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青梅 > 第8章 008

第8章 008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大楚與前朝司晉的地方制度并不同。

前朝司晉地方乃是二級制度,郡(國)縣,州一級的概念由于更前的漢一般,隻存在于監察禦史這一層,并不作為實際上的地方制度。司晉末年,由于中原郡國多而小,造成官員勳貴冗餘,頗費錢财,往往一郡之地隻有兵丁三五百人,又上下掣肘,率兵不得,一旦賊起而地方無力平定,賊勢漸漸席卷周圍郡縣,危逼長安,最終導緻社稷傾頹。

本朝高祖皇帝定鼎江山之後,郡縣二級制度弊大于利,于是改制,以州管郡,以郡管縣,後又恐地方州牧如後漢末年那般做大,緻使國家動蕩,于是廢州牧,改州為道,改郡為州。道設按察使、節度使,按察使隻行禦史職責,節度使由皇子親王虛領。州設刺史,縣設縣令、縣長。又将天下州劃分為二十四都督府,以都督府領軍權。

從高祖立國至今盡百餘年,大楚有十道,三百餘州,千五百縣,但凡地方有賊,便以都督府為首,刺史為輔,領折沖府兵平叛,若賊勢強勁而地方無能,則委一重臣奉天子寶劍,佐虛領節度使的皇子親王,領北衙禁衛六軍兵丁前來平叛。

深州隸屬于河北道,河北道節度使為當今皇帝第三子瀛王,其封地瀛洲也在河北道,故而領了河北道節度使。

河北道乃是邊防道,與中原腹地不同,不僅有節度使、按察使,還有都督府。

魏州都督府總領衛、相、洺、德、博、豫、深、建八州軍事,建州乃是新地,又有建州将軍并數位将領把手。按道理來說,與突厥交戰,乃是魏州都督府的職責,用不着瀛王大駕,然而關城城破之時,魏州都督府與突厥交戰數月,恰逢魏州都督府長史往邊關去鎮撫将士,關城一破,建州其餘五縣猶如突厥囊腫之物一般。

建州六縣以關城為首連破,突厥屠城掠民,三日而不封刀。魏州都督府長史并其府下參軍、司馬等數位于亂軍中喪命,建州将軍并建州六縣守将死戰殉國。

這一道奏疏送上去,整個長安為之震怒。

自打前朝司晉二度立國以來,中原百姓再不曾被蠻夷肆意屠戮過,便是司晉末年,中原大亂,藩臣自立,逐鹿天下,也是将突厥、鮮卑等打得望風而逃,不敢侵吞半點漢人土地。大楚高祖皇帝立國以來,從來都是将蠻夷當做屬國外臣看待,尤其當今鹹甯皇帝,鹹甯年号出自《周易》“首出庶物,萬國鹹甯”,以天下太平為标榜,雄圖霸業之心可堪一見。

如今皇帝漸漸老去,而太子并諸位皇子羽翼豐滿,連皇孫也并不消停,長安裡風雨欲來。鹹甯年号太平了足足三十個念頭,卻在鹹甯三十二年,在河北道迎來了這麼一場大敗。

皇帝如何不怒,于是有了一道聖旨:以皇三子、河北道節度使、瀛王兼領魏州都督府都督,總理魏州都督府、河北道軍政,務必驅逐突厥,令其血債血償!至于原魏州都督府都督、洺王,則被奪職,勒令其閉門思過。

鹹甯三十二年四月二十一,突厥破關城。

四月二十六,建州六縣皆失。

四月二十八,建州奏報至長安。

五月初二,突厥退兵。

五月十六,聖旨到了深州刺史府。

深州刺史深深歎了一口氣。

深州的軍事大權皆在魏州都督府手中,若是戰事不利,也有瀛王在上頭擔着,加之深州并非邊關,他并不害怕,隻是,瀛王兼領魏州都督府,而原魏州都督府都督洺王閉門思過,這一道聖旨讓他不得不深想。

鹹甯皇帝先後有三位皇後,第一位乃是當今太子生母,早年病逝,谥号明惠,第二位出自傅家,因當年傅家事于後宮中自缢身亡,皇帝驚怒之下未為其追谥,第三位乃是當今皇後,也是瀛王生母。

而洺王,與太子乃是一母同胞的兄弟。

最近長安時局變動,便是因為宮裡有風聲,說皇帝意欲移儲。

自鹹甯六年皇帝立皇長子為太子以來,至今已有二十五年了,朝堂内外皆以其為嗣君看待,更有不少人早已将太子視為君主,太子的兒孫都有了,皇帝卻要移儲,朝臣如何能接受?

可若是不接受,又如何攔得住皇帝呢?

若非擔心重現劉漢武帝戾太子之事,加之太子羽翼甚為豐滿,朝中數位重臣為其師,數位勳貴将臣如其手足,又有明惠皇後遺德在,皇帝怕是早就廢了東宮的太子之位了。

深州刺史又暗暗歎了一口氣。冥思苦想,卻想不出如何能從這儲位之中逃脫出去。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