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一個人的盛世 > 第204章 第204章。項目邀約

第204章 第204章。項目邀約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今年參加求知杯項目的隊伍很多,作品水平雖說參差不齊,但确實是有不少值得稱贊的作品,從中不難看出他們法律行業人才濟濟,競争激烈但又欣欣向榮。

作為一名法學教授,成希平很欣慰。

因此,他看得很細緻,甚至為了盡好盡快地完成求知杯評委的審閱評分任務專門調整了原來的日程安排,傾注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這上面。

參賽隊伍們提交上來的研究報告涉及的内容越複雜深奧,他看得越津津有味、精神振奮。往往是大半天的評審閱讀下來,成希平人越工作越精神,隻有身體上不可避免地感到有些許疲憊。

在求知杯緊鑼密鼓的審閱評分期間,不由自主地沉浸進入這樣的工作狀态的并不隻有成希平一個人。

還有幾位評審導師的情況顯然和成希平差不多,忙裡抽閑看了幾份作品以後就開始一發不可收拾,硬是在原本緊湊的一堆日程裡擠出了不少時間來優先處理求知杯的審閱評分工作。

工作之餘,幾位同處在一個圈子裡多少認識彼此的評審導師難免會由此産生一些交流,交流着交流着,發現大家的情況都差不多,索性就約了一起加班工作。

一拍即合的導師組一起加班的地點最終選定在了央京大學法律學院的空閑會議室,因為環境安靜整潔,空間足夠寬敞,交通多樣且方便,配套設施也齊全。

有空過來一起加班的導師組中除了成希平,還包括了央大學子民間傳聞中“穩保央大法律學院力壓友校同行的四位大佬”之一的董教授。

董教授常年醉心學術,兩人認識,關系卻不是很熟絡,基本上隻會在工作中有交集,常年都保持着禮貌而又疏離的同事關系。

不過兩人之間倒是還有着另外一重不淺的淵源。

董教授資曆深厚,在法學圈子裡深耕多年,上有傳奇恩師,下有知名桃李,圈内惺惺相惜的知己好友亦是不少。法學圈内的當代領軍人物辛教授、柯教授等即在他此列知己好友的名單之中。

隻是柯教授和辛教授年紀大了,精力有限,故而在幾年前就已經卸任了大學導師的教育工作,專心學術研究創作。

董教授熱愛教育事業,且一直都身體康健、精力充沛,所以至今都還在央京大學法律學院本科生及研究生導師的崗位上堅持。

而成希平曾經是柯教授極為看重的愛徒。

柯教授對成希平的偏愛,當時的所有人都有目共睹,學校做研究項目帶着他,寫書編著帶着他,老友座談也帶着他……

董教授最先認識成希平,即是在柯教授那裡,也正是因為柯教授,兩人時常會在有柯教授參與組織的項目活動中遇見。

後來柯教授和成希平一朝關系破裂,董教授和成希平的聯系也就自然而然地減少了。

因為央京大學本部即是他們的大本營,他們自己的辦公室又都在附近,所以成希平和董教授不出意外的是加班導師組裡最後結束散場的那一批。

剛看完一批稚嫩但卻很有想法的作品,兩位熱愛教學事業的教授心情顯然都很不錯,不由自主地就多聊了幾句。

聊着聊着,成希平作為晚輩,便很自覺地請前輩董教授移步到他的辦公室裡喝個熱茶再續場。

為了招待自己敬重的前輩,成希平給董教授沏了一壺他最愛的春生茶。

成希平恭敬地雙手呈遞茶杯,董教授亦且很給面子地當場雙手捧過,熟練地品了一口,而後由衷地發出了一聲舒适的喟歎。

好茶好酒好學問,知己愛人真自由——這即是董教授畢生所信奉的人生信條。當下的日子,他是真的過得很知足。

一時間滿心滿足的董教授擡眸望向成希平,笑吟吟道:“希平啊……說起來,要不是有這次求知杯的機緣,你我二人隻怕是許久都不會有這麼珍貴的機會可以再在一起這麼促膝長談。”

董教授的這一番話是慶幸,也是遺憾。

慶幸他們久違的并肩而行、攜手與共,遺憾他們并肩而行、攜手與共的久違。

“是啊。”成希平笑歎着應道。

“許久未聽得董老師教誨,今日一聽,可謂是醍醐灌頂。”

董教授搖頭,笑得一臉無奈:“你小子少來捧我,我都活這麼一大把年紀了,該有的自知之明還是有的。”

“說到底,我就是個隻喜歡與适合生活在‘象牙塔’裡窮講究的讀書人罷了,不像你,是真的能把學術理論落實到現實實踐中的。”他神情自然地自嘲了一把,順帶還不遺餘力地誇贊了在此方面确實頗有建樹的成希平。

董教授這般聰明,自我認知從來都很明确。不過話雖這麼說,但是他也從未想過妥協與改變,畢竟他确實有任性的資本。

“你能有今時今日的成就,全靠你自己的努力。希平啊,我由衷地替你感到高興。”董教授一臉欣慰地伸手輕輕拍了拍成希平的肩膀,頓了一頓,神情稍變,“隻是有的時候,還是會忍不住為你感到惋惜。憑借你的天分,如果專心做學術的話,也必定會大有作為。”

要知道,成希平當年可是柯教授和董教授一緻十分看好的衣缽傳承人。

兩位惜才至極的老教授甚至還滿懷期冀地早早地就自行做好了被“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思想準備。

然而後來……發生了種種變故,成希平沒有再放下當初他隻是想要用以謀生的律師事業,對他感到失望的柯教授随之與他漸行漸遠。

董教授作為親眼目睹了這一段真摯師生情盛極而衰的旁觀者,是真的為老友和成希平這個兼具天賦和努力的後輩而感到可惜。

當年他所遭遇的種種變故與苦楚又怎是三言兩語就能夠說得清楚的呢。

即便是與人說了,也不會有任何的改變,隻能夠徒增傷悲罷了。

故而成希平隻是朝董教授禮貌地笑了笑,并沒有說話。

仿佛過往發生在他身上的種種真的能夠像這樣子一笑而過。

“不過論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你在我們現在的圈子裡絕對算得上是上遊——接下來有沒有考慮更進一步的計劃?”

董教授觀察着成希平的表情,試探性地問。

“我手頭有一個很好的項目馬上要啟動了,你之前應該也多少聽說過的,是我們央京大學和蘇氏集團聯合發起的一個關于科技與未來的法律研究項目。”

“不過因為研究期間會涉及到很多目前不對外開放的絕密信息,所以研究所定在了蘇氏集團本部所在的姑蘇,需要研究人員長期駐外。”

“刑法在這其中的意義不用我多說。研究所涉及的絕密信息雖然不能夠公開,但不影響我們内部學習。而且這次參與項目的研究人員,僅僅是目前我所知道的,各個都是各自行業領域内響當當的人物,隻是我現在不能告訴你他們的身份——希平,你信我,董老師我不會蒙你的,你如果去了,必然會大有收獲。”董教授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勸說成希平道。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