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理出院回家後祝若溪仍然不去補覺,說要給尋理做愛心晚飯,先是差點把廚房點了,好不容煮鍋粥卻有股糊味。
尋理喝得痛苦極了,但念及祝若溪對她的好,拒絕的話怎麼也說不出口,最後還是蘇末開口解救了她。
一顆瓜子彈到尋理額頭上,把她從回憶中拉回現實,擡頭看去便見英姐苦口婆心:“我說這些往事是想告訴你,當年祝若溪對你肯定是有真心的,不過世事無常,别因為現在否認過去。”
“我明白,這些往事想起來還挺有意思,”尋理繼續嗑瓜子,“我記得那時候你跟小姨經常吵架,祝叔叔給蘇末準備點什麼驚喜,小姨覺得很浪漫,你偏唱反調說他幼稚。”
“你小姨那個人看到什麼都愛喊浪漫,”英姐想了想問道:“今年她得28了吧?我記得她比你媽媽小8歲,也不知道在美國找到對象沒有,真成老姑娘了。”
“你不也單着,大哥别說二哥。”
英姐無奈,“我是怕她還記着當年跟我放的狠話,賭氣呢。”
尋理提起往事态度十分平和,英姐真正放下心來,不再有顧慮敞開了心扉聊天,“你知道我是什麼時候拿準了主意你媽媽跟祝若溪成不了嗎?”
“就是祝若溪修煉成大廚第一次來咱家大展身手那次。”
英姐到了蘇家後生活穩定,薪水不低又包吃包住,手裡有了錢她就愛滿足一下自己的口舌之欲,看着滿桌子色香味俱全的飯菜她第一次面對祝若溪的嘚瑟沒有陰陽怪氣,說了一句:“不錯,繼續努力,什麼津城菜、杭城菜都學起來,豐富一下大家的口味。”
祝若溪立馬回答道:“茉莉又不喜歡杭城菜,學那個幹嘛!”
英姐的白眼還是送了出去,“大哥,我沒記錯的話您的老母親就是杭城人?您這手藝不回家去盡盡孝?”
祝若溪擺擺手:“她嫁來津城多少年了,口味早改了,再說家裡那麼多廚子,我回去獻什麼醜。”
英姐學着記憶裡祝若溪的樣子表演了一下,完了對着尋理語重心長道:“老話說有了媳婦兒忘了娘,就是門當戶對,這當婆婆的不少都看不慣兒媳婦,更别提祝家本就不太滿意你媽媽。”
“祝若溪不想着從中回旋,反而激化矛盾,你說像話嗎?幼稚,實在是幼稚啊!”
尋理默然,小時候沒想過這些,現在回看,蘇末跟祝若溪的結局其實早已注定。
祝家滿意不滿意蘇末?答應是很明顯的,祝若溪與蘇末戀愛的幾年裡,祝家人一次也沒有邀請過蘇末去家裡玩,外面公開場合遇到了也很冷淡。
尋理聽到過叔奶勸蘇末,要是認準了祝若溪,不妨放低點姿态主動跟祝家打好關系。
大家都認為憑蘇末的本領,隻要她願意沒有她讨好不了的人。
蘇末不願意那樣做,而祝若溪不明白該怎麼去做,尋理現在大概明白了,倆人的感情并不是終于祝家人之手。
英姐還在念叨,“當時我私底下跟你小姨嘀咕,說你媽媽跟祝若溪肯定成不了,她不服氣,放狠話說他倆要是成不了,以後再也不相信男人、再也不相信愛情了!”
“我開玩笑的時候沒少拿這事打趣你小姨,”英姐說起來有些不好意思,給自己找補道:“也怪她總說我笨,逮着小事就愛說她比我聰明。”
“聰明肯定是她比我聰明,但論看人,她哪裡比得上我打小跑江湖。”
“你說我跟她計較什麼,這下好了,無論是在津城還是咱們去美國那幾年,都沒見她談過戀愛,現如今她一個人留在美國,偶爾通通信,問她對象的事就說沒心情,可别真被我念多了還賭着氣。”
“這種事急也急不來,可能沒遇到合适的吧。”尋理勸道:“你也說她聰明,怎麼可能因為跟你賭氣就不談戀愛,你别多想。”
“聰明人才愛鑽牛角尖,”英姐搖頭,“咱倆這種馬大哈的性子更容易看得開。”
說完英姐不确定的看向尋理,“不對,你長這麼漂亮,我記得以前在津城追你屁股後邊的小男生也不少,你怎麼也沒談過戀愛?”
“完蛋了,你倆該不會都被祝若溪那混蛋給傷到了吧?”英姐抓狂,“我要弄死他!”
尋理一顆瓜子彈過去,“想什麼呢!别家都擔心閨女過早跟人談情說愛,我這麼省心不好?”
“再說在津城的時候,比我高比我壯的都想着跟我比劃兩下,比我弱的又都指着我保護,談哪門子戀愛。”
英姐一拍大腿,“現在咱們來杭城幹大事,你讀的又是女子學校,再想談戀愛可就難了。”
“正事都忙不過來,談什麼戀愛,有這功夫操心你還不如多去盯梢,”尋理見外面天色不早了,拍拍手站起來,“我回學校了,等俞家的事徹底了結了我再搬出來。”
“這麼複雜估計三五天處理不好,你總不能一直在學校等吧?”英姐起身送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