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趙老太喜滋滋的去準備淘換糯米,要給鄭盼兒準備紅糖湯圓,趙梓沒有阻止,畢竟之前上梁日給送的紅包,還有給孩子們買的筆,都讓趙梓覺着得回饋人家一些。
系統獎勵的東西,有的太好,不适合送人,而趙老太這麼安排挺好,也比自己這個明面上的鳏夫送比較好些。
新房子進入裝修階段倒是容易了很多,白灰牆,在别的地方需要的石灰很多,但是在關耳村倒是容易的很。
因為不遠就有一座小白山,山上的山石泥土都是白色的,挖下來一些粉碎了,和的細膩一些就是上好的白灰。
因為這座山,趙梓還有點想要發展建築行業,可惜這個時候,不容許個人承包,就是手藝人接點副業,也得加入村裡的副業隊,收入的一半要交給村裡,這就讓别人很容易就計算出來自己的收入。
這個貧窮光榮的年月,趙梓隻能把這個心思放到心裡,暫時不敢去做。
房子有趙有德他們給背書,趙梓一家會被人同情,而紅眼少些,畢竟這房子如同被攆出去村裡,都到邊緣了,要不然趙梓都想要建二層小樓,一步到位。
因為趙梓家這幾天給幫工的夥食好,這村裡的許多半大小子也來幫忙了。
大人上工,還可以拿滿工分,但是不滿十六的半大小子,頂多給四五個工分,所以很多人家一般都讓這些半大小子姑娘們忙活家裡的家務,畢竟那點工分,出大力,還不夠他們吃的。
有和趙梓拉交情的機會,各家和趙梓家裡關系好的,都希望趙梓能夠把自己家小子也能帶出去。
萬一也出息了呢?
“趙梓哥!”
“趙梓叔!”
來到新房工地上,已經有不少半大小子都在忙活了,還有一些遠遠的背過來白山石,有的已經在院子裡面自發的粉碎起來石頭,倒是之前過來幫工的成年勞力還沒有到。
趙梓也理解,畢竟之前的算是手藝人,這不管是上梁還是砌磚,沒有長時間的鍛煉,可不行。
泥瓦匠也不是什麼人都能夠學會的技藝,這個時候,還是師傅帶徒弟,而徒弟想要學到手藝,那是學三年,跟三年,能夠學到手就不錯了。
也難怪這幫半大小子到處的想要找門路,沒有點關系,想要不種地很難,土裡刨食才是大部分人的歸宿。
“辛苦了,這麼早就過來,都吃了沒?”
趙梓一一笑着回着,邊打量着這些半大小子。
因為原身跟村裡的這幫孩子接觸的不是很多,而和趙有德,還有一些街溜子接觸的比較多,所以趙梓的記憶裡對關耳村的印象并不太好。
但是通過蓋房,趙梓才發現,這個村裡固然有這樣不好的人和事,但是大多數人還是質樸善良的。
當然也不排除自己又有工作,又建房子的因素,畢竟有句話說的好,當你成功的時候,你會發現到處都是好人。
但是趙梓也不介意,真的有所成就的時候,拉扯别人一把。
不管在哪個年月,單打獨鬥都十分艱難,而在這個年月,其實宗族,村人的關系還是很重要的,畢竟号召的是集體。
“凡小子,等哪天回鎮上,我給你瞅瞅,能不能給你弄個臨時工的活兒!”
其中趙凡,這個孩子,這兩天幹活幹的最賣力,趙梓索性直接給了一句類似大餅的話,這話一出來,效果是拉滿。
趙凡整個人的小臉都通紅一片,純粹是被話刺激到了。
“哎哎,好,趙梓哥,俺看這白石,還有點不夠,俺再去背幾筐!”
小子們表達感激的辦法十分簡單,賣力賣力再賣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