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錢需用缗繩,盧二娘子尋出串錢的繩子,跟盧曉曉一起數着錢,盧二郎就在一旁興緻高昂地說起了今天的事。
“爹、娘,我跟你們說,今天全賴大哥和曉曉了!我跟曉曉到了那,吆喝了半天,人都隻看不買,我都急死了。忽然聽到個熟悉的聲音,問小娘子這肉夾馍怎麼賣,你道是誰?”盧二郎停頓了下。
又接着道,“我擡頭一看是大哥,就要叫他,還是曉曉機靈,一把按住了我。大哥買了五個肉夾馍,又跟鎮上的人說他們掌櫃的喜歡吃我們家的肉夾馍,客人就多起來了。當然,還得是曉曉做得好吃。”
“還有那收攤費的衙役,收攤費的時候就一直盯着咱家肉夾馍看,走的時候還回頭看了好幾眼。果不然,快到午時,他便來了,你們猜他買了多少錢?”
“足足有一百二十四文,曉曉帶去的半斤幹鍋兔賣了一吊錢,他還問明日有沒有賣呢!”
“還有個大娘帶着的小兒,經過咱家的攤子,被香得走不動道,直鬧着要吃。”
……
不得不說盧二郎很有說段子的天分,盧氏夫妻兩聽得津津有味的。可數到五百文錢的時候,再精彩的段子也吸引不了他們了,這可是半貫錢!袋子裡的錢竟還有一小半。
盧二郎也不自覺地停了下來,全家人都聚精會神的盯着盧二娘子串錢,六百……七百……八百……八百四十六!竟足足數出八吊又四十六文錢,快有一貫錢了!
把出攤的五十文錢還給公中,又把面粉和肉的錢拿出來,買肉花了一百七十文,自家面粉用了十三斤,按市價一斤三十文錢算,一共是五百六十文錢,再數出十文錢的調料錢。
竟還剩下的二百二十六文,足足二吊錢!盧大貴夫妻倆和盧二郎驚呆了,一天就掙夠了半個月的夥食,這做生意果然來錢快。
待盧曉曉把錢放好,三人才回過神來。這是先前說好的,扣除每日的本錢,賺到的錢都先由她保管,每月底交一貫錢到公中,剩下的按貢獻分成,盧曉曉拿六成,盧二郎拿兩成,盧二娘子占一成,盧大貴和盧大郎各占半成。
一家人把出攤的東西歸置好,就鎖了門,往那盧二伯家去了。
到了盧二伯家,盧大富和二兒子剛從地裡回來,盧懷德收拾好兔子去村口迎嶽父嶽母了。
盧爺爺正在屋門口編竹筐,見盧大貴一家過來,道“曉曉和懷仁來啦,聽你娘說你們去做生意啦?賣得怎麼樣?”
“爺爺,賣得可好了,都賣光了!”盧二郎興奮地說道。
“爺爺,今早的肉夾馍您吃着可好?”盧曉曉問道。
“好吃得很,不過以後這賣的東西,少給爺爺送,多賣點錢。”
“盡夠呢,您喜歡吃就多吃些,我讓娘天天給您送!不行,這天天吃也不好,讓娘隔日給您送!”
“好好好,你的孝心爺爺知道了,你堂哥把兔子弄好了,等着你去做呢!快去吧!爺爺可等着吃呢!”盧爺爺笑道。
盧大娘子的大兒媳婦姓張,叫秀珠,聽到說話聲,就從屋裡出來了,道,“三叔、三嬸來了,今天勞煩曉曉了。”
“說這外道的話幹什麼,快回去歇着吧,這會殺雞宰兔的,别熏到你了。”盧二娘子道。
“堂嫂客氣啦,回頭我再多琢磨幾個開胃的菜,咱好好養養。”盧曉曉看着秀珠蠟黃的臉色,不免有些擔心,穿越前她有個朋友孕吐吐進了醫院,足足輸了好幾天液。這古代條件不好,更要好好養着。
說罷話,盧二娘子和盧曉曉就去了竈房,盧大貴陪着老爹編竹筐,盧二郎繪聲繪色說起了賣肉夾馍的事。
竈房裡,盧大娘子正在炖雞,把雞肉切塊後,放入鍋裡,加點醬油一起翻炒,然後加入過面的冷水,炖煮着。做法雖簡單,可真材實料的聞着倒也香。
春芬在揉面,準備做貼鍋的餅子,盧大娘子要做的菜跟現代的地鍋雞有些像,隻不過是調料簡單了一些,這吃法還是盧曉曉“想”出來的。春芳在一旁切菜,做兔肉用的藕丁已經備好了。
盧大娘子見到兩人,又謝了一番,道竈房裡的東西随便用。
盧曉曉拿起準備好的兔子,先用火燎皮,然後去内髒,再把兔子斬成小塊,洗淨,濾幹水分,又過油鍋,撈出備用。
再把多餘的油舀出來,往鍋裡放入蔥、姜、蒜煸香,又加入茱萸、麻椒,滋啦一聲,濃烈霸道的香氣撲鼻而來,竈房裡的人都忍不住看了過來。再依次加入兔肉、藕丁進行翻炒,直到汁水微幹,熱辣噴香的幹鍋兔就出鍋了。這邊幹鍋兔做好了,那邊的地鍋雞也快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