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說:“法令用以引導民衆向善,刑罰用以阻止民衆作惡。文法與刑律不完備時,善良的百姓依然心存戒懼地自我約束修身,是因為居官者行為端正不曾違亂綱紀。隻要官吏奉公盡職按原則行事,就可以用它做榜樣治理好天下,為什麼非用嚴刑峻法不可呢?
孫叔敖是楚國的隐者。
國相虞丘把他舉薦給楚莊王,想讓他接替自己職務。
孫叔敖為官三月就升任國相,他施政教民,使得官民之間和睦同心,風俗十分淳美。他執政寬緩不苛卻有禁必止,官吏不做邪惡僞詐之事,民間也無盜賊發生。
秋冬兩季他鼓勵人們進山采伐林木,春夏時便借上漲的河水把木材運出山外。
百姓各有便利的謀生之路,都生活得很安樂。
莊王認為楚國原有的錢币太輕,就下令把小錢改鑄為大錢,百姓用起來很不方便,紛紛放棄了自己的本業。
管理市場的長官向國相孫叔敖報告說:“市場亂了,老百姓無人安心在那裡做買賣,秩序很不穩定。”
孫叔敖問:“這種情況有多久了?”
市令回答:“已經有三個月。”
孫叔敖說:“不必多言,我現在就設法讓市場恢複原狀。”
五天後,他上朝向莊王勸谏說:“先前更改錢币,是認為舊币太輕了。現在市令來報告說‘市場混亂,百姓無人安心在那裡謀生,秩序很不穩定’。我請求立即下令恢複舊币制。”
莊王同意了,頒布命令才三天,市場就回複了原貌。
楚國的民俗是愛坐矮車,楚王認為矮車不便于駕馬,想下令把矮車改高。
國相孫叔敖說:“政令屢出,使百姓無所适從,這不好。如果您一定想把車改高,臣請求讓鄉裡人家加高門檻。乘車人都是有身分的君子,他們不能為過門檻頻繁下車,自然就會把車的底座造高了。”
楚王答應了他的請求。
過了半年,上行下效,老百姓都自動把坐的車子造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