善戰的他,雖無擴土開疆的野心,卻有宣武示威的沖動,一讓鄰邦有所忌憚,二向百姓展示英明。
既然烏斯先動手,南丘屬自衛反擊,師出有名。
郝漢當即決定,禦駕親征。
鸠揪擔心郝漢,自請随軍。
郝漢默許。
軍情緊急,迫在眉睫。郝漢即命兵部綜制罕迪發兵三十萬,由帥度史布信率領,麾師西征,劍指烏斯。
郝漢乃立國之君,身經百戰,膽大心細。他認為丞相徐緩來言之有理,便口谕天鷹榮謙随軍出征,調查事發原因。并讓太子郝無懼暫主朝政。囑徐緩來好生扶持。
史布信着大将校指北帶偏将化早安和定永漢為前鋒;大将系萬登帶偏将冒南江與保歸中殿後;自領大将捷大業偏将暢曉旺、醜子元、丙萬清,并禁軍都統将謀适及神捕榮謙、随皇上郝漢與皇後鸠揪在中軍。
三十萬大軍成長蛇之勢,日夜兼程向西州進發。
賈臨風和霍飄依霍思珍之意挑起兩國之争後,迅速抽身回到“翡翠山莊”。
賈臨風讓霍飄待在莊上,及時把握戰争動向,策劃“畢羅教”審時度勢,見機行事。
他自己則以檢查錢莊的資金狀況為名,徑直去“萬通(南港)分号”找到高尼娜,向她密報南烏爆發戰争的情況。
高尼娜馬上把銀号交給手下打理,秘密潛回稀拉,向托庫茲彙報一切。
賈臨風則轉身去了“棋盤山”,和上官未央一起靜待時局變化。
線鎮濤的大軍一開拔,霍思珍馬上回到“逍遙宮”。
她将翠美玉、顧究古、魏少光召攏開會。聽取彙報。
翠美玉道:“報告教主,無名村被完全破壞,隻留下四五十個傷殘老弱之人,用以傳遞信息。我們使用的手段殘忍到了極緻,足以讓他們世世代代仇恨南丘人。”
顧究古道:“報告教主,我在信良郡除祢典發之外、沒和其他人密切接觸過,未留下蛛絲馬迹。隻是棄在郊外老宅的仿制衣甲,來不及處理。但那老宅被傳有邪,平時沒人敢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