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連青思考了一下有關這頁日記的内容,依舊一無所獲。
她目前所得到的信息還是太少了,完全不足以讓她做出任何有參考意義的推斷。
因此簡連青也就把這件事記下,看起前面幾天的日記來。
【6月20日】
今天徹底搬過來了。
新家比舊家大了不少,每個人都有了自己的房間。
哥哥給我過完生日就旅遊了,23号才能回來。
【6月21日】
周六,爸爸媽媽好像都有事。
下雨了,把房間整理了一下。
【6月22日】
家裡人都好忙。
還在下雨,看了一天書。
内容并不多。
簡連青眯起眼睛。
她還記得剛剛手機上顯示的日期是6月22日。
也就是日記的最後一天。
進入副本之後,手機的時間會自動跟随副本時間而改變。
可以說是一個非常便利的功能。
“我”的生日是幾号?
是19号還是20号?
20号的時候“我”寫日記說哥哥為我過完生日就去旅遊了,但是具體的時間沒有在日記裡寫出來。
雖然很多人習慣晚上過生日,但是中午過生日的人也并不是沒有。
如果哥哥為“我”中午過完生日,下午離開家也不是不可能。
看這姑娘的日記,似乎這幾天除了她過生日以外,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
那她是什麼時候發現家裡人都有秘密的?
是在她自己的生日嗎?
簡連青不會忘記,之前的副本介紹裡說過:
【直到某天,我發現除了我,似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
是因為家裡人會看我的日記本,所以才沒在日記本裡記錄家人的秘密;
還是因為發現秘密的時間是日記本裡消失的第四天?
而且,6月23日不僅是“我”日記本裡剛剛離奇消失的那一天,還是“我”的哥哥,這個家庭的最後一個成員回來的那一天。
這個家庭才剛剛搬進新家,哥哥還出去旅遊了。
是他沒有藏好,以至于“我”趁他不在家的時候發現了他的秘密,還是說哥哥回來之後“我”才知道他的秘密?
【這日記寫得不明不白】
【哥哥什麼時候走的?】
【20号或者之前都有可能】
确實。
簡連青也明白彈幕的意思。
假設這姑娘是在哥哥在家的時候得知了哥哥的秘密,那6月20日和6月23日就成了關鍵的兩天。
可惜這兩天其中一天已經過去了。
而且這個本裡還有一個陷阱。
她剛剛進入副本的時候,死亡的那一次到底是第幾天?
是21号,22号,還是23号?
現在線索還是太少了。
簡連青不敢出房間門。
按照這個姑娘的日記,她的父母這幾天一直在家,哪裡都沒去。
雖然照理來說,她作為家庭的一員,擁有能夠在家裡來回走動的權力;
但是都進無限遊戲了,簡連青作為玩家,自然和這姑娘不一樣。
她不知道這個還沒上高中的孩子是否會在熄燈之後出門走動;不知道她是否有起夜的習慣;甚至連她父母的房間都不算特别了解。
在沒有情報的基礎上,簡連青還是更加傾向于謹慎行動。
畢竟她在這個副本裡已經死去了一次。
這個副本似乎和德信高中完全不一樣。
德信整體還是比較有規律的,但是甜蜜家庭并不是這樣。
她隐隐覺得,這個本的背景故事和德信完全不同。
她決定等到深夜再出門探索,把這個家裡的構造仔細摸索一下。
剛剛派出去的絲線才回到她身邊,告訴了她這個房子的具體構造。
在絲線的探索加持下,簡連青很快意識到,屋子裡有些不對勁的地方。
難怪說家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呢,你家真是不容小觑……
她放出去的絲線是沿着牆角走的,把整個房子都走了一圈。
簡連青在腦子裡構建出了房子的平面圖,從背包中拿出才買不久的紙筆,随便翻到一頁空白的,把平面圖畫了出來。
這房子四室一廳兩衛,坐北朝南。
包括陽台在内,總面積大概12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