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末當年小說連載時在北方大城市很火,不少人收集了報紙。裡面有個劇情涉及到了反派想要颠覆朝廷恢複以前自己祖上的江山。
後來上面竟有恢複舊制的意圖,這個劇情就被人拿出來說是蘇末在影射當局,還寫了好幾篇文章有模有樣的分析,一下子就把這本小說推到了風口。
蘇末名氣又大,于是參與讨論的人越來越多,最後當局一刀切,把她修正後不那麼露骨的小說一并禁了。
蘇末當時非常氣憤,當初連載是在小報連載,小報膽子很大什麼都敢印,于是她什麼都敢寫,後來有出版社聯系她出版,蘇末看在錢的面子上已經删減修改了不少内容,結果最後還是一起被禁了。
憤怒之下蘇末想起了連載時寫的一個劇情——紫衣俠客曾在一次和朝廷的鷹犬鬥争時,晚上跑到紫禁城的城牆上吹了一晚上的曲子,引得衆豪傑效仿,最後長安城内留下了傳說:當你遇到不平事時,在八月十五月圓之時吹響竹笛就可能引來英雄為你做主。
當時蘇末剛學會《望江湖》,又正值八月初,她心下便有了一個想法——她也要效仿一次紫衣俠客!
當然紫禁城去不了,蘇末選擇去津城的府衙門口吹。
這種事情說到底蘇末覺得還是有些幼稚,本來準備自己一個人悄悄去,結果練習的時候被雲可成撞到了,也不知道這人腦子怎麼長得,一下子就把她的意圖給猜出來了。
然後衆好友都知道了,那時候蘇末的好友小團體包括雲可怡姐弟、王麗娜、陸正風還有祝若溪與他的師兄。
大家紛紛表示這種有趣的事怎麼能蘇末一個人去,必須一起去,然後大家就狂練曲子。
八月十五這天大家把準備好的跑路用的自行車藏好,然後拿着笛子跑到了府衙外,到了後蘇末卻傻眼了——除了他們這一群人,居然還有不少人。
一問才知道是陸正風和雲可怡這倆大嘴巴在外面吹噓,把消息給透露了出去,于是最後府衙外全是人了……
這些人做事不如蘇末他們謹慎,早就引起府衙内的關注,暗中也集結了不少人。
蘇末其實看到這麼多人就知道不好了,但大家因為她而來,又是吹《望江湖》,她總不能自己跑路不管大家,隻得好言相勸想把人勸走。
然而沒用,不勸還好,大家本來還在旁觀看有沒有其他人來,蘇末一勸大家當即開始吹笛,于是最後全被圍了起來一個都沒跑掉。
好在帶頭的警察跟蘇末相熟,蘇末好說歹說又把身上帶的首飾全薅下來打點,對方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留了個缺口給蘇末,由她帶着人沖了出去。
說到這蘇末喝了口水,“那天晚上給我累的喲,本來勸人就勸得口幹舌燥,還要帶着大家沖關,身上挂彩了不說值錢的東西都沒了。”
“本來想着好歹安全把大家帶出去了,就當破财免災,”蘇末又涼涼的看了陸正風一眼,“結果某些人站着說話不腰疼,居然說我賄賂警察有失俠義之氣,還說我們應該所有人團結起來跟那夥人拼了。”
陸正風當即不好意思笑起來:“年輕不懂事,哈哈,現在想想多虧了末姐機靈,要是真鬧起來可就慘了。”
“你那條藍寶石項鍊就是那天晚上沒的吧?”老太太反應過來。
蘇末點頭,“對啊,那條項鍊還是《江湖俠義錄》出版後我拿了稿費買的,說起來還真是挺戲劇化的。”
陸三奶奶大笑起來,“這可真有意思,要不是正風這大嘴巴你們做成了多好,應該讓正風賠姐姐項鍊。”
她這話一出,蘇末沒忍住笑起來,“賠,你問問他們打算怎麼賠我來着。”
雲可成接過話道:“正風是真該打!大嘴巴又不分是非,後來我好不容想了個辦法籌錢,想着把末姐的項鍊贖回來,結果又給他攪和了。”
“又不是我一個人掉鍊子,可怡不也被迷花了眼,怎麼你就怪我一個人。”陸正風大叫起來。
當年蘇末手頭有錢,對自己也不吝啬,秉持着有錢就得多享受的念頭給自己買的首飾都是值錢貨,這才能賄賂警察帶着人跑出去。
出事第二天祝若溪和雲可成就把衆人召集在一起,說要想辦法籌錢把蘇末的首飾贖回來。
衆人都家境不錯零花錢也不少,但全湊一塊還差點,最後雲可成出主意說既然那天晚上去府衙門口吹笛子的人那麼多,不然再宣傳宣傳?
于是大家把手頭的錢湊一塊定了一批竹笛,然後分散開在各個學校宣傳——喜歡《江湖俠義錄》?那就學《望江湖》!什麼不會?沒關系,買我們的竹笛送曲譜!
這門生意還真讓他們給做了起來,後面雖然有其他商戶加入,但雲可成幾人占據先機很是發了一筆橫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