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才家打算建兩進小院,這在鄉下也是不常見的,私塾改建有縣上和鄉紳們出錢倒也罷了,哪怕是徐秀才的喜宴,鄉紳們和鎮上大戶都出了大頭。可是建自己家住的院子,如果依然是鄉紳們出錢,那說閑話的就不會少。徐堇年自己也不想跟他們牽扯太深。
所以工匠們領着幫工再到徐家老房子準備推倒重建時,村子裡嬸子大娘們閑話的聲音就已經出來了。不過徐秀才似乎并沒有在意,中了秀才後府上和縣城給的獎勵就不少了,但确實杯水車薪,何況給了賞後他給徐家其他人也分了不少。
不過他以前抄書也是攢了不少錢的,隻是十幾歲考上秀才的人本也不少,就算他是案首,到底隻是個秀才,所以對于徐家要建二進院子,沒在他家做上工和家裡不缺這份工的人說的閑話就更多了。
嘴碎的嬸子們也不擔心自己家小孩會因為得罪徐秀才因而上不了學了,畢竟已經入了縣志,那一切都得按規矩來辦,就算徐秀才管着的頭一年他們孩子無法上學,那裡正也說了,等徐秀才離開,收學的條件都要按村塾來。何況她們向來覺得她們說話隐秘,徐秀才應該是聽不到的。至于其他人聽到會去告訴徐秀才,到時候她們不承認,告訴了有什麼用?
但陸七七卻悄悄去提醒了徐秀才,不要小瞧了流言的力量,現在還隻是口耳相傳,可這種事一旦傳到十裡八鄉,難保上面不會重視。“不如請裡正去解釋一下?”她提議。
“我原本以為沒什麼必要,隻要自己行得坦蕩就行了。”徐秀才想了想,“鄉紳們确實給過一部分錢,說是建私塾用,後來算了算,因為是莊園改建,他們給的建私塾的錢還剩下不少,我想着做為頭一年私塾的開銷……”
“還是請裡正解釋一下的好,既然你把賬都算清楚了,你自己的院子就是你給錢建的,也沒什麼好留情面的。你解釋了,閑言碎語還有你管不着,但是可以立下規矩,如果請裡正代為說明之後還有亂傳話的,不管以後幾年,家裡的孩子都不能來上私塾。”
“縣上的私塾沒有這樣的規定,這樣可以嗎?”徐秀才歎了口氣,“我一直念着都是同村,也就是那幾個說說罷了。但就像你說的,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這種話傳開了,以後再要求取功名就難了。”
“統一規定是統一規定,每個私塾也都有自己的規矩,任何時候诋毀夫子都是大逆不道的行為,你加上這條規矩,誰也說不上什麼。”
徐秀才到底還隻是個小少年,聽陸七七這麼說不禁又多看了她兩眼,這姑娘懂這麼多,果然讀書多的人就是不一樣。他沖陸七七行了個禮,“陸姑娘大才。”
陸七七愣了愣,她早就覺得這位小秀才想法不一般,不像以往她印象中這個時代的書呆子,蘇家表哥一直以來的表現就是比他迂腐多了,這位似乎是超時代的存在,她不隻一次想問他是不是也是穿越的。
“什麼大才,你們才是大才,咱們的日子以後過得這麼樣,還得仰仗你們讀書人。”這是她的肺腑之言。
“我朝素來開化,所以京城是有女子學院的,隻可惜未曾生在那裡的女子并無此機會。而陸姑娘……除非你有朝一日去到京城,否則你恐怕也是……”
“我哪裡敢奢求去書院上學啊,那些都是大戶人家千金小姐去的,大多可能隻是閑來無事當作消遣,她們也會被教導諸如刺繡女紅等閨閣女子學習的技能,而我自幼無人教導,所以隻能閑來無事讀讀書,跟世家千金是沒法比的。”
徐秀才未曾見過女子書院,隻是有耳聞而已,至于裡面什麼情況他一概不知。他沒想到陸七七卻知道,他忍不住好奇問,“所以,女子書院什麼樣子,書裡也有提過?”
“倒是未曾。”因為暫時無事做,陸七七不介意跟他閑聊幾句,“隻是自己想象的。”
徐秀才點了點頭,看了她一眼,又擡頭望天,“或許終究是有機會的,人的際遇千變萬化,萬一你有一天走到京城了呢。所以多學一些,多攢點錢……”
“會的。”陸七七笑眯眯點頭,“裡正過來了,你去跟裡正說說吧。”
徐秀才看了裡正一眼,又看了眼陸七七,這人方才似乎在陪他?他記得這姑娘之前都不願陪他閑聊的。果然人與人之間隻要熟悉起來,關系會好很多。
裡正知道徐秀才的擔憂,答應幫他解釋,不過到底還是開了他一句玩笑,“從小看你長大,以前就知道你每天隻知道讀書,但也讀得很好,又會寫詩,是個大才子。但沒見你懂這些人情世故,還一直為你擔憂,所以是誰提醒你的?剛才看大丫頭在,莫非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