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努力種田不如遇到豐年,善于做官不如得到君王賞識。"這确實不是空話。不僅是女子可以用美色谄媚人,士人和宦官中也有這樣的人。
從前靠美色得到寵幸的人很多。
到漢朝建立時,高祖皇帝雖然性格剛烈暴烈,然而籍孺卻靠着谄媚得寵;孝惠帝時有個叫闳孺的寵臣。
這兩個人并沒有什麼才能,隻是靠谄媚柔順得到顯貴,與皇帝同起同卧,連公卿大臣都要通過他們向皇帝進言。
所以漢惠帝時,郎官和侍中都戴着用鵕鳥毛裝飾的帽子,系着飾有貝殼的衣帶,塗脂抹粉,這是受了闳孺和籍孺之流感染影響的結果。
後來闳孺和籍孺都把家搬到了安陵。
漢文帝時的寵臣,士人中有鄧通,宦官有趙同、北宮伯子。
北宮伯子因為是仁愛的長者而受到寵幸;趙同因善于觀察星象和望氣而受到寵幸,常常做文帝的陪乘;鄧通則沒有任何技能。
鄧通是蜀郡南安人,原本是個劃船的黃頭郎。
漢文帝夢見自己想登天卻上不去,這時有個黃頭郎從背後推他上了天,回頭看見那人衣服背後有個破洞。醒來後前往未央宮西邊的漸台,暗中尋找夢中那個推他上天的黃頭郎,結果看到鄧通,衣服後面果然有個破洞,正和夢中情景吻合。(哈哈哈,白雪公主·西漢版。。。這裡的翻譯有點不同,有說是破了個洞,有說是衣帶打了個結)
文帝召見他詢問姓名,得知他叫鄧通,十分歡喜,從此一天比一天寵愛他。鄧通性格老實謹慎,不喜歡結交外人,即使皇帝賜他休假,也不願出宮。
于是文帝賞賜他億萬錢财,官至上大夫。
文帝還常常到鄧通家遊玩。然而鄧通沒有其他才能,不能推薦賢士,隻是自己小心谄媚皇帝而已。
有一次文帝讓相士給鄧通看相,相士說:"此人最終會貧困餓死。"
文帝說:"能讓鄧通富貴的人是我,怎麼會貧困呢?"
于是把蜀郡嚴道的銅山賜給他,準許他私自鑄錢,"鄧氏錢"因此流通天下。
他的财富達到如此程度。
後來文帝得了癰疽病,鄧通常常為他吮吸膿液。
文帝悶悶不樂地問鄧通:"天下誰最愛我呢?"
鄧通回答:"應該沒有比太子更愛您的了。"
太子前來探病時,文帝讓他吸吮毒瘡,太子雖然吮吸了膿血,可是臉上卻顯露出難為情的樣子。後來聽說鄧通常常為文帝吸吮毒瘡,心中慚愧,從此怨恨鄧通。
等到文帝駕崩,景帝即位後,鄧通被免官回家。
過了不久,有人告發鄧通私自将錢币偷運到邊境之外進行鑄造。
官員查證屬實,徹底查辦此案,沒收了鄧通全部家産,還欠下數億債務。
長公主雖然賜給鄧通财物,但立刻被官府沒收,連一根簪子都不能留在身上。最後長公主隻能派人給他送些衣食。
鄧通死時身上連一個銅錢都沒有,寄居在别人家裡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