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清河王劉承的太傅轅固生,是齊國人。
因為研究《詩經》,孝景帝時拜為博士。
他和黃生在景帝面前争論。
黃生說:“湯王、武王并不是秉承天命繼位天子,而是弑君篡位。”
轅固生反駁說:“不對。那夏桀、殷纣暴虐昏亂,天下人的心都歸順商湯、周武,商湯、周武贊同天下人的心願而殺死桀、纣,桀、纣的百姓不肯為他們效命而心向湯、武,湯、武迫不得已才立為天子,這不是秉承天命又是什麼?”
黃生說:“帽子雖然破舊,但是一定戴在頭上;鞋雖然新,但是必定穿在腳下。為什麼呢?這正是上下有别的道理。桀、纣雖然無道,但是身為君主而在上位;湯、武雖然聖明,卻是身為臣子而居下位。君主有了過錯,臣子不能直言勸谏糾正它來保持天子的尊嚴,反而借其有過而誅殺君主,取代他自登南面稱王之位,這不是弑君篡位又是什麼?”
轅固生答道:“如果非按你的說法來斷是非,那麼這高皇帝取代秦朝即天子之位,也不對嗎?”
于是景帝說:“吃肉不吃馬肝,不算不知肉的美味;談學問的人不談湯、武是否受天命繼位,不算愚笨。”
于是争論止息。此後學者再無人膽敢争辯湯、武是受天命而立還是放逐桀纣篡奪君權的問題了。
窦太後喜歡《老子》這本書,召來轅固生問他讀此書的體會。
轅固生說:“這不過是普通人的言論罷了。”
窦太後惱怒道:“它怎麼能比得上管制犯人似的儒家詩書呢!”
于是讓轅固入獸圈刺殺野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