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大漢女侯 > 第13章 下餌

第13章 下餌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聞棠:“因為不幹淨。”

“不幹淨?”他立刻反駁,“我們村前那條小河清楚見底,很幹淨,我小時經常去喝那條河裡的水。”

聞棠:……

這能證明什麼呢?

證明你命大呗。

肯定不能直說裡面有細菌微生物,這些對于一個兩千多年前的古人來說太震撼世界觀了,于是雜糅了點自己的語言說河水中有塵埃灰土,用這樣的水處理傷口怎麼可能幹淨?

她說得非常義正言辭,心想這可不是我聞棠瞎編的,是我們偉大的道家學派聖人莊周說的!

那句話怎麼背來着: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衆人:……

有點沒聽懂,但她說了很多字,聽起來也很有文化的樣子,那應該是我自己的問題了。

“如果傷口處沒有處理幹淨,這些灰土塵埃就會留在我們的血肉中,然後順着我們的血脈經絡分布到身體各處,身體裡有了髒東西肯定不會舒服,所以我們就會發高燒,又冷又熱……”

衆人好像明白一點聞棠的意思了,尤其是這其中有一位士兵見過類似情形,他隔壁裡的一個漢子就是因為從房梁上摔下來,劃傷了大腿,一個月後便發起了高熱,醫治不及時,死了。

沒有人問,聞棠就主動說:“酒精就是一種可以去除水中這些塵埃灰土的東西,将他塗抹在傷口周圍,可以大大減少發高熱的幾率,若是用在軍中,定能減少許多傷亡。”

“這麼說酒精可真是個好東西。”這次輪到那名歎氣失落了,“可惜以我的薪饷根本買不起這東西。”

他并不知道後世才出現酒精,隻以為這是和漆器、玉珏一樣,是貴族人家才用得起的物件。

“不過這次攻打匈奴取得大勝,除了爵位外,定能得到不少錢帛賞賜。”

漢朝也實施二十級爵位制,不過和秦朝那種嚴格靠軍功獲取不同,漢朝的低級爵位含金量不高,因為自高祖定江山以來,徙邊賜爵、立太子賜爵、皇帝繼位賜爵、再加上皇帝們還動不動就愛大赦天下,大赦天下時也順便一起賜個爵。

比如漢景帝劉啟,他一共就當了十六年皇帝,卻大赦天下五次,再加上各種其它的雜七雜八情況,理論上隻要你活的時間夠長,爵位就能四面八方來。

所以肯定不能像秦朝那樣即使你隻是個一級公士爵位也能獲得官府賞賜的一百畝田地,一間宅子和一個仆人了,否則就算大漢的領土版圖開辟到西伯利亞,土地都不夠分。

但高等爵位依舊是許多人趨之若鹜的夢想,例如李廣,打了一輩子仗最後倒是都沒有封上侯。

他們這些士兵倒是不指望封侯拜相,隻求這次戰争結束後能升官發财,得到上司賞識。

幾人開始讨論,若真有機會,能見到陛下就好了……他們隻在去年秋天都試的時候見到過一次陛下,還隔了老遠。

不過說得這些也隻是夢想,還不如想點實際的,就近的,比如有一人就說他這次饷錢下來了要先将自己的老房子修繕一番,然後再等今年冬日為父母妻子制作幾件新的冬衣。

說到這裡,這人有些惆怅,他告訴衆人自己裡邑中有一戶人家因家中貧窮,沒有錢做冬衣,凍出一場大病,年紀輕輕的沒熬幾天就去了,又有些慶幸,幸虧自己這次跟的是衛将軍,打了一場勝仗,能過個暖冬。

聞棠感慨道:“好可憐。”

在漢朝,衣裳算是貴物了,冬衣價格更甚,且隻有逢年過節才能做一兩件,這還算是有些積蓄的人家,至于窮苦人家……隻能把該遮的地方遮住。

富貴人家可以穿裘皮、絨羽、絲棉,用火籠烤火。而窮人就隻能穿填充了舊絮、碎麻等的葛布麻衣熬過一個又一個冬日。

她又遺憾道:“要是有棉花就好了。”

這次沒有人問她問題,而是說道:“新的絲棉都是富貴人家能穿得起的,能穿上絮舊絲棉的衣袍對我們來說就是很好的寒衣了。”

聞棠解釋道:“我說的棉花不是蠶繭表面的絲綿,而是一種長在地上的植物的果子,潔白如雪,做成衣服後既柔軟又保暖。”

這可就觸及到這些人的知識盲區了,冬日才下雪,所以在他們的印象中雪總是和寒冷相關聯,現在突然有人告訴他們有像雪一樣溫暖的花朵,怎麼想都覺得有些突兀。

聞棠再次補充:“而且棉花不僅比絲棉保暖,價格很便宜,即使是裡巷中的普通人家也能買的起。”

這話勾起了大家的興趣,紛紛開始這便宜又保暖的東西到底在何處,向聞棠詢問,她也隻是笑笑,沒給具體答案,隻說在遙遠的西方。

聊着聊着,轉了許多話題,衆人突然意識到這位小女郎描述了那麼多大家連聽都沒聽過的好東西,說的時候眉飛色舞,十分認真,仿佛是她真的觸碰過、見過、用過似的,平白勾得人心癢癢,可一旦有人提問這東西到底在哪裡她就要麼說還沒做出來,要麼就說是在遙遠的西方,怎麼也說不出個具體來。

要麼就是這小女郎在編瞎話騙自己,要麼就是她故意藏着這些好東西不想給大家分享。

或許後世有個詞能形容聞棠現在的舉動,那就是……釣魚。

眼看帳内傷員都處理的差不多了,在将他們的好奇心勾到最頂點後,聞棠離開醫帳,臨走到門口還特地轉身叮囑:“今天這些事情一定要保密哦,無論是誰問都不可以說出去。”

“就算是長安中那些達官貴人詢問也不要告訴。”

衆人随口答應。

不過他們大概率會轉頭就忘,很快将這個承諾抛之腦後。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