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家菜園子裡的菜還沒長好,最近一直吃着舅家送來的,看着這葉芥菜她倒是想起梅幹菜了,以前有一個雇主,家裡是紹興的,雖然是個大老闆卻很喜歡自己做梅幹菜,她也跟着學了,後來完成任務休假也自己試着做了味道還不錯,這樣每年閑着的時候都要做些,梅菜扣肉也是她比較拿手的菜,幾年一直沒斷過,那味道似乎還在齒間停留。夕穆看到那些蔬菜又想起這個味道。正好做出來。
問了那周同,一筐菜才十五文,十分便宜。不過就是這樣兩筐菜都賣出去他就高興的不得了了,今年他們家種菜種的多了,不太容易賣出去。快要爛在地裡了。
雖然這菜不如她以前用過的,可這才也沒有農藥什麼的,味道會更好,就多買些,做成梅幹菜後放的時間會延長,花樣也不少。
夕穆第一次用這種天然蔬菜做,隻是嘗試性的,将青菜洗幹淨晾曬一下,然後堆起來讓葉子變黃,這中間要翻幾次,然後在進行二次晾曬,之後進行腌制,将菜切成小段,放在壇子裡腌制,壓緊,這個過程比較長,大約要二十天時間,期間要翻幾次,腌制好的菜再次進行晾曬,期間也要翻動,這個時間大約是五至七天,這時候幹菜已經曬好了,不過這還不算完,将曬好的幹菜放到蒸籠裡蒸一個時辰,蒸透,然後趁熱将梅菜放入缸中,壓實,蓋好,梅菜就做好了。夕穆第一次做隻蒸了了一次,梅菜是黃褐色的,後來在做蒸三次,顔色烏黑,跟以前沒什麼不同了,吃了味道甚至比以前的還要好,或許是一次做很多的關系。
梅幹菜制作成功夕穆就讓大表哥幫着收了一些蔬菜,芥菜雪裡紅都是做梅幹菜的好材料,一次做了,送給穆家親戚一些也送給顧家莊一些。
夕穆做的梅菜扣肉得到了一緻的喜歡,梅菜也成了穆家趙家餐桌上的常用菜,村裡也沒什麼秘密,夕穆也沒準備用這個賺錢,沒多久九河村三姓人都會制作梅菜了。後來漸漸地傳了出去,成為本地的特産。
梅幹菜的制作也帶動周圍蔬菜的價格,這對夕穆沒有什麼影響,他們家西邊的小菜園也開始種菜了。雖然已經到了冬季,南方溫度也下降到十度以下,可一些耐寒的蔬菜還是可以生長的。
夕穆不喜歡這個季節,天氣有點冷,偶爾還會下雨,不過冬季到來了,竹林中的冬筍也出現了,冬筍臘肉,冬筍豆腐湯,冬筍炖雞,各種各樣的美食出現在趙家的餐桌,此時的趙家人已經看不出逃難時的瘦弱,幾個小的都長得胖乎乎白淨淨,兩個大點的妹妹已經展現出少女的風姿,母親身體已經調養差不多了,小八喝着羊奶,胖的胳膊跟藕節似得。
趙父的腿徹底好了,人又恢複了之前的健壯,他現在特别有精神,每日都在田地裡,希望開墾出的田地明年就能豐收。
其實家裡已經不急着種地了,夕穆還是按照以前的計時方法,每個星期進山一次,如今不夠急迫,每次也就去一天,總能給家裡帶回一些獵物,除去自家吃的多數做成臘肉到集市上去換米面糧食,加上山裡的芋頭,他們日子過的還不錯。加上上次顧成章過來給夕穆帶來一百五十兩銀子,賣皮甲的錢,加上夕穆存的一百兩,足夠家裡應急,不過趙父當了一輩子農民,思想上還是家裡有地心裡才踏實。
時間進入臘月夕穆去集市上買些豆子,準備臘八那日做臘八粥,不知是什麼原因,最近在集市上碰到的兵勇多了起來,看來局勢更加不妙,連安王都開始戒備起來。
趕着驢車回家夕穆看到院子前的壩子上停着一輛馬車,兩個小厮正坐在車轅上說着話,夕穆認實這兩人,是顧成章的小厮。
“顧大哥,今日怎麼有時間到家裡來坐。”夕穆一進院子就看到顧成章坐在藤架下跟趙父說着什麼。
“妹妹回來了,你嫂子去南縣回來給你帶了些東西,我正好有事找你就送了過來。”顧成章笑着說,接着又指了指藤架邊上“我還想嘗嘗妹妹你的手藝,呶連材料都準備好了。”
夕穆剛才就看到了藤架下綁着七八隻小豬,全都是五六斤重的。
“那好,正巧我前些日子弄了個烤架,除了烤豬,顧大哥再嘗嘗别的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