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的糧食早就已經沒了,這些日子他們就跟着村裡的人去挖野菜樹皮充饑。
原本老人都想着自己把自己餓死,将食物省給孫女,沒想到,今天事情就有了轉機。
“爺爺,你看,這是我們今日出去挖到的樹根。”大孫女指着院子地上的一堆還沾着泥土的樹根,幾乎都是幹枯狀态,隻殘餘一點水分。
老人摸了摸孫女的腦袋,将糧食從背上卸下來放進廚房,然後再從兜裡摸出兩個饅頭放在她們手裡:“快吃吧,還熱着呢。”
小孫女打開油紙,就看到裡面的大饅頭,眼睛都亮了起來:“是饅頭!”
大孫女将一個饅頭分成三份,另一個則小心的放到廚房留起來明天吃:“爺爺也吃。”
老人擺擺手:“爺爺在店裡就吃過了,你們兩吃吧。”
小孫女年紀尚小,見爺爺這麼說,便一臉渴望的看着那個大饅頭。
但大孫女還是将屬于爺爺的那一份放在了他手裡:“爺爺,一起吃。”
老人眼眶有些熱,接過饅頭:“好,一起吃,以後,咱們爺孫都不用再挨餓了,爺爺拼了這把老骨頭也一定将你倆養大。”
另一邊,在老人離開後,第二個人趕緊湊道櫃台前看了看,滿目的糧食讓人一看就安全感滿滿。
“我也要五十斤雜糧。”第二個人趕緊道,“還要四十斤米。”
第二個是個中年婦人,她是和丈夫一起來的,帶了布袋背簍,她從腰間的一個布袋子裡數出三十枚銅闆,當着舒雲的面扔進了小錢箱裡。
“行,稍等,我給你稱。”
之前舒雲在和老人說電子秤的用法時,後面的人基本都聽到了,也大概知道了怎麼看這個數字。
舒雲在稱的時候,婦人的丈夫就撐開布袋等着,而婦人則緊緊的盯着電子秤上的數字,察覺到舒雲的目光,她還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一共九十斤的糧食,紮紮實實的一背簍,婦人幫丈夫擡到到背上,自己則在一旁扶着,兩人一同往外走着。
剛剛走出店門,婦人就聽到了熟悉的招呼聲。
“周嬸子,買到糧食了嗎?那裡面是啥樣的?糧食貴嗎?還多嗎?咱們這麼排下去還能買到不?”和她相熟的人都圍了過來,墊腳想往她的背簍裡望。
“能,糧食多着呢,也不算貴,你們進去就知道了。”周嬸子擺擺手,沒說幾句就匆匆離開了。
見沒打聽到具體情況,她們也隻能繼續在門外焦急的等待着。
另一邊賣饅頭的地方生意就要差一些,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舍得花銅闆買饅頭吃的。
眼看着自己一個人忙得過來,大江趕緊讓大山進屋裡去幫舒雲:“這隊伍排的這麼長,掌櫃的肯定忙不過來,你進去幫幫忙,昨日掌櫃的幫咱這麼多,咱不能做忘恩負義之人。”
大山點點頭:“成,大哥,那我進屋了,你收錢可别收錯了。”
“放心吧。”大江手上麻利的裝着饅頭,頭也不擡的應了一聲。
大山進去時,正好看到舒雲拿起電子秤上的木盒,準備将剩下的糧食倒進面前的布袋裡。
“掌櫃的,我來吧。”大山三步并作兩步,接過舒雲手裡的木盒。
舒雲此時已經累的快擡不起胳膊了,有大山幫忙,頓時就輕松起來。
後面進來的,看到雜糧的那個格子裡不多了,頓時着急起來,但沒一會,他們就看到大山轉身進了一扇門裡,抗了一袋糧食出來,一打開,竟又是新的雜糧,嘩啦啦倒下,雜糧箱頓時又裝滿了,看到這一幕,他們才總算放下心來。
忙碌中,很快就到了中午,村民們還在不斷趕來,眼看着隊伍和早上基本沒什麼區别,舒雲也隻能暫時關了店門,讓他們吃了午飯又來。
村民們不樂意,但沒辦法,也隻能等着,一些人不願意走,幹脆就在門口原地等着。
饅頭上午基本就賣完了,大山和大江又将蒸籠端回屋裡放着,等着下午賣的時候再端出去。
“掌櫃的,你這鍋裡剩下的水還要嗎?”外面的村民們忐忑的問道,“如果不要了,可以給我們嗎?”
“可以,你們要是渴了就喝吧。”舒雲道。
村民們聞言一擁而上,有容器的用容器裝,沒有容器的就用手捧,沒幾下就把鍋裡的水給分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