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倒是給了喜娘更多的時間,不過想必那位洪大人更是不會同意自己的提議,所以一應事宜都得推延。
喜娘整理好思緒,綢缪着如何讓在這場戰争中,提升自己手裡的籌碼,如今朝廷算得上富裕,糧草、軍隊自是不缺,但戰争是殘酷的,兩國開戰,無論最終結果如何,死人是一定的,便是當初關外戎族入侵,西北死了多少兒郎。
琢磨幾日,喜娘尋了馬文元和黃師傅,商議制作酒精的事宜,酒精的作用雖然沒有其他的效果明顯,但确實如今她能夠拿出手,并不受懷疑的東西,如今她的身份,由不得她胡亂作為,自當是謹慎些好,想必有了酒精,戰場上會有更多的人活下來。
對二人,喜娘也是尋了個由頭,稱從古書上看到過烈酒可以驅邪散風,清瘡殺毒之功效,如今酒坊的生意遇到了瓶頸,如果果真有效,倒是一門不錯的生意,平常百姓之家或許用量很少,但軍隊之中,行伍之間總是需要。
二人聽喜娘此言覺得可行,隻是蒸餾酒的手藝尚且是喜娘所傳,按着喜娘的意思,如今的烈酒怕是仍然不夠裂,此事難辦。
喜娘當初所傳蒸餾制法不過是粗版蒸餾,如今的酒發酵蒸餾後,想要達到醫用的水平,需要更細緻的操作,喜娘把此法交代下去,定制專門的琉璃器皿自然少不得,這自是不在話下,如今商會裡便有幾家琉璃古坊。
單單如此還不夠,喜娘知道消毒對酒精的濃度有要求,所以她需要集合郎中們實驗出最合适的烈酒濃度,而且有了一群郎中的加入,她的舉動便也算師出有名,一旦酒精的作用被證實,加上戰事将起,此番功績自要算到她頭上。
往西北去了信,讓邢莊和木槿兒按照計劃形式,不可輕舉妄動,等待時機。
而在白林城裡,晉通商号的一則求賢帖吸引了衆多人的目光,很快随着商号的運作,附近幾城的杏林中人齊聚一堂,烈酒之用,古已有之,但喜娘提出的高濃度烈酒的效用卻是讓人耳目一新,自然會有人慕名而來,若果真有此功效,杏林史書上說不得也得記上一筆。
晉通商号的此舉卻也讓旁人有了心思,不少人開始暗地裡囤積酒水,想要賺一比橫财,卻又不敢肆意妄為,惹到了商号,在西北怕是也不好過。
而那些個背後的主家們卻不是這般想,如王府兩房的主子,将将經曆過喜娘的一番莫名操作,如今他二人尚不得明白,如今這動作更是看不清楚,朱寒晉幾番打聽方才得知西方戰禍将起,此事朝廷之中尚且秘而不宣,加上他如今困居西北,梁州城許家如今聲勢不顯,他的消息自然沒以前那般靈通。
得知戰事,朱寒晉對喜娘的了解,自然知道她的意圖,所以暗自便安排了大夫揭了帖,想看看這位縣主是不是真有萬般本領。
不僅是他,其餘各家有揣摩到喜娘意圖的人亦是有所動作,不過是花些銀子請位郎中罷了,倒是若果真有效,也是能分一杯羹。
喜娘一開始便也沒打算藏着,此番功績,她要與西北的杏林和各家共享,不是她身居高義,而是怕到時候自己孤木難支。
所以對于各家塞的人,喜娘一概接應,共享實驗數據。
此番義舉經曆兩個月的共同實驗,終于尋找到了合适的烈酒濃度,萬庫酒坊也更進了制備方法,倒是中間出了一件小事。
有位酒懵子在聽說研究出了高純白酒,偷了一位郎中的藥酒,喝下之後,中毒,幸而被及時發現,衆家聯合催吐救治了過來。
喜娘聽說後,将高純白酒,更名為酒精,衆醫家也各自将酒精的作用記載下來,其中最主要的便是祛熱,消腫,麻醉,安魂鎮魄,尤其針對刀傷,清瘡之效良好。
在結果出來之後,喜娘便讓馬文元把酒精的制備方法公開,衆位杏林之人拿到藥方,皆歎此舉高義!
一時晉甯縣主的名聲再次響徹西北。
同時,大康和突厥戰争的消息也傳到了西北,各家反應不一,明眼人都看的出來這酒精就是為了戰争而準備,尤其是在這個節骨眼上,可是那位縣主将此方如此堂而皇之的交到各人手中,實在擔心有詐。
随着消息的傳開,三關城的軍将開始采購酒精已做軍資,但沒人敢給這酒精定價,他們知道晉通商号一定有大批存量,他們胡亂定價,一是有違道義,二是若商号定價過低或過高,都會惹上麻煩。
在三關城的軍需官找上晉通商号之前,喜娘已經快馬加鞭将酒精的成果傳回了京城,她沒有通過旁人,而是交給了容妃,當然名義上是解暑的良藥。
在三關城跟商号談妥酒精的供應問題後,西北各家也都開始制作酒精,在沒有工業合成酒精之前,糧食是最大的原料,好在酒精并不講究口感,陳糧亦可,加上西北番薯産量一直很好,原料不成問題,工序也是幾番精簡,不過月餘便制作出大批酒精。
随着朝廷下旨,這批酒精被運到了邊疆,經過驗證,很快被奉為“神水”,各兵将見此,士氣高漲,高喊天佑大康!
不過此番戰事依舊曆時四五個月方才休止,直到寒冬來臨,突厥人方才派人求和,對大康俯首稱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