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意思是說,這個宗教有人認為它是好宗教,有人認為它是壞宗教!是嗎?”
“也對,也不對。白蓮教是正還是邪,這很難用一句話去概括。看從誰的角度誰的利益去看。”
聽到這裡,周默的心真正求知若渴起來,自己的世界觀有被颠覆的感覺。
“如果從曆朝曆代的統治階級的眼光來看,他就是邪,暗殺高層,引發為官者的恐慌,,揭竿而起,造成統治動蕩,絕對是個邪教;但從老百姓的眼光來看,它提倡‘世有不平,白蓮綻放’的口号,是普通百姓的心聲,為百姓屠殺貪官,引導百姓推翻無道朝廷,卻又是真真正正的正教。”
聽到這裡,周默對白蓮教産生了幾分好感。好感越濃,好奇心越重。“教授可以為我詳細介紹下白蓮教嗎?”
“沒法跟你詳細去說,太多了,我就大概講下它的曆史沿革吧。”
在馬教授後續的介紹中,周默大緻明白了白蓮教的曆史與理論核心。
兩晉時期,慧遠和尚在江西廬山邀集十八高賢,于東林寺結社念佛,創立了白蓮社,白蓮社類似一個協會,還不是真正的宗教,隻可以說是白蓮教的雛形;
在唐朝,除了武則天時期,社會上都崇尚道教,因此道教興盛,佛教沒落,白蓮社也随之沒落,當時的社會名流紛紛跟風著書讨伐佛教,韓愈的《厚道》,孫複的《儒辱》,石介的《怪說》,歐陽修的《本論》等等,白蓮宗因為與佛教的淵源,也因此而消散;
南宋時,茅子元在昆山澱山湖建白蓮忏堂,繪制《圓融四土三觀選佛圖》,用佛像、圖形和比喻來解說佛土的高低;簡化并統一前人制作的念佛修忏儀式,制定《白蓮晨朝忏儀》。将參加者之間的關系由原松弛的社友關系,改為師徒傳授、宗門相屬,自稱導師,坐受衆拜,又規定徒衆以“普覺妙道”四字命名,從而建立了一個比較定型的教門;宋熙帝将茅子元流放,但白蓮教卻奇迹般地在下層人民中得到廣泛信仰,因此到南宋中期,白蓮教又得到了政府的認可;
到了元朝初期,白蓮教取得了大發展,朝廷對白蓮教的态度經曆了先扶持後打擊再扶持再打擊的轉變。兩次打擊分别發生在武宗時期與英宗時期。至元朝末年,白蓮教領袖韓山童、彭瑩玉等領導了紅巾軍起義,成為導緻元朝覆滅的直接力量;
至明朝,第一任皇帝朱元璋本身就曾是白蓮教領導下紅巾軍的一員,因此對白蓮教的力量深感恐懼,一得勢便對白蓮教狠狠打擊,但此舉卻更激起了白蓮教對明朝的反抗,領導了多次起義,但都被鎮壓下去;
入清以後,清朝對漢人大加欺壓,民怨沸騰,站在民族利益的立場上,倡言“日月(合而為“明”,指明王朝)複來”,打出了“反清複明”的旗幟。
民國時期,因為政治上不統一,人民生活困苦,使白蓮教的發展獲得了很好的寬松環境與充足的人員,一度發展空前,衆多抗日與抗擊軍伐的隊伍中都有他們的身影,讨伐袁世凱的戰争中,白蓮教甚至成立了了獨立的讨袁軍,在社會上取得了極好的聲譽。但到30年代,卻一下子人間蒸發了。其中原因,無人知悉。
這一大串曆史知識,如果換作平時,周默不可能記住,但這次周默卻都記住了,每一條每一點或許都會有助于案情的偵破。
“一個社會中,真正有獨立思維的,隻是少數精英階層,而大多數普通群衆,他們的思維都會被社會機器裹挾着,也就是被統治階級的價值觀綁架着,統治階級宣揚佛教好,人民群衆便會一下子變成佛教信徒,如果統治階級宣揚道教好,人民群衆又會一下子變成道教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