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長廊拐彎,首先映入到他們眼簾的就是一個超大的食堂廳堂,幹淨整潔,裡面擺着整整齊齊地桌椅,食堂裡正有工人在勤勞地忙碌,擦桌椅、掃地拖地,洗菜,切菜,一個個工人都穿着白色的廚師服,頭上還戴着廚師帽子。
戴蓉女士介紹說:“這是我們的食堂,樓上樓下共六層,這隻是一樓,每一層樓的廚師都不一樣,你們可以跟着口味選擇去哪家吃,當然了,如果不喜歡吃的話,也可以自費去外面的小餐館炒菜吃。”
食堂的前面是一個綠化小公園,種了漂亮有風情的椰子樹,鋪了草坪,花圃裡種了各色漂亮的花,有藍雪花、蝴蝶蘭、月季、三角梅等。
沿着花園往右邊走,似乎是宿舍樓,擡頭能看到陽台上挂滿了晾曬的衣服,還有工人在走廊的石牆圍欄上晾曬被子。
戴蓉女士指了指右邊說:“那邊是工人生活區,有宿舍、籃球場、圖書室、電影院、乒乓球等等,到時候你們進來廠裡,自然就知道了。”
戴蓉女士說完,領着他們往左邊走,一條道通往工廠生産内部,并且在進入口還設置了保安站崗,需要一一地檢查工人們佩戴的廠牌,核實廠牌上的照片和真人是否一緻。
在戴蓉說明是新招進的工人後,保安這才予以放行,他們踏入了鴻盛鞋業的工廠内部,也看到了之前在外面見到的那扇鐵大門,在這裡有一大片廣場空地,他們走在廣場上,感覺整個人瞬間變得渺小了起來。
繞了一圈又一圈,顧青蔓看着六層高的廠房從自己面前滑過又滑過,不由在心裡默默地數着,一棟、兩棟、三棟……完全數不完。
走在她前面的一男一女在低聲說話,“這麼大的地方,這得多少工人啊?”
“不曉得,總之是很大。”
有知道一點的人忍不住回答:“聽說是有三四萬人。”
“那是喽,我看到他們這的宿舍樓好多棟,人數肯定還要多一些。”
……
聲音漸漸地大了起來,前方的戴蓉女士出來制止:“禁止在隊伍中說悄悄話。”
終于,他們抵達其中一棟樓,這棟樓不高,隻有三層,戴蓉女士将顧青蔓他們交給兩個年輕人,一男一女,随後說:“這兩位是負責在這三天培訓你們的老師,他們會負責你們這三天在廠内的一切事宜,有什麼問題就找他們。”
“大家好,我叫王利……”
“我叫戴舒然,是這次培訓你們的負責人,請大家保持秩序,跟我們到教室裡來……”
隊伍開始移動,顧青蔓連忙跟上,跟着隊伍進入大樓之中,來到了一個寬敞可容納一百來人的教室内部。
“先給大家發一份關于我們鴻盛鞋業發展曆史資料,大家可以先了解一下我們工廠的大緻情況。”戴舒然拿着一沓資料,開始一排接着一排發下去,前面的人拿了一張,接着往後面傳遞。
“老師,我們不認識字怎麼辦?”
“沒關系,等會我也會給大家念一遍,大家認真聽就是了。”
資料很快傳到顧青蔓這裡,她拿起紙張就開始閱讀起來,了解關于鴻盛鞋業的發展曆史,原來鴻盛鞋業是從灣島搬過來的工廠,是改革開放之後搬過來的,工廠占地面積一千三百畝,員工曆史最高達五萬人。
主要做運動鞋和休閑鞋,合作品牌上都是國際大的鞋子品牌,其中不乏阿迪達斯、匡威這樣的國際大品牌。
工廠每個月的出貨量高達數千萬雙,産量驚人。
其中還講到了鴻盛鞋業從一個小鞋廠發展到如今的規模,這離不開董事長林志華的奮鬥和拼搏,是他給出了正确的前行方針,帶領鴻盛鞋業走到如今的這個位置上來,等等。
顧青蔓剛迅速地過完一遍,台上的女老師開始上課,念紙上的内容,顧青蔓端坐好,繼續聽女老師再講一遍。
當然,女老師不止念紙上的内容,再講課的時候會順勢穿插一些董事長的個人英雄事迹,例如在從前工廠的存亡之際時,董事長怎麼帶領着團隊飛到國外,跟其他工廠搶品牌方的訂單,成功讓工廠存活了下來。
又是在交貨期,親自上生産線,與工人們一起勞作,保障了交貨的工期。
還有董事長如何将工廠内的員工當成自己的家人,每逢佳節都會準備福利,食堂必須加一道肉菜,到了端午節和中秋節還有粽子和月餅領,過年的時候還會開一個工廠内部的年歡晚會,與工人們一起慶祝新年的到來等等。
并且最重要的一點是,鴻盛鞋業的工資水平在這一帶一直是最高的,有些厲害的技術工甚至能達到一個月兩千的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