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主說,警察把香江整個島都翻過來查了兩年,都沒有找到孩子和保姆的蹤影,有人推測,不是死了就是跳江了,生還的可能性很低。
但好事者不知道的是,十七年後,香江警方又在這封檔案裡添上了新的結局。
那個保姆拿着綁架犯給她的買命錢,隐姓埋名躲了十七年,直到老家母親亡故,她夜半回家奔喪,被鄰居告發才抓獲。
原來,保姆把孩子從宋家抱走當天,就坐着船偷渡到内地,一路逃到山區的小縣城,因為覺得孩子累贅,總是哭鬧,便把孩子丢在村裡的小學門口,自己又往另一個方向逃亡。
警方按照她供出的地點,輾轉找到了當地的孤兒院。
找到了鄭慈恩。
這是她十七歲的人生中,第一次知道,原來自己有父母在世,原來自己有另一個名字——宋祝風。
“鄭慈恩”是福利院的何院長給祝風起的名字。
當時,她被丢在小學門口,小學校長撿起來後報了警,但是上世紀公安系統還沒有全國聯網,山區又消息閉塞。
而且,一個女嬰被扔掉是常有的事情。
很快孩子被送到了福利院何院長的手裡。
撿起她的小學校長姓鄭,于是何院長給孩子用鄭做姓氏,起名慈恩。
從此她用鄭慈恩這個名字,用了整整十七年。
她也曾試想過,自己的親生父母是什麼樣的人呢?如今過着什麼樣的生活?當初又因為什麼樣的原因抛棄了自己?
是因為自己是女孩嗎?和院裡的大多數姐妹們一樣。
鄭慈恩無數次告訴自己,一定要好好活着,要走出這個院子,走出這座山,走到外面廣闊的天地去,要做一個有出息的人,要身體力行告訴世人,女子也能夠成事業,不比男人差。
她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是香江人,父母是億萬富豪。
何院長也沒有想到,她高興得直拍桌子,她告訴慈恩,難坎都過去了,往後都會是好日子。
但她也有一點擔憂,豪門事多,慈恩的性格未必能夠融入新的家庭,何況她已經十七歲了,是一個有自己思想的少女了。
何院長囑咐鄭慈恩,不要再回來。
忘記以前的日子,和過去的朋友們告别。不需要回來看望故人,走出了這座福利院,就應該和自己的過往徹底斷絕。
也不要再提鄭慈恩這個名字。
“從今往後,你就叫宋祝風。”
認親那天,宋柏沒有出現,祝風第一個見到的是自己的母親朱鹮。
何院長一見到朱鹮的臉,就知道找對了。
她們倆的長相,是親母女無疑。
可是很奇怪,失散多年的母女重逢,竟也沒有人哭。
朱鹮連眼眶都沒紅,她看着祝風穿着顯得格外寬大的校服,皺了眉頭。
祝風則有些拘謹,見朱鹮盯着她的校服,她忙低下頭偷偷察看白色校服上是不是有沒洗幹淨的污漬。
确認過沒有,她才松開緊攥着褲縫的手。
那天的情景,祝風記得真切。
何院長一直在和朱鹮誇她。
誇她聽話懂事,和院裡的夥伴相處得很好,會幫忙照顧弟弟妹妹們。誇她聰明愛讀書,中考考了全村第一名,考上了市重點的公費生,繼續讀下去完全有能力考上名牌大學。
誇她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孩子。
朱鹮沒有說話。她隻是總打量着祝風不合身的、洗得有些發黃的衣服,皺着眉頭。
那天下午,天色灰暗,下着小雨。祝風坐上車,跟着朱鹮走了。
她的夥伴們站在屋檐下。
有一起長大一起讀書的好朋友,有昨天還在搶一個荷包蛋的弟弟,有自己抱着哄着長大的小妹妹。
他們看着她遠行。
她聽何院長的話。
“别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