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公司的倒閉不是突如其來的,但前兆大抵都是從内部的衰敗開始。
宋逢林過個生日再去上班,就發現世界變天了。
本來技術上的事情全由他負責,現在誰都想插一腳。
張總早上問,何總下午問。
搞得他不堪其擾,專門找了個實習生寫日報。
就這,才隻是開始。
東宮娘娘跟西宮娘娘打對台,誰都逃不開這個漩渦。
宋逢林連着好幾天加班到淩晨,到家的時候頭重腳輕倒頭就睡。
都累成這樣了,陳韻想着讓他多睡會,自己送孩子們去學校。
兩個娃進幼兒園,她還戀戀不舍地在門口跟其他家長聊天呢。
聊的倒也不是什麼八卦,是最近的熱點幼升小。
家長A:“琪琪媽媽有門路,三十萬一個包上附小。”
家長B:“浩宇的性格太活,公立那種條條框框肯定受不了的,反正早晚要出國,還是去國際學校。”
家長C:“我們以前讀書都靠自己的,孩子能讀就讀,不能讀别給那麼多壓力。”
……
誰說誰有理,畢竟每個孩子和家庭的情況都不一樣。
陳韻對女兒的期望還是能上區實驗小學,畢竟是第一梯隊又離家近。
不過這個願望的壓力不在陳星月身上,全靠父母承擔買學區房的重任。
但話又說回來,有房子也不是十拿九穩的事情。
連劉迎霞都在樓下聽說一串小道新聞,摘菜的時候問女兒:“星星能上實驗嗎?”
陳韻知道不給她打包票她夜裡肯定愁得睡不着,說:“買房遷戶口三年了,沒啥問題的。”
那就好,劉迎霞:“現在孩子上學也太費勁,東山都有學區房了你知道嗎?”
東山是個鎮,陳韻一家人的原籍就在下屬的一個村子裡。
不過她打小在上屬的新姚市區長大,對農村隻有逢年過節的記憶。
她道:“一平方賣多少?”
劉迎霞手比劃一下:“八千。”
陳韻記得上次回老家的時候看過,鎮上的奶茶店員工資也有個三四千。
她道:“買的人多嗎?”
劉迎霞:“有錢大家也不買,都願意自己蓋。”
蓋房是老一輩的執念,陳韻其實不太能理解。
她對故鄉沒有深情,純粹是成全父母的願望,不過偶爾想起來還是很心疼這一百多萬。
既然花了,就得物有所值。
她道:“等放暑假,你們帶孩子回去住幾天呗。”
劉迎霞面上一喜,還是說:“星星不報幼小銜接了?”
陳韻:“就玩半個月,耽誤不了你孫女高考。”
小小年紀逼得那麼緊,大未必佳。
劉迎霞是堅信家裡這985跟211的雙劍合璧,生出來的絕對沒有孬種。
她道:“放心,我肯定盯着她讀書做作業。”
陳韻好笑道:“讓她好好玩吧。”
劉迎霞:“村裡能有啥玩的,我就是帶回去顯擺顯擺有後了。”
多年前因為沒有兒子受到的精神折磨,因為有第三代才迎刃而解。
無論陳韻如何優異,人生的巅峰都好像在孩子跟她姓這件事上。
她其實不是很想參與這個話題,把菜撂一邊:“我去看星星作業寫得怎麼樣。”
陳星月在玩橡皮,敏銳捕捉到媽媽的腳步聲。
她像是被踩到尾巴的貓一樣馬上有反應,假裝自己一直在認真做作業。
老盯着她,像是把她當犯人。
少看一眼,這孩子就能給大人找氣受。
陳韻無奈地拉過椅子坐她邊上:“做到哪啦?”
陳星月乖乖巧巧:“做一半了。”
哪有一半,分明才動筆。
陳韻手指頭在桌面上敲敲:“認真點。”
非要形容的話,陳星月是個陀螺,鞭子抽一下就動一下。
邊上有根定海神針,她就老實得像是被壓在五指山下的孫悟空,很快就把數學題都寫完。
陳韻檢查完給她打個大大的勾,捧着女兒的小臉親一口:“真棒。”
陳星月喜滋滋,窩在媽媽懷裡撒嬌。
小孩子是最藏不住秘密的群體,有些訊息交換比家長們在幼兒園門口聊得還透徹。
她又是個話唠性子,說起話來沒完沒了。
很快,陳韻就把他們班的近況掌握完畢。
她給女兒做心理建設:“星星,媽媽再跟你說一次,過完暑假你就要去上小學,到時候你會有新的同學,可以嗎?”
離别在陳星月心裡紮下種子,但她心裡其實對此沒有明确的概念,隻是順從地點點頭:“可以。”
淡定得陳韻都疑心是自己的小題大做。
她是一胎照書養,稍微有點風吹草動就連夜百度。
宋逢林下班回來,看她還在看視頻,問:“這麼晚還不睡?”
陳韻盤腿坐在床上,仰頭看他一會沒說話。
欲言又止的樣子,讓宋逢林的困倦一掃而空。
他道:“出什麼事了?”
陳韻:“我本來想問你幼升小的事情,但想起來你沒念過幼兒園。”
宋逢林即便是念過,這二三十年裡也早就忘個幹淨。
他松口氣:“星星怎麼了?”
陳韻:“專家說‘幼升小是關鍵點,要幫孩子适應新環境’。”
這就開始關鍵了?宋逢林:“咱們星星應該還好吧,上幼兒園的時候她都沒怎麼哭。”
陳韻:“小學不一樣,老師會重視規矩,如果一年級沒有調整好心态的話,很容易導緻孩子厭學的。”
宋逢林念書的時候十分的積極向上,把考試當作通關打怪。
他偶爾也有種盲目的自信心,覺得女兒多少有肖似其父的部分,說:“應該不至于吧。”
陳韻:“咱們要做好最壞的打算。”
沒有近憂,她就制造遠慮。
宋逢林:“說真的,隻要她不考鴨蛋回來,我都可以接受。”
天呐,這打算也太壞了。
陳韻隻是嘴上說說,心裡也不覺得女兒就是個後進生。
她道:“人家晚上數學題全對。”
行,那應該能保證不考零分。
宋逢林:“那就沒事了。”
陳韻自認已經是不怎麼雞娃的家長,對上他這種心态也得甘拜下風。
她整個人往後仰:“你心夠寬的。”
宋逢林:“但我聽你的。”
大家意見不一沒關系,他知道站哪邊的隊就行。
話都說了,不使喚他幹點活都有點不好意思。
陳韻:“幫我倒杯水,好渴。”
宋逢林去客廳倒,順便到兒童房看一眼孩子。
陳星月和陳昕陽今天還是睡得自成一派,骨骼輕奇堪比東邪西毒。
宋逢林給他們蓋被子都覺得幸福,心想隻要平平安安快快樂樂的長大,普普通通的也沒關系。
可惜願望是美好的,現實往往與願違。
宋逢林前一天剛剛許願,第二天女兒就在幼兒園摔了一跤。
陳星月自己跑得太快,膝蓋處蹭掉老大一塊皮,兩隻手按在地上,細細的砂石壓進傷口裡。
老師比學生還緊張,生怕家長罵人,解釋的話發一長串,連監控視頻都附上。
陳韻接到電話的時候其實心裡是一驚,看完前因後果也覺得不是老師的責任,反過來安慰:【沒事,小孩子哪有不磕磕碰碰的,校醫上過藥就好,我待會讓人接她。】
她說得大方,還是止不住的擔心,打開相親相愛一家人的群發消息:【星星在學校裡摔倒了,誰離得最近?】
按理來說回得快的不是她爸就是她媽,偏偏今天很出乎意料的是宋逢林:【我馬上到】
他公司離得是很近,跑得快一點都不用五分鐘,要不然也不會是他上孩子上學。
陳韻私聊他:【不忙嗎?】
宋逢林:【現在開會全是吵一些沒意義的東西,不重要】
他這班上的,一天比一天煩。
陳韻:【那快跑。】
陳韻:【校醫已經給星星上過藥,你觀察一下,如果她還很有活力的話就是純外傷,問題不大。】
宋逢林:【好。】
宋逢林:【你還在新開嗎?】
陳韻大早來新開區的别墅區看望剛出月子的朋友。
這地方離市中心有點遠,她一時半會回不去:【嗯,中午估計在這兒吃飯,慧慧家的私人廚師~】
宋逢林:【好,你聊八卦吧】
這話說的,好像人家除了聊八卦沒啥正經事。
陳韻:【我們是關心朋友!】
宋逢林都想像得到她現在眉飛色舞的樣子,回個女兒比心的表情包。
這些都是陳韻做的,平常發在家庭群裡共享。
她把手機收起來,從陽台進房間,順理成章地加入一起來的幾個朋友們的話題。
都是結婚有家庭的人,說來說去全是瑣事。
這個吐槽婆婆,那個罵老公,全世界的壞話說個遍。
陳韻沒有這方面的困擾不要緊,倒倒開店的苦水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