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的老師多扣了幾分,例如呆闆這個詞,目前大家都說aiban,但是田米寫了daiban和aiban兩種讀音。還解釋了兩種讀音都合理。
但是按照目前的評價标準,呆dai闆的讀法太新潮了。
不過就算扣掉這些很細節的分數,文化課田米最終的平均分也超過了九十分。
觀衆席上掌聲雷動。
“這孩子哪裡來的呀?神通啊?”
“聽說鄉下來的,田家村吧,那地方可落後了,不過好像是因為太落後了,所以專門派了支教老師,估計支教老師很厲害。”
“田家村我知道哎!現在很牛的,挖出了黑水礦,現在開了礦場呢。”
“真的?那他們豈不是變成工人了?”
“是啊,從農民翻身到工人,現在還真不能小瞧他們呢。”
“我前陣子聽說過這個村子的人,好像過來賣燒餅,做小生意,聽說生意還不錯。比我們吃大鍋飯的賺得多。可能田家村的人都腦子活泛。”
“錢賺得多也沒啥意思,還是咱們廠裡的大鍋飯香。不過,田家村的孩子腦子真的好使,要是隻有一個田米,我就以為是天才,聽說他姐姐這次也考了第三名,那就是說他們家有這個學習的細胞。”
“什麼細胞,那叫基因。”
“對對,腦子好使的基因。”
下午的比賽,由于每個人吃飯時間不同,紀律老師沒有再像早上那樣嚴格要求同班同學必須坐在一起。
吳卿楚和方粼粼回來的時候,幹脆坐在了最後一排。
最後一排觀衆席很高,離中心很遠,這個角度看田米,又跟早上的感覺不一樣了。
下午的田米變身表演嘉賓,不管任何老師提出問題,都靈活而自信的對答如流。
但是吳卿楚還是忍不住好奇高賢玉。
她總是時不時地看一下入口的地方,就像是在等什麼人。現在坐在她後面好幾排,看得更清楚了。
台上。
“田米同學。可以講一下周市一中的建校曆史嗎?”
“周市一中,是周市第一所小學,最早可以追溯到三朝以前。但在五十八年前,周市一中經曆了炮火的摧殘,完全毀于一旦。教室全部被夷為平地。還有數十名教職工和學生也平白犧牲。但是無論是學生,還是嗷嗷待哺的學生亦或是對教育充滿執念并且為國家一心向好的人們,從來沒有放棄過建造學堂。國家恢複大和平以後,大家紛紛獻策獻力。在周市大學堂原址上建立起了周市一中,後面再有動蕩,一中再次面臨停課,生源不足,經費不足等問題,學校、政府依然想各種辦法,保持着一中的存在,保持周市以及全省優秀學子來這裡就讀,保持着與各路專家學者大學教授之間的聯系,所以周市一中現在成為了省一級的重點中學,與周市最大毛紡廠也建立了合作,校園、教室、師生住宿條件上也進行了優化和更新。
現在大家看到的就是一中可以說既是從前的周市一中,也不是從前的周市。為什麼說是從前的周市一中呢,因為自建校以來,周市一中的校訓,追求的目标,從來沒有變過:慎思,博學,正是因為這個信念,支撐周市一中人堅持到現在,薪火相傳。那麼周市一中為什麼也不是當年的周市一中呢,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它與時俱進,永遠保持在時代的前線。我知道今天來參加跳級監督大會的,還有很多不是一中的學生有很多人不是一中的學生,他們隻是好奇或向往。
而且,面對學生的奇思妙想,以校長為首,各教職工後勤保障部門大力支持。這就是真正的實踐出真知,所以我相信周市一中的未來會越來越好。如果台下有同學向往周市一中,也希望你們好好努力。不僅在學習方面出類拔萃,有各種新奇的點子或者特殊的天分,都希望你們能不畏流言好好發展,就像我找到周市一中一樣,你們一定也會找到屬于自己的那個舞台。”
田米回答的擲地有聲,台上的老師們紛紛低頭筆記打分,感覺比田米還要忙碌。
“田米同學,請清唱校歌。”
唱歌不是田米的強項,好在這題不是看唱的好不好,而是看記得牢不牢,隻要歌詞和曲調沒問題就可以過關。
田米飽含感情的演繹,方粼粼在台下拍案叫絕。“吳卿楚,你知道吧,攝像機,我要是有個攝像機就好了,能把現在的場景記錄下來。”
吳卿楚發現高賢玉不看門口了,專心看操場中央的田米發揮,這是什麼意思,難道高賢玉已經等到了想等的人。
“喂,吳卿楚,你聽到了嗎?”
“嗯嗯,聽到了,攝像機,”吳卿楚突然聽明白:“攝像機?你思維發散的厲害哈?哪裡能買攝像機?那不都是新聞報社才有的稀罕物。”
“田米說,以後人手一台都行。”
吳卿楚:“真的。”果然還是自己思想太狹隘了。又落後了。
經曆了一關又一關的考驗,田米成功的全部通關,下午的比試明顯比上午還要好看精彩。
“各位觀衆,田米目前的考驗已經全部通過了,結果我相信有目共睹的。那麼在宣布最後的結果以前,我們還有一個環節,就是接受群衆的質疑。在場的各位,如果對田米跳級有任何的質疑都可以提出來哦,請大家舉手發言。”
吳卿楚循着高賢玉的目光,看到了某個方向有人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