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米三兩句話,逗的田蘭英哈哈大笑,也很巧妙的緩解了田蘭英走過來之後,周邊想要說三道四的氣氛。
田蘭英摸了摸田米的頭:“好娃兒,今天讓姐姐看看你的本事。”這句話背後的意思是也讓大家看看她田蘭英的本事。
開始幹活了,田蘭英果然如她自己所說的一樣能幹。是啊,在家幹活的女人要做的其實更多,除了打水燒飯洗衣,還有好多看不見的隐形家務,能把這一切整理的井井有條,并且還要帶兩個孩子的女人,她的統籌能力,她的計劃和安排能力又怎麼會差呢?
人們說家庭主婦幹久了就會慢慢的與社會脫節,想要再融入社會就很難了,但其實哪裡不是社會呢,家庭就是一個小社會,家庭主婦帶孩子也需要跟老師,同學,家長,多方溝通協調,家庭主婦如何就不能融入社會了呢?
田蘭英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在這個年代,她的确是冒着會被大家指指點點的風險,走出了家門,為自己的家庭賺工分。比田文勝強100倍。如果是田米遇到了這種糟心事,肯定是手撕渣男,一拍兩散,但田文英不一樣,她選擇了繼續為這個家庭付出,維持家庭的完整。如此忍辱負重,田米認為她是女中豪傑。
“各位好,這頭兩天呢,咱們主要是排淤泥,後面的安排需要和大家一起商量一下,”大隊長集合了報名的人,然後同意貫宣:“現在是這個樣子啊,上級給咱們撥了一筆經費,要求咱們呢最好是重修大壩。因為這個大壩修建的比較早,整個壩體也比較脆弱,每隔幾年咱們也都會維護一下,但是大家也看到了,維護的效果并不是很好,今年整個一邊兒的壩體全部都塌下來了,所以上級就讓我們考慮一下,把這個大壩推倒,趁着現在重新修建。這個不是我本人能夠決策的,所以希望得到大家的一個意見。如果說要重建,那我們就要把這大壩給 炸開,完全拆除,如果說咱們這次還是整修,那就跟前幾年一樣,把上級批給我們的磚重新砌上,然後再糊上水泥就可以了。”
田米很意外的問隊長,“這麼大的事情,不需要專業人員過來評估一下嘛?”
大隊長對田米點點頭:“大家有這個想法我能理解,在這裡也跟大家解釋一下,因為咱們田家村這大壩啊,隻是一個引水的渠,而且說實話不太影響這個上下遊幾個村子的灌溉,就好比咱們今年這大壩塌了,對隔壁,隔壁的隔壁,下遊的三五個村都沒任何影響的,主要是地理位置的原因,這個大壩隻對咱們田家村有影響。遇上暴雨季節也隻淹咱們一個村,所以上級的意思是讓我們自己做主。”
“那上級有沒有給我們多撥經費啊?”這是群衆最關心的問題。
大隊長搖了搖頭:“沒有。還是整修大壩的經費。”
的确,修不修這個大壩隻影響田家村一個村,那确實就原樣恢複保證田家村不受洪水災害就夠了,上級的确沒必要在單獨撥款讓田家村重修這個大壩,尤其是大家聽了沒有額外的經費以後,心中都洩了口氣。村民們大部分都是為了多餘的工分和免費午餐來這裡修大壩的,當他們知道重新修建大壩和維護大壩他們拿到的工分和補貼是一樣多的時候,就全部一邊倒的支持維修了。
“隊長,既然修好大壩就能解決的事兒,幹嘛拆了重建呢,費那個勁兒。”
“就是啊,就是啊,”
“隊長,隻要不影響田家村明年的收成,那咱們就早點開工,早點休完,早點回去等過年啊。”
修完大壩也要過元旦了,等元旦過完就快過年了。春節前是所有農民最期待的日子,這個時候會發未來一年的糧食豬肉,讓大家歡歡喜喜的過個好年。
說實話,大隊長讓大家一起決策這個問題,有點晚了,應該在找人前就做好決定,不過,好在還沒正式決定,也還沒開工,田米決定去大壩上走走看,她其實不太懂這種大型工程,但是她的心裡始終有疑問。
一個塌了的大壩,真的能夠靠補修再重新利用起來嗎?
今年補了就能保證明年不會塌嗎?
要多麼穩固的壩體才能承受住經年累月的水澇災害呢?
當晚,田米回去把自己手頭所有的文字性東西全部看了一遍,當然對于地理或者建築學,她是一點兒直接的資料都找不到的,不過在廖校長給她的廢舊報紙中,倒是發現了好幾個關于大壩倒塌的豆腐塊新聞。
原來在這個年代不同的村裡都有同樣的問題,那麼為什麼大壩經過雨水的沖刷都會倒塌呢?田米讀到了一句關鍵性的話“年久失修”。起碼報紙上的這些大壩都是因為年久失修而倒塌的,而大隊長曾經提到過田家村的大壩每隔幾年都會修修補補才保持勉強能用。
田米又從那幾塊豆腐塊中把圖片單獨摘出來,因為是不同的大壩,拍攝的角度也有所不同,正是因為這些不同的角度讓田米心中有了一個3D立體大壩的結構圖。她試着把大壩的結構畫出來,再去田家村大壩那裡實地對比。
這下她很容易就發現田家村大壩存在的問題。
田家村大壩的結構根本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