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下鍋時太陽都快下山了,常銘端着碗筷站在竈邊焦急地等着。其實他目前還不能吃,但還是想湊個熱鬧。半個月的清湯寡水,讓他看什麼都是美味。見施宇還在擦已經锃光瓦亮的桌子,常銘催道:“時間到了。”
施宇掃了一眼,專業道:“還要滾上三滾。”
“哦。”
常銘繼續眼巴巴地等着,施宇見狀笑了,挂好抹布洗過手,拿着漏勺走過去。常銘立馬期待地望向他,施宇驕傲得尾巴都要上天了。
“嗯。”施大師故作淡定道:“差不多了,準備起鍋。”
常銘給面子地拍手腕當鼓掌。然而,一陣白霧中,漏勺裡的元宵迅速化成米糊,一縷一縷地漏了個徹底,隻剩下一顆岌岌可危的豆團。
空氣凝滞了一瞬,常銘趕緊遞碗過去接住,小聲道:“這是不是煮大發了?”
施大師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依然淡定:“其實,這一鍋我是在實驗火候與時長。”
常銘很給面子道:“難怪你‘隻’煮了五顆。”
“嗯哼。”施宇保持高傲。
第二鍋:“我是在根據大小精準掌握。”
第三鍋:“我在判斷餡料之間的區别。”
常銘已經放下碗筷,專門在一旁遞元宵,主要為了控制實驗數量。
第四鍋終于完美地煮出一顆元宵,砧闆上原有的二十九顆元宵,目前還剩下二十一顆。
“光滑圓潤,晶瑩剔透,形狀軟硬口感絕對完美。”施宇自誇道。
常銘笑吟吟地看着他:“那我有這個榮幸嘗一嘗嗎?”
“當然。”
“真的?”常銘難以置信:“我真的可以吃?”
施宇點頭,常銘立馬端着碗筷過去盛。
“哎。”施宇躲開,叮囑道:“一定要嚼三十下。”
“沒問題。”
常銘暢快應下,施宇吹涼了才放入他的碗裡,常銘迫不及待地夾進嘴裡,聽話地嚼着,施宇還幫忙數着。等數到“29”的時候,常銘正準備咽下去,喉結突然被人按住,唇上一軟,嘴裡的元宵就被卷走了。常銘愣了愣,臉瞬間爆紅。
“你……不是說可以吃的嗎?”
“嗯,你的嘴巴吃。”施宇手指圈着肚子:“我的胃消化。”
常銘臉皮沒他厚,惱羞道:“再煮一鍋,我們各吃各的。”
“我不。”施宇揚下巴道:“要麼這樣吃,要麼都不吃。”
“那你做這麼多?”常銘無語道。
“我樂意。”施大少豪氣發言。
“行吧行吧。”常銘放棄道:“你也不嫌棄。”
“我不嫌棄,我很喜歡。”施大少耍流氓道。
常銘甘拜下風,一頓元宵吃得面紅耳熱,差點就地深入淺出。
最後剩十三個,常銘讓都給煮了,施宇雖不明所以,但“吃飽喝足”的他聽話又勤快,一鍋全煮了。
到了收拾殘局時,施宇又把常銘趕了出去。
常銘沒有走遠,靠着門框出神凝望着。
施宇租的是老式電梯房,一共隻有十層,周圍沒有被層層高樓圍住,每天的光照都很完整。這不,傍晚橘紅色的霞光已經從西邊照進來了。而東邊,圓圓的月亮也已悄然升起,白月和紅雲交相輝映着,一起向大地灑下七彩的團圓的光。
廚房忙碌的身影越拉越長,常銘一伸手就碰到了。他的手指沿着影子的邊緣溫柔地敲着,無聲奏着阕歌,偷偷訴說心意。
“晚上一起去看花燈吧?”
施宇突然轉過頭,常銘收回手,擡眸看過去。一縷霞光恰巧打在施宇的側臉,他的眼睛彎彎的,閃爍着金燦燦的光,那麼漂亮,那麼動人。這樣的眼睛若是裝下一個人,任誰也舍不得再走出來。
“好。”
常銘轉身,走出了光的邊界。
擔心撞上下班高峰,兩人早早出了門。
“怎麼突然背包?”
施宇問了一嘴,就把書包拿過去背自己身上。常銘沒答話,很快施宇也忘了這茬,聊起别的話題。
京都最熱鬧的燈市在北海,兩人從地鐵站出來,天剛好黑了。朗月當空,倒映在黢黑的湖面上,風吹過,蕩起白色波光。
走進牌坊那一刻,就好像踩中開關,百十盞路燈同時亮了,敞開懷抱歡迎前來做客的遊人。路旁的店鋪也不約而同地挂上了應景的燈籠,有的古樸奢華,有的時髦個性,個個都匠心獨具。車水馬龍的青石路上,最調皮的就屬三輪車頂棚檐角上挂着的小燈籠,從街頭跑到街尾,一路清脆作響。湖邊支起各種小攤,賣小吃的、賣鮮花的、賣玩具的,應有盡有,當然最多的還是賣花燈的。各種形狀,各種顔色,像十二生肖在比賽,也像百花在鬥豔。
遠處的樹叢裡,駛來一艘艘畫舫,張燈結彩,身着古裝的表演者歡歌樂舞,煞是好看。
湖面零星飄着幾盞花燈,看來上遊已經有人搶先放了,也許想讓神仙們早早幫忙送達心願。
常銘和施宇相視一笑,都從彼此眼底看見了五光十色的自己。
他們在明亮的燈光下牽手,一起走入這一片鑼鼓喧天。
“踩高跷咯,高跷大賽獎品多多,歡迎小朋友們前來參加。”
施宇興奮探頭,常銘問他:“要不要參加?”
“我不是小朋友。”施宇遺憾道。
“那你想不想參加呢?”常銘問他。
施宇老實點頭:“想。”
“那就去吧,施宇小朋友。”
常銘推着施宇的後背走到報名處,自己站回一衆家長群中。奪目的外形成功引起保媒阿姨奶奶的注意。
“小夥子,多大了?哪裡人?”
“跟家裡人來京都旅遊還是上班?”
“長這麼帥,有對象沒有?”
“阿姨認識個姑娘長得可俊了,要不要留個電話?”
“……”
常銘其實很喜歡這種和陌生人閑聊的感覺,就算要被介紹對象也不怕,因為他已經有了。所以到後面也隻是和阿姨奶奶們聊些其他的話題,比如哪位小朋友可能拿第一。當然,每位家長都覺得是自家小孩。
起跑點上常家小孩鶴立雞群,引來其餘小朋友側目。
“叔叔,這是小朋友之間的比賽,您已經長大了,不可以參加。”左邊小胖墩道。
“管誰叫叔叔呢?”施宇氣道。
小胖墩無語道:“您長得比高跷還高,不叫您叔叔難道叫爺爺嗎?”
“叫哥哥。”施宇兇道。
小胖墩撇嘴,眼看就要哭出來。施宇趕緊哄人:“好好好,叔叔就叔叔!”
小胖墩立馬不哭了,問他:“叔叔,您以前踩過嗎?”
“沒有。”施宇坦然道。
“哦。”小胖墩了然道:“難怪老闆會讓您參加。”
“什麼意思?”施宇問道。
小胖墩熟練地踩着高跷往旁邊挪了挪,施宇橫起手中高跷,看了看底端的直角三角結構,感覺沒什麼難度。
“各就各位!”
老闆開始在起跑點做準備,施宇雙手握着高跷柱信心滿滿。
“噓~”
口哨聲響起,旁邊的小胖墩“咻”的一聲跑出去,如履平地。施宇鬥志燃起,撐着高跷姿勢很帥地踩上去。
“哎,哎?”
一秒落地,老闆“紅牌”立馬閃現:“你,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