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沒買牛,之前一直是驢子耕地,現在有了力氣更大的騾子,也沒必要買牛了。
母親和兩個妹妹已經知道夕穆回來的消息,很快趕回來,帶回來的東西已經被艾虎秉乾分好了,秉乾帶着艾虎送去親戚家。
夕穆給幾個弟弟每人帶回來一把番刀,不是大的刀,而是那種割肉的小刀,番地的男子幾乎人手一把。夕穆帶回來的是比較華麗的小刀,銀的刀柄和刀鞘,刀鞘上有寶石鑲嵌,刀柄上用銀絲纏繞,既是裝飾品又是實用刀具,平常切個肉水果什麼的。
給父親帶來的是一個銀壺,這壺隻有男人巴掌大,扁圓型,上面的蓋子有一個細鍊和壺身鍊接,上面還有些繁複的花紋,上次夕穆說移栽葡萄可以試着釀酒,那時候趙父突然有了很大的積極性,問過趙母才知道父親沒啥愛好就喜歡喝兩口,而且他酒量還不高,最多自己在家喝上一些。所以偶然碰上就給他買了這個酒壺。
給姐妹和母親的就多些,女人嘛總喜歡漂亮衣服和首飾,番地的銀器多,首飾花樣也多,夕穆就選了不少,還有番地人自己織的布,花樣多又密實,非常适合做常服,夕穆選了不少樣子,給自家姐妹還有舅家的弄了不少。
回到家夕穆就有點懶,除了第二日去幾個舅家拜訪剩下的就在家休息,趙父很能幹,如今壩下的地已經開出十畝了,上面鋪了河裡的淤泥,然後種上了芋頭和綠豆,其他糧食他們也沒種,剛開出來的地也不指望能種出什麼好東西了,芋頭是預備吃的,自從夕穆用多種方法食用芋頭,家裡人已經接受了這種新食物了,種下去除了吃也是為了明年的母芋,至于綠豆是十分肥田的,夕穆還是聽趙父說的,這是非常好的養地糧食,隻是用的人家很少,畢竟這東西收成不多,也不能當主糧,窮人家種的少,不過現在趙父很有底氣,手裡有錢心不慌,後邊倉庫修好後,夕穆出門,趙父購買了不少糧食,不但把後邊倉庫裝滿,還偷偷的往山洞裡裝,夕穆發現糧食已經占了三分之一的地方了,足夠他們全家吃兩年。
夕穆覺着趙父很有危機感,存糧很有必要,所以在看過家裡的存糧,她又弄了不少石灰,木炭,防蟲防潮。
與糧食不同,家裡的菜園子長勢很好,西邊的小菜園種的是自家吃的各種菜,東邊的大菜園種的是葉芥菜和雪裡紅,如今他們這邊的梅幹菜已經有些名氣了,夕穆當初沒有将梅幹菜制作方法保密,沒多久村裡人就會做了,不過村裡三姓的老人卻是有些眼光的,梅幹菜制作方法保住了,就算後來周圍村子有學的,可做出來的梅幹菜總是差了些,不如他們這裡的好。
現在已經有酒樓到九河村收購梅幹菜了,盡管價格不貴,可比單純買菜掙得多,還是一份可以持續發展的收入。村裡很重視,夕穆回來的第二天去拜見舅舅,就被詢問,這梅幹菜是不是能做的更好,夕穆對此沒有什麼主意,隻說,梅菜多蒸幾次味道會更好,而且她從山裡弄回來的鹽,過濾兩次後曬幹,就會是非常好的鹽,用這種鹽腌制的梅幹菜味道也比外面人做的好吃。
九河村隻要認真做,銷路還是比别人強的。時間長了九河村梅幹菜也會成為家喻戶曉的名牌。夕穆把自己的一些想法與舅舅說了,具體的就看他們怎麼做了,她對經營這方面是不怎麼懂的。
家裡日子蒸蒸日上,夕穆看着幾個妹妹弟弟都健康成長,心理歡喜,不過想着秉乾十歲了也沒上個學堂,就有心把他送到學堂。
沒想到問過舅舅才知道,晉朝竟然沒有完善的科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