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星越山河 > 第19章 越關山的日記(10)

第19章 越關山的日記(10)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書的前主人顯然不大愛惜它們,内頁布滿了各種塗塗畫畫,潦草的筆迹寫着幾個下流段子,插圖的人物被塗黑了大半。

不過,沒關系。

我用指尖輕觸規整的印刷體,感受到紙張的皺褶在皮膚上留下不規則的顆粒感。

魯迅、老舍,雨果、濟慈,蘇轼、柳宗元……一個個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從我的眼前與指尖掠過,這一刻的欣喜蓋過半年來我所有的歲月。

“謝謝你!阿姐!”我大力地抱住她,幾乎把自己挂在她的脖子上。

她又驚又喜地回抱住我,同時低聲叫我别太興奮,他就在隔壁,會被發現的。

她的話一下把我從狂熱的邊緣拽回現實,但我還是很高興,從來沒這麼高興過。

是,我沒法去上學,甚至沒法離開家,可那又怎樣?哪怕結果是一場空,也該抓緊夢的尾巴,開心一下。

不是為了走出去,僅僅為了被我握在手中的知識,為我又一次與外界取得了聯系。

我沒有被世界抛棄。

-2009年10月27日-

傍晚時他帶着狂喜沖回來,抱着阿姐轉圈,嘴裡說着阿姐是他的福星。

阿姐滿腔疑惑地叫他放下自己,而在一旁圍觀的我已經看出了端倪。

他從兜裡掏出錢包,鼓鼓囊囊的,一看便知道是赢了不少。

他打開錢包,抽出一疊鈔票拍到阿姐手上,說她這些天來受累了,這些全拿去補貼家用。

他随即挺胸,一幅得意模樣:“這些錢,我明天就能再掙回來!”

掙回來,說得可真好聽。以為我們真被蒙在鼓裡,滿心覺得他是去外頭辛辛苦苦打工掙的錢呢。

“你——”阿姐攥着錢,眼睛轉動一圈,下定決心想要開口。

“那要是你明天賺不回來怎麼辦?”我邁步到阿姐身前,率先開口。

“你什麼意思?”他挑起一邊眉毛,語氣中帶上了不悅。

“哎……”阿姐拉住我的手,輕輕晃動,示意我别和他起沖突。

我依舊微笑,隻在身後稍稍擺手慰藉阿姐。

“打個賭呗,阿爸。”我說得輕松,也放肆。

他的嘴角垮下去,但因為今天心情好,也沒有和我翻臉:“你想幹什麼?”

我轉身從阿姐手裡拿過鈔票,飛快地點了一遍。六千塊錢,比他從前辛苦打工半年掙得都多。這種無本萬利的事情,怎麼會不心動呢。

“你‘賺’這麼多,本錢是多少?”我把錢還給阿姐。

“什麼本錢?”他企圖裝傻,“這是老子自個兒靠真本事掙的!”

我很想嗤笑一聲,忍住了,隻略挑眉點頭當做回應。

我瞄一眼他的錢包,裡面還剩千把塊:“就你手裡的這些錢,五天時間,如果能‘賺’回六千塊,那麼以後家裡的錢就随你花,包括我,哪怕你明天就把我嫁出去,我也沒一點怨言。”

“但如果你沒‘賺’回來……”我眯起眼睛,“舅公當了村長,姨婆家的表舅是鎮上派出所的所長,他們都和奶奶一樣,最恨賭博了。”

“如果讓他們知道你在幹什麼——”

“小婊.子你敢威脅我?”他猛扯我的衣領,幾乎要把我揪得雙腳離地。

我感到呼吸困難,衣領摩擦皮膚,帶來陣陣刺痛。他真的能殺了我。這想法在我腦中漂浮。

可我仍舊笑着。因為我戳到了他的軟肋。

十二年來,我第一次站在了他的上風。

-2009年11月8日-

事情似乎在變好。好得不真實。

阿姐的竹編賣得很好,每次去趕集都能賣出很多,最近還接到個大單子,能掙不少。

他前天垂頭喪氣回來,因為輸了錢也輸了賭注,在我們面前也沒多說兩句,自己回房呼呼大睡。這兩天他沒出去賭,起了大早去幫阿姐砍了竹子回來。一幅要痛改前非的樣子,其實隻是因為我手裡捏着他的把柄。

他鮮少遇見這樣受制于人的情況,讨好我們的方式顯得刻意。

我白天也學着做竹編,我學得很快,沒多久就能做得有模有樣的。到了晚上,我悄悄點燈看書,阿姐給我的手仔細塗上藥膏——做竹編是個很費手的活兒,阿姐手指上的厚繭正是因此而來。我還不熟練,被竹刺紮得更多,每天晚上手都會腫得像蘿蔔。

阿姐比我想象的還要聰明。

書上的物理公式她看一遍就全懂,數學也是一樣,說起化學元素來,能把周期表從頭背到尾。我翻開課後題給她,她竟一下做出全對。

她腼腆地搓搓手,說她以前學過,還記得一點兒。

我認真地按住她:“阿姐,這可不是一點兒,你學得比我好多了呢!”

她并不習慣這樣直接的誇獎,連連擺手:“沒沒沒,我也就剩這點小聰明了。”

我吸一口氣,想繼續反駁,可忽然間,怎麼也無法把話說出來了。

現在說這些還有什麼用呢?

我,還有阿姐,對着一套破舊的課本,對着不可能再回去了的學生時代,争論永遠也用不上了的學習天賦,還有什麼用呢?

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了媽媽。在被拐賣到這裡之前,她是個大學生啊。然而在這裡,她從學校裡學到的東西有任何用武之地嗎?

我的記憶力很好,阿姐算數特别快,我們現在能用這些天賦做什麼呢?

隻有算一算家裡的賬,清楚哪隻母雞總生軟殼蛋要多補點營養、哪隻豬晚上總叫喚怕是吃錯了東西,盤算哪些竹編款式好賣、之後可以多編一些而已。

僅此而已。

學校和生活格格不入,我們主動或被迫地走上同一條歧路,無法回頭。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