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國考金管局面試銀保監面試上岸學長三個方面。首先個人情況,第二單位的認知。第三面試經驗。個人,我就是一個普通的非常非常普通的一個考生,在去年家裡也沒有任何的背景,然後父母也家裡也沒有相關從事經濟金融該行業的人,所以我就是一個非常非常普通學生的身份,沒有任何的家庭背景,完全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考上的。非雙盲,考官那邊能拿到你的簡曆,所以大家都說非常陰暗,靠走又許許多多走後門的。沒有背景的人,靠自己努力完全上岸。現在國家查的。各個方面已經不再像以前。但是我也不敢明确說,但是至少從現在開始是絕對不可能再有面試走關系就能輕松上岸的。本科和研究生都是學經濟的,一共學了7年經濟,學了7年的經濟學,所以也是專業對口。研一那年才下定決心,當時是還沒有定好是要考銀保監還是人行。網上的了解,人行和銀保監他考的東西基本都是一樣的,所以從那個時候就決定從研一就下定決心要考銀保監和人民銀行。所以我前期為備考,為自己到時候豐富簡曆是做了非常多的準備的。我主要列了一下6個比較重要的方面。首先是第一個考取相關的證書,像我在本科期間其實也是不怎麼學習,上課就玩,上課就打王者。本科期間我做的最值得的一件事就是考了研,然後其他在本科期間隻考了個四六級證書,其他相關證書都沒有考過,所以在研一的時候心想要考一些跟銀行,跟銀保監以及中國人民銀行相關的一些證書。所以當時就在有限的時間内,我是考了銀行從業資格證,還有經濟師。當然這兩個證書也并不是特别有含金量,但是也是考了相關的證書,然後考了這兩個,然後另外是在研究期間成功的入了黨。讀研期間是截止到我去面試的那一天,我當時是在知網已經發了四篇期刊了,其中有一篇期刊我是專門為了備考人民銀行和銀保監會,為了把這個寫到我自己的簡曆裡,當時是專門寫了寫發了一篇研究中國數字普惠金融的一篇期刊,因為數字普惠金融它不管是在人民銀行還是在銀保監都是他們非常關注的一個方面。所以專門我去發了這篇期刊,然後昨天晚上我在。截止到昨天為止已經被引用了15次。但其實我這篇論文我隻寫了7天就寫出來了,然後昨天晚上我在看到被引用了15次之後,我一我當時我的心想又誕生出了15篇垃圾論文。然後不知道現在同學們有多少是應屆生,有單有多少學經濟學的?然後大家是否有一畢業論文研究普惠金融方向?大家有沒研究普惠金融方向的?如果大家有研究普就數字普惠金融方向的這個論文的話,你一定會看到我那篇文章,因為我那篇文章說實話能夠被引用的點還是很多的。但我那篇論文真的就寫了7天,然後發那篇論文我隻從投稿到建刊隻用了14天。當然我那篇論文發的是非常有講究的,我研究的不僅是數字還有金融。我發的那篇雜志社也是中國人民銀行在河北是主辦的一個雜志,叫河北金融。它上面都是中國人民銀行的人以及銀保監會的人在上面發的,所以當時我是特意挑了這個期刊,選了這個方面的主題,就寫了這篇文章。相信通過今年,像你們之中肯定會有今年的一屆畢業生,如果你們有研究這個方向,肯定說不定也會引用我這篇文章,真的在冥冥之中算是幫助了大家,也不算幫助大家。發期刊這是最重要的,這也是在面試的時候最能給你加分的。除此之外,就是我在讀研期間也是做了三個科研項目。跟着導師做了一個省廳級的一個可以河北省廳級的一個科研項目。除此之外自己做了一個,也是跟着老師做了一個校級的。後面一個研究生創新創業項目,這是自己做的,然後做了這三個項目,再就是金融機構的實習經曆,當時是在備考銀保監的前半年,那個那年暑假專門去了建行實習了一個月,把在金融機構的實習經曆也給豐富了一下。最後是第六點,是我在學校也是擔任院會的主席,然後在校會那邊也是擔任部長,當然還有其他的,除了這個以外,我在讀研期間把能得到的東西基本就全部都得到了,獎學金還有雜七雜八各種證書,但是那些在面試銀保金和人民銀行上寫在簡曆上确實其實是沒太有用的。六個裡面去挑的話,我最重要他們最看重的發期刊,是科研項目,這兩個都是代表了你的科研能力,說白了就是你寫作能力。銀保監會和人民銀行他們都是非常看重這個東西的,有發期刊的嗎?發了多少?有發很多的嗎?本科沒有,本科正常。如果對于你本科來說的話,不是真的不是那樣的。同學說期刊不是核心的拿不出手,就往簡曆上寫,我發的這四篇全部都是普刊,你去面試的時候人家根本就不管你發的是核心還是不是核心。你隻要有期刊就可以了。如果你真正能發出核心來,你根本就沒有必要來考銀保監會和人民銀行,你完全可以去賭博了。面試的時候,那些考官,他們拿到這些,拿到你的簡曆上面發了4。你當時你就可以把你發的四篇期刊的那個名字寫在上面,他們根本就不關心什麼是核心,什麼是什麼不是核心,真正不是專門做科研的人,誰又能清楚的明白哪些是核心,哪些不是核心?經濟學人像那些中國工業經濟這些大家普遍都知道的,還有那些什麼三檔、三檔、四檔,那些核心,其實絕大部分人都不會知道的。所有的那些考官,他們都是基本70後、60後,他們對這些方,他們對這些東西已經,他們已經淡出學校、淡出科研圈已經那麼久了,他們對這些東西其實不是很了解的,不關注這個,關注你是發了幾篇?你發的越多就代表先不管你說什麼普刊,即使是普刊你也要拿出時間精力來寫,當然雖然可能寫得很爛。發過普刊的一定要。國考填報的時候是有一欄是要讓你們自己的一些經曆,寫自己的一些簡曆,這些發普刊寫的這些東西寫在那個簡曆上。面試的時候考官是就是拿的你這個東西,他對你的第一出印象的了解,但在你還沒開口之前,他最能全面了解你的就是你當時在國考報名時填的那個獎勵簡曆。不管是不是金融你都可以寫上。當然有跟金融相關的研究的這種期刊肯定是更好的。如果你有跟金融相關的這種發的期刊。你在面試的時候因為第一道題就是自我介紹,你可以專門拿出那篇論文,叫從中摘一兩個與銀保監會或者人民銀行工作相關的點去專門做介紹。面試的時候這是一個非常大的亮點,當時在面試的時候,本來剛做進,剛進考場,剛準備開始自我介紹的時候,所有的考官立馬全部都低下了頭,都在填各種各樣的報表,但是我在做自我介紹的時候,其實前面介紹了半天,他們也都是大部分都低着頭,可能偶爾擡起頭看你一眼。直到我說到自己在研究中心發了4篇期刊,然後其中一篇研究的,我就把我研究的論文題目說出來,研究成中國數字普惠金融方向。他們齊刷刷的幾個人、7個人全部擡起頭看向了我,我又說就是自己做了一些科研項目,就是多虧了我發旗杆和科研項目就這兩個亮點,讓他們在這兩個方面講到這兩個點的時候,他們齊刷刷擡起頭看了我,然後他其他的他們都無所謂了,其他他們都還是自己大部分時間都在低着頭在填各種各樣的東西。考取相關證書,大家是否有比較不錯的證書?像CPA很少了,像CPA你不拿出時間,拿出3.5年的CFA這些核心證書?F2M這個厲害寫在你簡曆上了吧。作用不是很大,作用最大的還是要應屆生,沒有寫的話,面試的時候一定自我介紹入到裡面。面國考報名的時候,我就把我1-6這些這六個方面全部都寫在了那個簡曆上面,那個上面寫的滿滿當當非常滿。國考報名時填的簡曆,隻要是你網上寫的,不管是證書還是任何的你獲獎的任何東西,都是要有原件證明的,面試的時候會複審,沒有的話會很嚴重的。考了F2M,你是隻是準持證人,你是有這個證書嗎?隻要有相關證明就可以。就怕你這個東西是在網上是有這個證明,但是你沒有紙質的那種證明,這樣你在到時候能打印出來,也可以打印時候打印的,等面試的時候他會複審你這個東西,隻要是你當時在國考報名是上面簡曆上面填的任何東西,全部都要面試的時候複核。沒有的話很嚴重,沒有的話你錄取了也很嚴重。會影響你錄取的。2年基層做可以,你這是脫貧攻堅,你這個是具體做哪個方面?是做金融方面的脫貧攻堅嗎?就是扶貧。那這個你做的任何工作肯定都要是要跟金融這邊靠的,歧視雙非嗎?省局是。北京總局是肯定的。總局沒有錄取過非21985。錄取的21985都是那種頂尖的21985。省局有監管組的,省局的監管組在近三年是錄取過雙非的,這是本科監管組。但是研究生層面是沒有一個雙非也沒有錄取過的,除了省局和總局以外,你分局這個層面你根本就不用擔心,你完全不用擔心,因為我就是雙非。每年分局他錄取的雙非特别多,他們不在乎,從分局開始就不在乎這個學曆。省局的研究生以及總局是非常看重這個東西的。總局一般人不敢報。發論文是錦上添花的事,沒有也不影響,有肯定是有更好,沒有也沒關系。證券從業資格中,不要說你考的不是你考的,是銀保,你考的是經管局。你不要說證券從業資格,但你自我介紹的時候不要說這個東西沒有意義。但是你在當時,你在國考的時候,報名填那個簡曆上可以寫這個,但是你面試的自我介紹千萬别說這個。沒有任何意義,說出來就。因為你考的是銀保監,要不你考的是經管局,考的不是證監會監管組雙一流會有什麼本科?監管組你是考的分局嗎?考,不是。你是考的地級市嗎?還是考的省局的話,肯定是學校好一點,會有優勢,考分局考地市的話就沒有好壞了。考地市就沒有好壞了,當然肯定是要稍微好那麼一點。我是考的地市。沒有學曆歧視,但是你雙一流會不會有優勢?這個我不敢保證。考分局是因為分局你從往年錄取的情況來看,它不管是雙非還是21,雙一流還是21985,全都是有錄取的他們我上岸之後也的确是他們以往已經上岸的,以前那些同事他們學曆也都是,我們整個分局我們研究生都是不多的,沒多少就幾十個人,像我們分局研究生學曆隻占到了1/4,他們就看你最高學曆的學校,如果你是研究生。他們能看到的你的信息就是你在國考報名時候你填的那張簡曆,他隻能看到那個東西,那個上面你們填的是最高學曆。如果你是研究生的話,你上面你隻填了你的研究生學校,所以他根本就不知道你本科是哪畢業的。假如說你本科是個雙分院校,甚至是個二本,但是你研究生你是個21985。他在簡看簡曆的時候就知道隻知道你研究生是21985,不知道你雙非的。他隻能看到你最高學曆的學校,肯定會知道你的年齡,本科。上面是填簡曆的時候從小學填的。他能知道,但是他不關注那個,隻關注你的最高學曆。企業有第一學曆歧視,公務員他就隻看你最高學曆。體制内相對于更喜歡要一些年輕的,你30多歲的是這樣,像我們單位都有沒到30的,就是二十八九歲,人家都是副科了。然後你突然你進了這個科室,你年齡比人家還大。人家就是你的副科長,年齡都比你小。财經名校引流生活優勢。财經類學校,财就是财經類學校,大部分都是當地影響力,當然除了那些21985個别那些财經類學校,你報考本省費的銀保監局,你是特别有優勢。進去之後統一不管你是研究生還是本科,進去之後轉正都是一教一級科員。研究生會享受副私主待遇。工資多一點,就多兩三百塊錢。應屆生vs工作兩年。近幾年政府所有的對外的發言,他們一直都在強調一個事兒,保就業。每年招人數的時候他都有,假如這個崗位他是不限應屆生和往屆生,也就是應屆生和工作經驗都會可以報考,他一定會有一半至少一半的比例是留給應屆生的,不管你考哪個人家都知道你簡曆,在國考報考的時候那個,你填的那個上面有個簡曆信息表,你填那個表到時候他們就拿到這個東西。就業是相當不好,去年開始,因為我是學經濟的,我關注銀行這邊,他們極力保本科生就業,他們壓根就不管你研究生。你年紀比較小,你不需要自我強調,人家有你簡曆。都能看見的,年紀自我,你不需要介紹,人家一眼就能看出來的。當然儲備可能有些長得比較着急的,但沒事不用專門介紹。錄取的時候,假如是錄五個人,至少要有兩到三個人,至少一半的名額是會給應屆生的,另外大概率是3個應屆生,另外兩個是給王屆生去競争。研究生不是白讀了,是沒有趕上好時候。如果你要趕在疫情之前的話,肯定特别好,但正好就是疫情之後這幾年國家實施了這麼多政策,國家事實這麼多刺激消費的政策,一向也沒刺激起來。現在存款利率降到多少了?人民銀行是。因為好像是各種财政政策、貨币政策相繼在這實施,沒用,都沒刺激起來嗎?沒辦法,經濟大。形勢不好。面試的時候,異地跨省是肯定會被追問的,對單位的認知,我在進入單位之前,我通過各種途徑了來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