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那會兒蔔淵的爺爺還在,也就是淮安絕霄閣的閣主,那時候他曾送了一塊玉佩給蔔淵,玉的形狀就像個“蔔”字,約莫有成年人兩根手指般大小,看起來挺别緻的。
隻不過,分明隻是地攤上買來的東西,蔔爺爺非騙蔔淵說是蔔家的家傳玉佩,看着小家夥呆呆的大眼睛,笑說:“保存好啊,你以後可是要當家主的。”
直到爺爺去世,蔔淵想來這玉雖說隻是随手買來的地攤貨,但對自己的意義已經不止于什麼傳家寶了,并且比什麼傳家寶都來得重要。
小時候,蔔淵還不懂得這塊玉佩的珍貴,不懂事,把它送人了——隻不過,現在想來,他也不曾後悔過。
自己所珍視的東西,放在自己所珍視的人身上,也很好。
那時候蔔淵正處于被篡位長老那一派人追殺的時期,四處漂泊,一路漂到了北方最北處,一個叫素峨關的地方。
剛踏入素峨區域的時候,蔔淵就懵了,他從來就沒有見過這麼一幅滿目蒼夷的畫面:
這個地方正曆戰亂,鎮守素峨關的玉家一門将領以及全數軍人和入侵的外族玉石俱焚,關外橫屍遍野,被雨水沖刷過後,血水混雜着泥灰都湧了進關内,腥味撲鼻而來,還有不少折斷的兵器陷入地面——
管理這裡的玉家全軍覆沒了,還沒有官員前來處理殘局,關内趁火打劫的流氓滿地走,人們都縮在自己家裡不敢出去。
這番景象讓就算是被人追殺同時又與同伴走散的蔔淵,都心生同情起來,太慘了吧?比自己慘多了。
尤其看到了城内“百年玉家”的牌匾下面,竟是流氓拿着玉家折斷的兵器來搶劫錢财的畫面時,蔔淵更是心生悲哀。
太慘了,他想,他被自家人追殺,而玉家是死了全家——可事實上,玉家全家都死去了興許還不是最悲哀的,最悲哀的是他們死剩下了一個小孩子,誰都不敢去想象這個孩子到底是怎麼撐下來的。
蔔淵自然也是不敢想的。
那時候他想他估計比那孩子的心态還崩,還沒有他一半的堅強。
他被殺手追殺得實在疲憊,甚至萌生了“死了算了”的念頭,可他眼見着玉家的孩子玉殊,就算隻有一根長樹枝作武器,也敢于過去和那些明顯比他高大很多倍的殺手幹架!
就如當頭棒喝一般,蔔淵隻覺得眼前這個比自己還小的孩子,縱是一身白衣盡染血迹,也仍如一道明光。
以緻于有時候蔔淵回想,若是沒有去素峨關的這一遭,他會不會就算沒有被殺手殺了,也會因為不堪疲憊而自盡了吧?
他也曾因為好奇問過玉殊,他到底因為什麼還能撐着,堅持活下去。
對方的回答是:“我爹當年把我托付給秦婆婆,自己帶着全家人出去,就是想我活下去。”
這讓蔔淵也想起,張潋以及一衆護送他逃出來的兄弟,也是為了讓他可以活下去的事情。
“嗯,不能辜負他們。”蔔淵點點頭,可随即他還是有點疑惑:“不過,不為了别人的話,又有什麼可以支持我們活下去呢?”
玉殊搖搖頭,“我隻知道,活着就是活着。”
這個回答很複雜,卻又好像很簡單,隻是兩個小少年一時半會兒也參不透,話題遂結束了。
如今當然可以回答了,蔔淵想,活着是為了讓人舍不得的種種羁絆啊……
不過當時,蔔淵确實從白衣少年身上看到了活的希望。
在素峨山的告别前,蔔淵把爺爺給的“蔔”字玉佩送給了玉殊,當時想的大概就是留個信物,日後好好報答。
可長大了,他也漸漸明白到這個玉佩對他自己來說是多麼的有意義,曾經想過買另一個玉佩送過去,把它給換回了,為了顯得有誠意點,他特意找到玉殊,提出和他一起挑選玉佩的意見——然後被拒絕了。
“為什麼?”蔔淵當場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