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才才走些許時日,人卻曬黑了幾個度,完全看不出是個讀書人的樣子,他滿面笑容地走進村子,身後跟着的人好奇地打量着周圍的一切。
栗栗親自從雲上下來在村口迎接他們,林秀才看見那披着霞光的神明面帶笑意看着自己等人,他的腳步不由加快,走到栗栗面前一拱手,“娘娘,幸不辱命!”
看着滿身風塵的林秀才與他身後衆人,栗栗心中全是感動,“辛苦各位了,白河村為大家在食堂組織了接風宴,請随我來。”
林秀才帶來一共有十二人,其中還有兩名女子,一個年紀稍長,神情較為嚴肅,一個剛才豆蔻年華,一雙眼睛好奇地打量着這個明顯與外界不同的村莊,不經意地去偷看傳說中白河村的神明。
他們在路途中就無數次聽林秀才說起白河村的守護神,語氣中全是崇敬,所以今日見到栗栗,衆人心中也早有準備,不像之前的村民那樣驚慌失措。
在戰栗栗的引領下,林秀才一行人穿過白河村寬闊而整潔的街道,兩旁的房屋雖然簡樸,但每一棟都顯得井然有序。村民們紛紛從自家門口探出頭來,好奇地打量着這群新來的客人。
“這路修得真快。”林秀才走之前還沒開始動工,回來之後整個村子好似煥然一新,吃飽了的村民們雖然沒有明顯長胖多少,但看着就有神許多。
他不止一次慶幸得到了神明的庇佑,而這份幸運白河村也不會私藏。
“林兄說得果然不錯,這真是神迹。”一位身材清瘦穿着藏藍布衫的中年人望着那一片片翠綠的田野,停住了腳步,不舍将目光移開。
他所生活的鎮也受了旱災,養育他們世代的泉眼也在十天前徹底幹涸,田裡的莊稼就更不用想了,徹底絕收。
養不活孩子的想賣去大戶人家混口飯吃,他們一直認為有錢人就是無所不能,餓死誰也餓不着他們。
雖然如此,現在的世道大戶人家也養不起多餘的人口,這些農人的孩子,隻能被送回家中。
養不起下場就隻能是餓死。
這幅人間慘狀一直持續到現在,他與林秀才本是同窗,隻是家隔太遠,并不知道白河村中發生了什麼事情。
後來林秀才到了他們鎮上,當白河村在售賣糧食的事一并告訴了當地人,這幾日買糧人也有他們鎮上的。
他曾以為讀得聖賢書,便可拯救世間疾苦,到頭來他連自己都救不下來。
林秀才提起讓他來白河村當夫子時,他熱淚盈眶,無比感激這位老友還能拉他一把。
白河村有糧,無論如何,至少他還有他的家人不會被餓死。
更别提白河村開出的待遇遠比他曾經在縣城當夫子好得多。
直至今日踏上這片土地,他才真切地感受到這裡的不一樣。
當他看到那些勞作的村民時,他知道了,是希望。
這裡的每一個人都包含着對未來的希望。
不僅是他,其餘人同樣震驚在原地,甚至懷疑自己是否還在做夢。
一行人走到村裡面的大食堂,食堂外已經站着許多村民在迎接。
食堂内的大桌子上擺放着熱氣騰騰的飯菜,葷食不僅僅有魚,還有幾盤橘紅色的大螃蟹,其餘蔬菜也是完全不重樣的。
這樣隆重的對待,讓幾人原本忐忑的心安定許多。
栗栗也是閑言少叙,招呼大家坐下來吃飯。
餓了許久肚子,他們也不願意多說,直接埋頭苦吃,軟糯的米飯,鮮嫩多汁的蔬菜,剛進入口中,味蕾就炸開了,就算曾經日子好過的時候也沒有吃過這樣香的米飯和可口的蔬菜!
林秀才最近也沒有吃好飯,他足足吃了三大碗才放下筷子,吃飽喝足之後,這才帶着所有人随着栗栗到村子辦公木屋裡。
“娘娘,此次一同前來的分别是在下的同窗,李瑞、唐修豪、陳瑾,他們三人在學術方面遠超于我,李兄還是昭元十三年的舉人,甚至還教出來一個進士學生在京中當官。”
李瑞聞言立馬謙虛一笑,“不足為提,也是那名學生天性聰敏,人也好學,與我關系不算大。”
俗話說名師出高徒,若一個學生再聰明得不到好的老師幫助,在前途上,也不一定能走遠,李瑞的那名進士學生自己肯定是有天賦的,但李瑞也一定在用心地去教。
如果是往常,像李瑞這樣的名師是不會來到白河村這樣的小地方,然而一場旱情,打亂了所有人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