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書中所謂的“青色是從藍草中提取出來的,但是其顔色要比藍草更青”,指的是教化使它變成這樣。賢明的君主真是有遠見啊,隻有他能夠看得如此透徹:告誡齊王對内謹慎;告誡燕王不要制造仇怨,不要使道德敗壞;告誡廣陵王對外謹慎,不可作威作福。
廣陵王的封國位于吳越地區,那裡的人民精明而又輕浮,因此皇帝告誡廣陵王說“江湖地區人心輕浮。揚州是保護中原的邊疆地區,夏、商、周三代時期,朝廷迫使他們接受中原習俗服飾,但是政教沒有在那裡普及,隻能大體上按照心意控制罷了。不要蒙昧無知,不要放蕩淫逸,不要與小人親近,一切都要依照法令行事。千萬不要總是縱情遊樂,騎馬打獵,過度享樂,從而接近小人。時刻想到法度,就不會有日後的羞辱”。
三江、五湖一帶有漁業、鹽業的收益,又有銅山的财富,是天下人向往的地方。因此皇帝告誡廣陵王說“臣不作福”,就是說不要濫用錢财、過度地賞賜,以此來為自己樹立聲譽,使四面八方的人前來歸附。
皇帝還說“臣不作威”,就是說不要因為當地人輕浮而背棄道義。
适逢孝武帝去世,孝昭帝剛剛繼承皇位之際,首先召廣陵王劉胥入朝,賞賜給他豐厚的财物,價值三千多萬,還為他增加了土地一百裡、食邑一萬戶。
适逢昭帝去世,宣帝剛剛即位之時,由于骨肉恩情的緣故而施行道義,在本始元年(前73年),昭帝割出漢朝的轄地,用以分封廣陵王劉胥的四個兒子:一個兒子被封為朝陽侯;一個兒子被封為平曲侯;一個兒子被封為南利侯;最受喜愛的小兒子劉弘,被立為高密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