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過了年,天氣開始回暖,家裡又開始番地,夕穆去森林裡将母芋弄回來,今年家裡的地不夠好,夕穆隻準備種些芋頭。
他們家所在的山下就是河流流通的地方,夕穆去看了一下,邊上也有淺灘,她幹脆将他們家所在的地方修了一下,一方面将河流中的淤泥疏通一下,淤泥可以肥田,他們家是沒什麼肥料的,這些淤泥幫了大忙了,除此之外,她也想将河水邊上弄上一個堤壩,他們家可以弄個小船,這樣來回縣城就近多了,幾乎可以直接到縣城邊上,速度也快,不過這個就要等她從番地回來再說。
過了十五,顧家馬隊就要出發了,夕穆也做好了準備,她讓夕顔給縫了一個大包,這個大包跟以前用的背包差不多,用的是那隻牦牛皮,皮子厚普通針紮不透,夕顔就用頂針紮眼一點點的跟納鞋底似得做了十來天,夕顔一直是個細心能吃苦的姑娘,平常雖然不像夕穆那麼拿事,可家裡的事她都處理的井井有條,這背包做的别的不說結實勁一點也不比夕穆以前用的差,而且就看那上面的縫線夕穆都懷疑這包放水裡都不會漏。
有了這個背包夕穆出門就方便了,背包的側面有兩個挂靠,一邊挂着弩弓,另外一邊挂靠箭筒,弩弓拆開後用一張皮子包裹,零件都在皮子裡的小空間裡,用的時候皮子展開,她能最快速度的組裝起來。
她的長槍拆開後放在皮囊裡因為太過沉重不能挂在背包上,這個她又修改了一下讓長槍橫着放置。貼在她的背上,背包在上面并不影響。
夕穆練習了幾次,武器都能最快的拿出來,尤其長槍比斜背着還好拿。箭筒的位置也好,使用的時候不需要特意摘下,隻要扭轉一下搭扣箭筒就會橫在腋下,随手使用。
彎刀是挂在腰上的,這是明面上的武器,而且彎刀用處多,進出山都用得上。
夕穆的衣服也是姐妹們給做的,這個三舅家的妹妹穆芊也給幫了忙,穆家妹妹平日性格腼腆,跟夕穆沒說過幾次話,她印象中這姑娘總是看着她抿嘴一笑,沒什麼話語,這姑娘其實比她就小兩個月,可看起來還不如夕顔大方,隻是她沒想到穆芊的女紅這麼好,衣服都是短衣,為了行動靈活衣服是根據夕穆身體裁剪的,利落卻不緊繃,有些迷彩服的感覺,穿好衣服她又在外面穿了一件皮甲,皮甲面積不大,隻有胸甲和裙甲。
以目前的條件,這樣已經是很齊全的裝備了,出發的時候夕穆将頭發高高束起,這次她身上一點女性特征也看不出來了,出門在外還是男孩打扮更加方便。
除去這些東西,夕穆還帶着兩麻袋鹽,這鹽是顧成章讓帶的,番地缺鹽,其實她挺不明白的,她記着番地很多鹽礦啊怎麼會缺鹽,可事實上就是缺鹽,他們那裡鹽湖裡的鹽十分苦澀難吃,而且番地地盤劃分十分明确,有的地方缺少鹽湖,吃鹽就十分困難,至于鹽礦吃的就更少了,還有番地養的牛羊,都是食草類動物,他們不能從動物血液裡提取鹽,所以每過一段時間牧民也要給牛羊提供一些鹽水,這個消耗也是不小的。尤其部族裡的貴族,他們挑剔,喜歡這邊人提供的白鹽。
顧成章還是看夕穆腌制梅菜,發現她使用的鹽非常白,而且還很細問過才知道,這鹽竟然是她自己煮出來的,顧成章很驚訝,也知道森林中有個鹽湖,這才出主意讓她帶兩袋鹽出門,這樣她也能換一些東西。
顧成章還悄悄地從夕穆這裡買了一些鹽,這時候鹽鐵都是受控制的,顧成章有鹽牌,能買賣一些,可是那數量太少,既然夕穆這裡能弄到,他也減少一些成本。左右手上有鹽牌這條路又是常走的,不會有什麼問題。
夕穆原本不想要錢,顧成章一定要給,他說你到番地就知道這些鹽的價值了。最後夕穆隻得同意,不過錢還是等回來再給。免得家裡放太多錢不安全。
出發的前一天晚上夕穆就去了顧家莊,很驚奇的是,顧成章送給她一匹馬,這馬黃棕色,膘肥體壯,夕穆以前就騎過驢沒騎過馬,夕穆試着騎了一下,馬很溫順,沒用多長時間她就能熟練的上下騎乘了,不過等她背上背包再坐到馬上,發現這馬跑起來就不如剛開始那麼松快,她的那柄長槍,太沉了。
也隻能如此了,這是顧成章找來的最好的馬匹。
第二天一早,天還沒亮車隊就上路了,夕穆坐在騾子車上,旁邊是她的大黃,大黃身上背着一些行李,夕穆的槍太沉,如果讓大黃托着她一路走下去,這馬也該廢了,不過也不能讓它什麼都不帶,還要訓練它的載重能力,夕穆尋思着人經過訓練都能突破極限,馬應該也沒有問題,所以她就準備這一路上訓練一下大黃。
夕穆在車隊裡一點也不起眼,車隊有一百多人其中活計也隻有三十多人,剩下的都是護衛隊,這次出去顧成章親自壓陣,貨物很多,足足拉了三十車,不過這車隊也隻能走四天,四天後到山口,那裡就隻能用騾馬背了,護衛隊的人是再出發的時候看到夕穆的,他們并未在她身上看到什麼,甚至武器也隻看到那個彎刀,其他的因為有皮囊包裹,根本看出來,隻是覺着這小子背的包挺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