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水壺和保溫杯最多,其次是大大小小的電風扇,還有咖啡機、制冰機、豆漿機、烤箱、微波爐、電飯煲、加濕器、破壁機……數量不多,每樣都是一兩個。
讓林嵩妍差點驚掉下巴的是,海螺殼裡面居然還有一台冰櫃。
“用來儲水和保溫。”張仰解釋它本來的用處。
由于沒有電源,翻找出來的家電到底能不能用還是個未知,按照由大到小的原則,堆在了海螺殼内的某處廊道内。
隻有那個冰櫃被拖了出來,放到吧台旁邊,儲存每日用不完的淡化海水,還能當個置物桌用。
物資整理完畢,張仰又在琢磨着搭建木筏。
因為占地最多的土壤和木頭太沉,壓得整條鐵皮漁船吃水過深,不止如此,二層頂棚上面還綁着堆得高得吓人的木頭堆。
擴大儲物面積一事,迫在眉睫。
舊木筏早在那次暴風雨中殉職,剩下支離破碎的‘殘骸’當時被張仰收集了起來,存放在海螺殼裡。
固定在上面的幾個遊泳圈早破成了塑料垃圾,被張仰擇下來團成球,塞進船艙内的‘可回收’垃圾桶裡,代表着日後或許還用得上。
之前綴在上面的籃球足球等球類,早被海水沖得不翼而飛。
現在整個木筏,隻剩下幾塊爛木闆和鐵釘。
征得海螺精的同意後,張仰進入海螺殼内部的‘儲藏室’和‘工具間’翻找了一下,基本就齊全了。
實在找不到的,就趁着白天下水去海底搜尋。
木工所用的刨子和鋸很難尋找,最後張仰在居民樓的一戶人家裡,找到了一套設計與功能兼備的木工工具。
戶主應該是個業餘木雕愛好者,家中還有小到巴掌,大到桌子的各種木料,張仰沒有動那些已經雕好的成品,隻拿了一塊巴掌大的小葉紫檀料子。
因為工具隻有一套且造型精緻小巧,張仰用得很珍惜。
先用斧頭或者超市剁肉砍骨頭的大砍刀将整塊的木料劈砍成他需要的形狀和大小。
再小心用刨子和鋸一點點打磨表面,稍作打磨讓木料表面的坑坑窪窪處不至于積水腐爛。
放到船尾甲闆上或者二層頂棚上暴曬一天,而後放到二層甲闆卡座上陰幹幾天,最後再一遍又一遍重複着上防水漆。
等做完最基礎的打磨木料工作後,遊艇已經‘航行’了接近一周。
在這一周的時間,林嵩妍和羅星五的心情也出現了些相對大的起伏,以焦躁最甚。
張仰從前自己漂泊在海上的時候經曆過這種沉郁,到了現在,已經能勉強調節過來。
換作海螺精的話說,現在就算讓他自己一個人在大洋之間遊個來回也輕輕松松。
張仰:……他生命力也沒有那麼頑強。
張仰琢磨木筏的這段日子,羅星五給他打下手,順便承包了每天‘登記’臨期食物的倉庫員工作,林嵩妍則在研究種子種植。
從島上帶下來的土壤裝滿了十幾個沉重的麻袋,幹放着太浪費空間,而且在遊艇上種些東西,一來能打發些海上無聊的時間,二來也能給遊艇餐桌上增添些綠意。
不管什麼時候,新鮮的蔬菜和水果總能讓人想起煥發的生機與希望。
羅星五四處打下手,一堆堆木頭刷完漆後正放到二層甲闆上風幹,木筏搭建工作暫告一段落,剩下的要等待木料幹才能繼續。正好,林嵩妍這邊又給羅星五又續上一份‘小工’工作。
土壤需要提前發酵,他們沒有化肥,隻有一小包一小包的營養液。林嵩妍特意找到三人吃剩下的食物殘渣和廚餘垃圾。張仰看到後,專門下水抓了些他們平時不太愛吃的小雜魚和貝殼類。
搗碎之後,倒入泥土裡捂上幾天,等待升溫之後,簡陋版培土就完成了。
張仰之前撈上來一大袋各種小包裝的種子,有白蘿蔔、胡蘿蔔、小白菜、韭菜、番茄、黃瓜、洋蔥、辣椒、香菜……三人挑了幾種合眼緣的種子,分别是胡蘿蔔、洋蔥、番茄、黃瓜、辣椒和香菜。
考慮到之後澆水所需的水量,他們第一次隻每樣捏了一小撮或是幾顆種子。
小心翼翼地埋入種子,再把水澆透,就能安心等待嫩芽冒出。
澆菜的水也有講究,一開始擔心種子不成活,用的是飲用水和海水淡化的生活用水兌出來的‘合成水’。到了後面出芽出得差不多,就會慢慢調整飲用水的比例,直到最後全部換成淡化海水。
林嵩妍之前租住的房子帶了一個小院子,她工作不忙的幾個月裡就會種一些花花草草,有時也會種一些草莓、藍莓或者土豆黃瓜蔥蒜香菜之類的蔬菜,對種菜一事還算有經驗。
至于張仰和羅星五,則對種菜一事一竅不通,完全沒接觸過。
是以,上下兩層甲闆上的五六個種植木箱,大部分時間都是她在打理,負責日常看護。
張仰隻在最初決定要種的時候,打了幾個種植用的木箱子,而後就完全放開了手。
除此之外,兩人還負責在每天太陽出來時,和林嵩妍一起将船艙内的種植箱搬出來曬曬太陽。
而後在正午最曬的時候将種植箱搬到背陰面。最後,在夜裡風大的時候,把種植箱及時搬回船艙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