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制時間臨近,場館燈光暗下來,舞台大屏幕上已經開始閃現原心娛樂和節目的logo,鄭希顔輕輕讀出聲:“《偶像·未命名》?”
旁邊朋友拿出手機拍了一張,“聽起來不像是選秀啊,原心這是搞什麼賽制?”
“我看機位都架好了。”鄭希顔指指環繞着舞台和評委席的一二三四五個攝像機,“賽制就算現在不跟我們說,過段時間肯定也能看到綜藝的。”
确實如此,更多的攝像在後台,忠實的記錄下每個練習生的狀态,原曉她們也有單獨的鏡頭。
有些人怯場的時候會表現的很緊張,而原曉恰恰相反,她是越慌越得表現的鎮定那種,體現出來就是臉更臭了。
她選擇走上制作人之路不能說不明智,雖然對練習生們嚴格要求,但若是換做她自己,果然還是太難了。
一公的賽制很簡單,提前幾天就在原心的大練習室裡錄制過了,鏡頭一路跟着原曉從走廊拿着手卡走進練習室,練習生們已經分成了五個小組,每組五人,整整齊齊。
上節目妝造組給她挑了青金色的緞面襯衫配煙灰闊腿褲,襯衫袖口向上卷起,露出纖長的小臂線條,她今天難得帶了表,松松的扣在她突出一截的腕骨上,金色的表鍊折射出冷硬的光。
所有練習生的目光都彙集在她手中薄薄一張的手卡上。
“早上好,各位。”
“我是原心娛樂執行總裁,兼愛豆項目部總制作人,原曉。”
原曉垂眸宣讀,聲音平靜而清晰:“國内首檔養成系偶像出道全紀錄綜藝,《偶像·未命名》,節目總規則如下:”
“在120天的節目錄制過程中,你們将會經曆五次公演和最終考核,每次公演結束練習生排名由導師團打分和現場觀衆投票共同決定,每次公演後排名靠前的練習生可以擁有優先選組,選曲的權利。”
“每次公演設置不同主題的舞台,表演順序由抽簽決定,每個練習生都要準備小組舞台和二十五人的集體舞台。”
“節目過程中不會有人淘汰,但在最終考核的舞台上,我将從你們二十五個人裡面選出最優秀的練習生組成原心的新男團,進行為期一年的出道訓練和出道專輯制作,屆時,原心的所有資源都将向你們傾斜,而出線的标準隻有一個,那就是做到最好,且獨一無二。”
“在這120天裡,你們平均每個人要完成六到七次小組舞台和集體舞台,中間還會穿插三到四次合作舞台和個人舞台,準備每次公演的時間可能隻有二十天甚至更短,但我需要你們拿出的是超越以往所有練習室水平的表演,因為真正的舞台,從此刻才開始。”
跟一般的選秀節目的賽制比起來,原曉并沒有選擇把淘汰的賽制加入到綜藝錄制過程中去。
淘汰确實很能調動參賽者和觀衆的情緒,不過,這二十五個練習生裡面除了靳澤宇有一個算一個都是卷王,并不需要淘汰來持續施加壓力,而原曉對于《偶像·未命名》這檔節目的受衆定位,也不是養蠱一樣的紅人粉和極端毒唯。
為此,她甚至忍痛放棄了一筆相當大的收入來源,天殺的,要知道她初始資金都花的緊巴巴的了。
作為比這邊的娛樂行業從業者多了一個世界經驗的人,原曉肯定且唯一确定的事情隻有一件,就是千萬,千萬,千萬不要鼓勵粉絲打投。
特别是她最後出道人選不打算按番位來的情況下。
如果她真敢這麼幹,可以預見的下場就是要麼因為粉絲打投太瘋狂被有關部門請去喝茶,要麼就是被花了錢但沒得到想要的結果的憤怒的粉絲沖爛。
不過換個角度想想,要是她自己喜歡上哪個練習生,費盡心力打投最後卻讓個什麼制作人一言而決,她也會憤怒的找上12315投訴舉報的,人之常情。從道德标準和法律标準上來看,不管是打投還是周邊綁定票數,抑或是奶票這種綁定代言商的擦邊打投,都不太适合她。
就算原曉的第一任務不是獲得人氣而是掙錢,她也不會用風險這麼大的方式的。
青春,成長,熱血,夢想,原曉想要打造的節目裡是群像的烏托邦,即使最後隻能有他們中的幾個人出道,認可了團魂的粉絲們也能将情感投射在背負着所有人夢想繼續走下去的這個團上。
這樣做雖然粉絲數量多了還是免不了會出現摩擦,但至少不會像國内選秀團一樣團粉少的可憐,平均被每個成員的唯粉摁在地上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