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嫌價貴,也學着猜字謎,花了100文買一條字謎,字謎猜了半晌猜不出,圍觀的群衆哄堂大笑,這人便耷拉着腦袋離開了。
身穿學子服的這群少年見此,腦袋高昂志得意滿。
“來,接着猜,都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我們六個人加一起,頂兩個諸葛亮了。”
圍觀的群衆們等不及催促,“諸葛亮們,你們别賣關子了,快猜字謎是什麼?”
“别是猜不出來了,快認輸吧,不丢人!”
“哈哈哈!”
氣氛正好,衆人都在興頭上。
“誰說我們猜不出,都安靜,安靜些讓我們想想啊!”
為首高個的學子服的少年鼓舞人心,“我再念一遍字謎,兄弟們,都好好想,可别讓人把咱們看扁了。”
字謎,“南面而坐,北面而朝。象憂亦憂,象喜亦喜。”
有個少年腦海中靈光一閃,“我家中祖父寶庫裡放置一面琉璃鏡,琉璃鏡光可鑒人,纖毫畢現。”
“你家還有這寶貝呢?改日拿出來給我們瞧瞧!”
“老闆,字謎是不是琉璃鏡或鏡子?”
成志說,“謎底是鏡子。”
“嘿嘿,太好了,又猜對一個,來來,我們繼續猜!”少年們都很驚喜。
“再拿一張字謎。”
字謎“一池青草草何名?”
“大家都想出來沒有?是什麼?”
成志的攤子處猜謎猜的熱鬧,李夏荷跟爹爹去了布店裡買了月事帶,借店家的茅房整理了一番,她的臉色才好了點。
李父在等的時間,幹枯粗粝的手從衣兜裡扣了扣,拿出來兩文錢。
李父看着手裡僅有的兩文錢,在身旁小攤上買了碗清湯面,見女兒出來忙招手,“小荷,來,吃碗熱湯面。”
她很詫異,爹爹身上都沒錢,怎麼買熱湯面?
不過在街上,她不好問出口。眼見桌上隻有一碗湯面,她心裡已然明白了,李夏荷眼角泛紅。
她問店家要了一隻碗,把湯面分了一半在碗裡,“爹,我胃口小吃不了這麼多,爹替我吃幾口。”
父女二人圍着小桌吃湯面,在寒冷的冬天吃出了一頭的汗。
小攤的鄰桌在說一樁縣裡的趣事,兩個青壯年喝着梅子酒,桌上擺了一盤花生米,一盤炙羊肉。
“哎,哥們聽說了沒,富戶馬家的少爺被女人用金簪紮壞了子孫根。”
“馬少爺風流,看見漂亮女人就往上撲,這下遇到硬茬子了!”
聽到隔壁像是談論馬家,李夏荷側着身子,豎起耳朵聽。
“聽說那女人很有來頭,是府城誰家的小姐,被馬少爺糟蹋了,小姐家裡安能發過他?”
“馬府上下是一團糟亂,縣裡都傳遍了,馬夫人請遍縣裡頭的大小大夫,全都請去給馬公子看病了。”
“馬家的生意也被吞了不少,知道什麼原因嗎?”
“是那小姐家不肯放過馬家,要拿馬家出氣的吧。”
“也有這個原因,你們聽說了沒,北地來了一位富商,近來很是出手闊綽,左右逢源,連縣令大人都搭上線了。馬家幹不下去的生意,都被北地的富商接手了。”
“是嗎?這是位英雄人物,有機會咱可要去見識見識。”
“馬家從此要一蹶不振喽!”
“算是除了一大禍害,馬少爺橫行無忌,遭到報應了!”
“誰說不是呢,壞事做多了,自由老天爺來收拾你!”此人唏噓感歎。
李夏荷聽到這許多的消息,愣了好久。
李父也聽見這些旁桌人的話,起初,他沒在意,喝酒侃大山道聽胡說,男人堆裡常有的事。
他看到女兒呆愣的模樣,李父想到女兒年前遭遇過得事兒,可不就是這馬少爺。
李父一拍桌子,“報應來的好,混帳東西就該一道雷劈了他!”
旁邊的人都被李父的大嗓門驚到了,都看着他父女二人。
倔強的老頭子拉起女兒的胳膊,離開了面攤。
回到了自家售賣燈籠的攤子,李父和李夏荷面色都有些不對。
成志心思通透看破了也不說,讓李夏荷與李父到後面牛車上歇歇,攤子他一人看顧的過來。
少年們集思廣益猜了不少的字謎,圍觀的一大片群衆圍着拍手叫好。連老榆樹的樹枝上都蹲了倆人看熱鬧。
“最後一道字謎了,衆位請聽好。”
“左邊畫圓圈,右邊畫曲線。西邊望廣寒,東邊望飛天。”
“諸位請猜謎!”
衆人都在思索,有個人不禁念叨出來,“左邊畫圓圈,右邊畫曲線。西邊望廣寒,東邊望飛天。”
“字謎我想不出來,你可曾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