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意言并未硬接硬擋,身形如遊龍般靈動飄忽。
足尖輕輕一點,身影瞬間閃至一旁,避開了第一道劍氣;緊接着一個巧妙的翻滾,躲過了第二擊。
手持竹竿在劍鋒之間穿梭自如,恰到好處。
十招已過,李意言依然立于原地,一擡手,手中的竹竿噼裡啪啦地裂成了幾截。
劍峰弟子們紛紛收劍。
剛剛還疾風驟雨般的攻勢此刻化為了一片靜默。
劍峰衆人面面相觑,都在好奇,這人是從哪裡冒出來的。
“雖然說沒正面接招吧,但這等身法實屬罕見。”言語中是難以掩飾的贊歎之情。
其中一名弟子上前幾步,向李意言拱手道:“身法卓越,郁深當真佩服!今日一試,真是大開眼界。”
李意言也欠身回禮:“諸位師兄弟劍術精湛,我不過是僥幸過關。敢問是否已足矣算得上陪練?”
聞聽此言,一直立于旁邊觀戰的劍峰大師兄謝惠琏,款步上前,拍了拍李意言肩頭:“我記得你是剛入門的,是叫李意言是吧。李師弟,你無需自謙,本來就是這群臭小子們學藝不精,讓師弟見笑了,自然是算的。”
另一位師兄亦附和道:“不錯不錯,你應對時所用的身法前所未見,對我輩精進而言是莫大的啟示。若師弟有意,願邀你日後常來劍峰。”
自這日之後,李意言便常赴劍峰完成任務。
清晨霞光初照,黃昏餘晖遍灑時,都能看到李意言的身影穿梭于演武場間。
月華如練,夜色下的劍峰演武場燈火闌珊。
李意言剛陪幾個劍峰的師兄練完劍,這幾位師兄近日劍法見長,他輾轉騰挪之間很是費了一番氣力,正獨自坐在石凳上稍作休息。
此時,一位劍峰弟子急匆匆地趕來,手中捧着一柄長劍。
“意言兄,這柄劍今日剛鑄成,是我們師兄弟幾人為你打造。”那劍峰弟子眼中真誠,“我知道你雖以藥術和輕功見長,但行走江湖,防身之物必不可少。我們觀你對打時,一直隻有竹竿,想必還沒有佩劍,鬥膽制了此劍贈你,希望意言兄在找到你的個人佩劍之前,先将就着用。”
李意言接過,感受到其蘊含的分量與溫度。
面前的弟子與他對打多日,早已熟絡。
精鋼對于江湖中人而言,或許是不錯的鑄劍材料,但在少華派中隻不過是堪堪達到劍峰弟子的基礎用劍要求,劍峰弟子們的個人佩劍多是更加珍稀的天材地寶。
他撫摸着劍身上精心镌刻的花紋,指尖滑過之處,仿佛可以感受到熔鑄時的用心。
雖非金玉之貴,卻因蘊含着真摯友情而顯得彌足珍貴。
“你們的心意我明白了,日後若在藥峰需要幫助,無論何事,我都願盡全力回應。”
旁邊幾位一同籌謀的劍峰弟子們,看到這一幕,也紛紛沖出來,少年人熱熱鬧鬧地讨論着。
“給這把劍起個名字吧!”
“對!得起個名字!我看意言兄日後大有可為,這可是你的第一把劍!”
“意凡劍怎麼樣?”
“你這個大俗人!”
“不是,這劍咱們都送出去了,應該讓劍主人自己取名啊!”
“我們這不是提供一些參考建議嗎?”
“無妨。”
“既然是意言兄的劍,意,心之所向、志之所往,号凡而略,名詳而目,不如叫‘意凡劍’怎麼樣?”
“不錯不錯,還是楊兄你的水平高!”
————
秋日的午後,陽光灑在少華派劍峰的演武場上,微風拂過,帶起落葉飄舞。
李意言手持意凡劍站在場中,對面是在入門考核時與他有過一面之緣的劍峰新弟子郁深。
與李意言陪練對決的大多是劍峰的師兄們,師兄們個個劍術精湛,多已習得上乘劍招,想要尋求突破故而才從劍峰以外尋找新的招式。
而那些剛入門不久的弟子們,則需從基礎劍法開始勤加練習,先習得框架,再談突破。
然而,在這批劍峰新晉弟子中,有一人尤為出色。郁深天資聰穎,武學悟性極高。
甫一入門便展現出了卓越的劍術天賦和堅韌不屈的精神風貌,很快便在衆多新弟子中脫穎而出,成為公認的新秀魁首。
郁深眼神銳利,手中緊握長劍,劍尖直指地面,身上帶着一股不容忽視的戰意。
一招“少華春水生”,劍勢如虹直指李意言,欲以雷霆之勢壓倒對方。
李意言面不改色,眼神平靜如湖水。
面對郁深淩厲的攻勢,他憑借靈活的身法和對劍勢的精準判斷,輕松地避開了這一擊。
郁深見狀一擊,急于扳回劣勢,他的劍招愈發急躁且頻繁,一擊未中,他自己的内息調節卻已亂了。
在對戰至白熱化階段,郁深使出了“少華劍法”中威力最強的招式之一——“寒潭秋影”,劍影閃爍間欲将李意言籠罩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