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的,前面好幾年‘恩人之女’四個字有魔力?才處處讓姜維去偏聽偏信?
和離了,這四個字就封印解除?變不好使了?
讓趙娴不悅的是,這一場追妻火葬場裡,犧牲的姜書岫才十四歲。
這些日子,她也時刻關注崔婷玥,發現她基本不怎麼去找姜維,日日就待在竹沁苑。
平日裡也是安安靜靜很本分一姑娘。
-隔壁茶室-
何嬷嬷托着花瓶底,提醒道:“姑娘仔細些。”
崔婷玥讪讪一笑,心下卻不斷打鼓,隔壁的聲音時高時低,聽的斷斷續續的,但拼湊一下也知他們說的什麼。
之前她未曾想那般多,隻一心為父兄祈福,聽了隔壁的話,才驚覺,孝期後,她該何去何從。
她的父兄為救大公子喪命,姜家虧欠她,但恩情總有用完的時候,她不可能一輩子待在姜家。
除非,給大公子做妾。
崔婷玥沒了挑選瓷瓶的心情,雙手不由絞着手帕。
何嬷嬷也沒有催促,退到一邊安安靜靜候着。
一牆之隔。
姜維面色凝重:“那娘以為該如何?”
他将問題抛灑給了趙娴。
姜維對崔婷玥并未存私心,因着她父兄為救他而亡,他心裡有愧,便想着多彌補彌補崔婷玥。
但聽了他娘的話,他那份彌補,恐怕今後反而會成為崔婷玥的負擔。
“既然是報恩就不能做那恩将仇報的事讓人家做妾,或是不管不顧也不為她謀劃。”說着,趙娴頓了頓:“你說,若我收她做義女,崔姑娘會同意嗎?屆時你便彌補她兄長的位置。”
趙娴一直觀察姜維的表情,發現他并未有異樣,繼續道:“成為我們姜家的義女,我便能以她義母的身份出門替她先相看親事,你瞧這些帖子,各家優秀男兒恐都在其中,錯過了,往後可就不一定有。”
趙娴指了指桌上那一堆花宴茶宴帖子。
“我與她成了母女,便可做主替她相看,若是有合适的,可以商議等婷玥出了孝期再出嫁,作為姜家唯一的義女,待她出嫁,府裡給她籌備一份嫁妝,你身為兄長,她家人對你又有恩,你便也多給她準備些嫁妝,讓她在婆家挺直腰杆不受欺負。”
說了那般多話,說的她口都幹了,端起茶杯之時,趙娴瞥了眼茶室方向。
厲害關系她都點明了,是成為姜家義女嫁出去做正頭娘子,還是留在府裡當妾,就看崔婷玥自己了。
就這些日子以來,她沒看出崔婷玥對姜維情根深種的樣子,希望小姑娘是個腦子清醒的。
姜維思緒片刻,沒有一口應下也沒有反對,反而道:“此事要禀明父親,既然收做義女便需上族譜,還要父親點頭。”
趙娴巴不得上族譜,到時候可就是正兒八經的一家人,兩人膽敢有親密舉動那就是□□,直接打死。
“你父親那兒先不急,還要問問婷玥的意思。”
-隔壁茶室-
崔婷玥手指絞着帕子,齒貝緊咬下唇,她在權衡。
若上姜家族譜她是否要改姓?
父兄皆亡,崔家就她一人,她原本想以後生了孩子過繼一個到兄長名下,延續崔家香火。
而此事明說的話,姜家會否幫她?
不多時,有丫鬟來請崔婷玥。
“崔姑娘坐,我們有件事要與你相商。”趙娴看了眼姜維:“維兒你來說。”
茶室就在隔壁,牆還多數是木頭做的,并不隔音,但該走的流程還是要走的。
隻是趙娴并不想再廢口舌。
姜維轉述完,問道:“婷玥,你意下如何?”
崔婷玥向着趙娴緩緩跪下,“夫人,婷玥願意成為您的義女,這是婷玥的福分,隻是婷玥有個不情之請,可否讓婷玥不改姓。”
“你放心,這絕無可能。”
報恩若讓人家把姓都改了,這是報仇了。
趙娴側頭對姜維道:“給你父親去一封信,說明此事,待他回來便将婷玥的名字寫上族譜,記我名下。”
崔婷玥雙手不由握緊了一瞬,記夫人名下,她便與嫡出無疑。
姜家沒有女兒,隻要夫人不存心作踐她的婚事,想求娶她的人身份便不會低了去。
崔婷玥聲音透着些許顫音:“多謝夫人。”
“叫什麼夫人,以後要和他們一樣,喊我娘了。”趙娴彎身将人扶了起來。
看了眼自己兩隻手腕上的镯子,趙娴褪下來順勢戴到了崔婷玥的手腕上。
“以後就是一家人了。”趙娴說這話的時候,感覺自己現在好有一種身為長輩的慈藹感。
“縱使現在老爺不在府裡,但我收你做義女的事也要傳下去,往後你在府裡便不再是客人,認親宴等老爺回來我們風風光光辦個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