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豬拱到跟前,他手裡也有鐵鍬可以抵擋。
因為氣力值的增加,趙梓揮舞起鐵鍬來那是虎虎生風,起初還有些不太熟練,兩三鍬之後,那鐵鍬在他手裡就如同玩具一般,地上的豬糞鏟得又快又好。
幾下的功夫就把豬糞鏟得幹幹淨淨,全堆到了牆角。
趙梓覺得自己的身體似乎是被打開了某個閥門,不活動一下竟然還覺得不舒服,之前運煤的時候就有所感覺,但是今天這種感覺更加明顯。
招娣她們看的是目瞪口呆,她們這個爹變化真大!原來的爹幹活可沒有這麼麻利。
看着自家爹都變得勤勞起來,招娣她們三個小姐妹也想要以他為榜樣,便拎着水桶要給家裡打水。
“奶,爹,俺們去打水去了。”趙老太的溫和給了招娣她們說話的勇氣,竟然主動對趙老太說起了她們的打算。
趙梓那邊正好也堆完了肥,正想着自己接下來該幹什麼呢,聽見孩子們要去打水,趕忙說着:“别别别,你們幾個孩子還沒水桶高呢,打什麼水,讓我去!”
這個時候,趙梓才發現,原來家裡的水都要去外面的河裡挑,而他剛過來的時候,基本上在他沒睡醒前,孩子們就把水打好了,所以他一直不知道家裡用水這麼麻煩。
趙梓此時心裡有些懊惱,原來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自己去融入觀察,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讓孩子們生活得幸福。
以前都是三個孩子用一根扁擔合力擡水,趙梓直接拿過來扁擔,挑着兩個空桶循着記憶往河邊走。
趙老太看了有些不放心,要知道她兒子可是從來沒有挑過水的。
“兒啊,河邊危險,走路打滑,你就讓幾個丫頭去吧。”
趙梓聽了心中一哂,這幾個孩子才是真正的寶,哪有讓女兒去冒險,當爹的享福的?
“娘,沒事,我現在力氣大得很,正好去河邊看看有沒有魚,招娣想娣你們把盼娣也帶着!娘,你平常幹活辛苦,就把盼娣給幾個丫頭們帶着吧。”
趙老太本來想要阻止,但是兒子的關心讓她感動得很,拒絕的話便說不出口。
“那你們小心,俺就知道你小子在家待不住想去摸魚,記得帶一塊鹹菜疙瘩,把你爹做的三角筐拿着,就在岸上放筐撈魚,可别下水啊。”
趙老太對趙梓的交代如同是村裡父母交代七八歲的孩子一樣,隻以為是趙梓覺得在家呆的無聊了,想去河裡找樂子,索性就放了他們一起出去,還給趙梓提供了便利。
趙梓聽趙老太讓拿鹹菜疙瘩,有些疑惑,好在這事來娣熟悉,高興的毛遂自薦,“爹,俺去拿鹹菜和三角筐,俺知道哪裡有魚哦!”
就連招娣和想娣眼中也露出了興奮和躍躍欲試,這個時候,有哪個農村的孩子不喜歡撈魚呢?
這既好玩又能給家裡加餐。
趙梓挑着水桶走在前面,招娣背着盼娣,想娣拿着三角筐,來娣則是捧着一塊鹹菜疙瘩圍繞着她們前後蹦蹦跳跳,那樣子既不像是去打水也不像是去摸魚,倒像是出去郊遊一般。
此時,村裡的人大多數都在地裡幹活,所以小路上隻有他們一家五口。
秋天的蕭瑟讓路邊的雜草都已經枯黃,配上村裡頭的破舊土坯房看起來是一副衰敗之色,給趙梓的感受就是一個字,窮!
養育了關耳村的這條小河位于村子南邊,蜿蜒向東,自山脈而來。
考慮到要摸魚,趙梓也不急着打水,把扁擔和水桶放在河岸上,然後便問着來娣:“看你這丫頭高興的樣子,是不是平時沒少摸魚?”
來娣想要矢口否認,她生怕趙梓說她,畢竟村裡頭的家長對于小孩子上河邊摸魚都是要警告的。
可是招娣直接出賣了她,“爹,你是不知道啊,自從來娣看着小老虎他們抓了一條大魚後,就天天想着自己也能,可是實際上壓根就沒捉着幾條,即使有抓到的也就隻有這麼大。”
招娣舉着食指比量着。
天性不服輸的來娣一聽,那能幹?“姐,你别小瞧俺,至少俺可抓着過魚!小老虎他們之所以能抓着魚是因為有鹹菜疙瘩,今天俺也有鹹菜疙瘩,爹你等着,俺給你抓條大魚下酒吃!”
再一次聽見鹹菜疙瘩對摸魚有幫助,趙梓目露驚訝,翻看記憶也沒摸着頭腦,原身跟村裡頭的人不太合群,自然也就沒有這方面的記憶。
趙梓索性就讓來娣來設下陷阱,“我今天看看咱來娣能摸多少魚,爹就等着你的魚下酒啦!”
來娣的小光頭如搗蒜一樣點着。
隻見來娣把鹹菜撕成一小條一小條,從兜裡掏出繩子,把鹹菜條拴在三角筐的三個角上,又從河岸邊撿了些稍微大點的石塊,放在了三角筐裡,便一臉期待的看向趙梓。
“爹,你用扁擔幫俺把三角筐下在那個地方。”
聽着來娣的話,趙梓索性陪着她玩鬧,參與着孩子們的童年活動。
即使不知道這麼做的意義是什麼,隻要孩子們覺得開心幸福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