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史記節選 > 第96章 太史公自序2

第96章 太史公自序2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名家熱衷于糾纏名相概念的辨析,使人陷入邏輯迷宮而背離真實,因此批評其"苛察細節卻喪失本質"。但他們強調的"循名責實、驗證事理"的思維方法,仍是值得重視的治國之術。

道家提倡"無為而無不為",主張看似簡單卻内涵深邃。其學說以虛無為根本,以順應自然為法則。沒有固定模式,不設僵硬框架,因而能洞察萬物本質。既不超前冒進,也不滞後保守,故而能主宰萬物變化。看似沒有法度,實則因時制宜;看似缺乏标準,實則與物相合。所以說:"聖人不會固守舊制,而是把握時勢變化。虛空是道的常态,因循是治國的綱領。"當群臣各司其職時,君主隻需考察其言行是否相符:言行一緻者予以重用,名不副實者棄之不用。如此奸邪不生,賢愚自現,黑白分明。隻要遵循這個原則,治國自然成就大業。這才是契合大道的境界——混沌無形,光照天下卻又歸于質樸。

人的生命依托于精神與形體的統一。精神過度消耗就會枯竭,身體過度勞累就會衰敗,形神分離就意味着死亡。死者不可複生,離散不可重聚,因此聖人珍視形神調和。由此看來,精神是生命的根本,形體是生命的載體。不先安定自己的形神,卻空談"我有治國良方",這怎麼可能實現呢?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