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叫你哥。”林......一個林氏的少年喟歎,卻也不曾反駁林晞的決定:“小晞啊,若我真是你哥,攤上個如你這般的小妹,早一藤條給你抽飛到山界外頭去了。”
于是便續而前行。隻是現時缺了腳力,衆人便都得将行李分開負了,并且放慢步子,省得連人帶着背上的家夥都在這碎冰小路上飛跌出去。這般走了有個把時辰,虞子辰漸覺頭腦有幾分昏眩,瞧着山邊結了霜的一根樹枝子,總覺着那是長着三個一模一樣的枝條。他心下便提起些擔憂來,這般境況,依他前幾日經驗,有些似是要毒發的症候,隻是憑那山風涼雪的寒意吊着,風一激便又是神清氣爽。不僅清爽,還有幾分酒醉偃卧青牛背、楊柳東風吹欲眠的境意。他覺着有趣,便也不着忙,安步賞着四周山群。
那山果真不負祝青葵盛贊,端的是片好山,但見:瓊山疊玉林,白雪覆霜煙。瓊山疊玉林,扶桑樹上金火盡,鴻雁卻嫌歸來早;白雪覆霜煙,結縷雲中淡炊生,離人但看日已遲。
當時是,那嚣狂的金烏已變得隻有盅口般大小,遠遠投隅谷那邊去了。林守分明已是累成了吳牛,朝着那日盤隻呵氣,卻還是要盡力給虞子辰指遠處的青山裡頭,那縷淺淡到幾乎不可視的雲或者煙,非說那兒便是初隅村落,正是晚飯時候,家家戶戶都要點起來一爐炊煙。
粔籹餅兒一個一個地自行囊中被取出,從林晞手裡遞來,浸過些許蜂蜜,透着脂香,暖熱而松脆,林彬接過來匆匆填了兩個在嘴裡,這方慢慢咬着第三個餅環,含糊道:“還是同小晞出門行路的好,什麼天兒裡頭都能吃上熱食。唔,尤其是這般大冷天裡的,便更是可貴了。”
“卻是不抵飽。”林晞自個兒也啃了口餅子:“哥上次帶的那個薲草,雖是無甚味道,卻也不錯,唔,所謂‘食之已勞,半旬不饑’①,這草也确非浪得虛名。”
“薲草是挺好,填腹,”林彬接話:“那日我也确實是無憂無愁了,隻是心裡頭總是有些不大舒服,大約是平日裡吃食總要嚼着些什麼,成習慣了,沒嚼夠時辰便要難受。”
他講話至一半,忽然記起些什麼要緊事物一般,轉頭望向虞子辰:“小晞,你們回了村子,便徑直上山是麼?那子辰哥可要當心些,村裡頭有些老人家,平日裡住得偏僻,那是不如何喜好外人的。”
“這倒是,我先前都險些忘了。”林啟插言道:“就連我們先前請來的那夫子,也是因着傅老先生抱恙,義學開課不得,村裡人才勉強同意的。子辰兄你這回進村裡去,切記切記不要招人眼目。想你是來尋柯哥治傷的,那大約平日裡都是要在那山頂上,柯哥性格好,想來你也惹不着他,然而閑時卻也是少下山來為妙。畢竟若是碰上那些個老頑固,又要同他們吵上幾句的,那都終歸不是個好。”
虞子辰一怔,随即拱手,道一句“受教”。
-------------------------------------------①薲草,出自《山海經·西山經卷二》,本處引用有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