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春短,加起來也不過兩三月的好時光,因此百姓們反而更加珍視。幾乎天氣好的時候,衆人都會去郊野鄉下走走,喝酒賞花,興之所至更是直接露宿鄉野,聽取蟲鳴夜語。
尋常百姓如此,世家大族更是熱衷此道。每每在天氣晴好之日攜朋帶友,呼奴喚婢,熱熱鬧鬧地穿街過巷去往郊外好風景所在。
與尋常百姓最多雇一輛驢車或直接步行去郊遊不同,世家貴族的郎君女郎們每次出行都要動用十幾輛牛車。牛車相較馬車速度更慢,可以邊喝茶,邊惬意地賞景,甚是風雅。
陳氏這日因為出行的人多,更是直接用了十餘輛牛車。陳氏兄妹和風林隐坐在前面幾輛牛車上,車内裡裝飾得十分精美,連座椅上鋪了絲絹棉花墊子,中間的小幾上放着熱茶和茶點,方便女郎和郎君們餓的時候墊墊。
跟在其後的幾輛牛車上裝着的是郎君和女郎們的衣裳以備外宿之時可以随時更換。婢女奴仆們則是坐在盛放書籍琴棋之物的牛車上,方便照看那些天價的古籍古琴。
最後幾輛牛車上則是裝的取暖的毯子、毛氈帳篷、搭帳篷的木台、鍋碗以及各種美酒吃食。這樣即便在野外,也能睡在溫暖的帳篷内,吃到熱乎可口的吃食。
沿路上的百姓都投來豔羨的目光。一對剛從鄉下進城的兄妹也站在人群中望着他們,其中的哥哥跟身邊人打聽:“大叔,這些人怎麼這麼氣派,他們都是什麼人啊?”
旁邊被稱呼大叔的人上下打量了下衣衫褴褛的兄妹倆,話語中不自覺地帶了些都城百姓的傲慢,“他們你們都不知道啊?他們可都是中原的世家貴族,貴族你知道麼?”
見外鄉人搖頭,大叔更鄙夷了,不耐煩地說道:“貴族你都不知道,你讓我怎麼跟你說呢?!總之就是你十輩子也追趕不上的人!”說完就不再搭理這個外鄉人了,伸長了脖子看着那牛車上綴着的寶石,準備回家了跟家裡人好好顯擺下今日的見聞。
外鄉人名喚張萦,他本來在邊境生活的好好的,雖算不上特别富貴,在當地的生活也算是過的不錯。張家在邊境打理着一家小小的藥房,因為顧不起人,每次采藥母親都要親自去。父親心疼母親操勞,采藥時也都會陪着。
沒想到,就在三年前,他們一起去采藥時,母親一腳踩空,父親因着急去救母親,伸手去拉時也跟着墜了懸崖。
身體原本康健的祖父也在得知自己兒子兒媳一起沒了後,受不住打擊癱倒了。
半年前家中相依為命的祖父也去世了,臨終前讓他拿着信物來南川投奔一位故人。張萦變賣了家産帶着妹妹離了故鄉,讓他們沒想到的是,兄妹二人路上遇到了劫匪,錢财被他們搜刮幹淨不說,連他們二人都差點被他們賣給他人當奴婢。
幸好張萦是懂點兒藥理,幫其中一個劫匪治好了他母親的病。為了報恩,那個劫匪便偷偷将二人放了。
他們脫身後跟着流民一路到了南川,到此刻已經是身無分文了。
張萦也擡頭看向漸行漸遠的牛車,口中喃喃道:“竟需要十輩子麼?”
一旁的妹妹抻了抻他的衣袖,小聲說道:“哥哥,我餓了。”她此刻才五歲,正是不禁餓的時候。
張萦悄悄捏了捏早已經空空的錢袋,也小聲說着:“溪兒再忍忍啊,等今晚找到祖父的故人,我們就能好好吃一頓了。”
他的話一出,一旁的大叔以為他是從鄉下來打秋風的人,更加鄙夷了,說出的話也愈加刻薄:“年輕人,我看你長得也算周正,又有胳膊有腿的,總想着蹭别人的就不覺得臊得慌?”
張萦知道他是誤會了,隻得苦笑道:“大叔誤會了,我與妹妹路上遭了賊人,所以此時才米糧斷絕。我二人并非那等偷奸耍滑之輩。”
“忒!”大叔啐了一口說道:“還說自己不是,這條街上要錢要飯的都是這套詞。”說完再不搭理他,直接拂袖而去了。
張萦歎了口氣,摸着妹妹緊張的小臉,安撫道:“溪兒莫怕。”
被喚溪兒的小丫頭搖了搖頭,笑着說:“嗯,溪兒不怕,哥哥也别急,溪兒不餓了。”
妹妹的懂事讓張萦心裡又是一陣心酸。祖父走的時候已經說不出話來了,他當時聽了半晌,也隻知道是要找一個姓齊的大人。等他到了南川才知道,都城竟然如此之大,姓齊的大人更是不知道有多少,要找一個人無異于大海撈針。
南川雖富有,對他們這些外鄉人來說,卻也是居不易。張萦本想着找些活兒幹着,慢慢尋人。可是沒想到,一個正經的活計都沒找到。這幾日,張萦便是靠着打些零工維持生活,可就連零工都是好多人争搶,他一個外鄉人,不認識幾個人,能輪到他的活兒都是錢又少又累的。他已經接連三日沒有找到活兒了,昨日最後一個銅闆也被他買了炊餅給妹妹吃,此刻真的是一個銅闆也拿不出來了。
等圍觀的人群散了,他從口袋中拿出昨日自己買的那半塊炊餅,遞給了妹妹。
看着妹妹大口地吃着炊餅,他把腰帶緊了緊,扭頭四處看去。
不遠處,一輛牛車旁碧桃正在等着等着小五把采買的東西從一家賣帳篷的店裡搬出來。
今日恰逢白澤休沐,又是難得的好天氣,無影早早就按主子的吩咐遞來了帖子,邀阿塗一起去鄉野郊遊。
聽說去郊遊,碧桃和小五都一臉興奮,阿塗也不好掃他們的興緻,也爽快的應了。碧桃想着家中缺的物件不少,便拉着小五出來采買。
張萦見那孩子搬得辛苦,便囑咐了妹妹等在原地,自己跑過去也跟着搬了起來。
有人幫忙,小五立刻覺得輕松了不少,很快便把女郎要準備的東西都搬上了牛車。
擦了擦汗,小五謝道:“多謝郎君。”
一旁的碧桃見這個年輕人如此熱心也是很有好感,也跟着緻謝:“多謝郎君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