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沒什麼,如果他願意,他甚至可以把外面設置成外太空。這裡光線十分昏暗,倒也不是燈不夠,不如說是太夠,這裡的地上都擺滿了小小的地燈,每個都是一副電力不足的樣子,起不到什麼太大的作用。雲端上不會有灰塵,因為光線不足,屋内籠着灰蒙蒙的塵霧感。
盛以航走到窗前,手按在了紙上,不出意外的,一個懸浮框彈到了他的眼前。
【注意窗戶的密封性】
盛以航最不喜歡的就是這個。
這棟房子裡,這樣的懸浮框無處不在。而且由于自己設定了編輯密碼,他一直無法對房間的布局進行改變,懸浮框更是無法取消。在這裡,如果他打開冰箱,會彈出【注意食物】,如果想喝飲料,會彈出【注意飲水】,路過同樣被糊起來的鏡子,會彈出【注意身後】。更讓他無法接受的是,如果他想打開門出去,門會立刻鎖死,并彈出一系列的注意,什麼【注意下面的門縫】、【注意耳邊的水聲】、【注意四個眼睛的人】等等等等。
他有一段時間以為自己以前是精神病。對舅父舅母和爸爸旁敲側擊了一下,他們都表現得毫不知情,這種毫不知情似乎并不是裝的。
在這個房間裡待了幾次之後,他再也不想留在這兒了,他這次登錄,也是迫不得已,因為他有需要确認的信息。
盛以航調出菜單,打開“關系”。
雲端上人們有兩種聯系到個人的方法,其一是在彼此同意後添加“關系”,添加了關系之後,如果對方想給你發送信息或者語音,是可以直接彈出到腦海中的。除此之外,還可以看到對方是否在線,或者更親密一些的話,還可以對對方開放定位權限,讓對方看到自己在雲端中的位置。“關系”是一種比較親近的人之間使用的聯系方式。
另一種方法便是僅添加雲端系統自帶的短信地址,在最隐秘的情況下,通信雙方是對彼此的信息完全不知情的。短信隻能自己主動查看,新短信的提醒也可以屏蔽。這也是一種比較安全地和陌生人交流信息的方式。
他的關系除了爸爸和媽媽,裡面空空如也,也正是這一點讓他确信這張芯片多半确實是自己的,而不是被人塞進來的。而至于短信箱,那裡面可精彩多了。
盛以航點開,瀑布一樣通信記錄噴出。
長得一下子都翻不到頭的通信人,還有奇奇怪怪的備注,什麼“要小心 1号”、“可利用 2号”,還有一個置頂的“要特别小心”。他往下翻了翻,找到“合作夥伴 13号”,點開。
這位13号合作夥伴曾經在一個多星期給他發了幾個類似于他今天白天在那本本子上看到的符号。沒錯,一個星期前。他這個号還在不停地收到信息,但是由于設置,他隻能看到一個月内的通信,再早的需要密碼才能查看。
如果隻是單純收到信息也就算了。盛以航默默切出了跟13号的對話框,點開了被他置頂的那位“要特别小心”人士,看着那一串“他”發出去的符号,感覺到隐隐的頭痛。
盛以航很笃定這條信息不是他發的,按他對自己的了解以及兩條消息的先後順序來看,應該是他寫過一個簡單的程序,如果從某人那裡收到了一條特定内容的信息,那麼就會自動給另一個人發某條消息。
他按照記憶,簡單對比了一下這三處的符号,并不相似。但盛以航并不覺得它們之間沒有關聯。
這些符号設計得并不精巧,盛以航從中看不出作為傳達意思的圖案所應該有的簡潔直觀,它更像是某個人在發呆的時候随手亂畫的産物,不同的符号之間幾乎沒有共同之處。一個人亂畫還可以解釋,一群人亂畫,那應該就是某種特定的表達方式了。盛以航看着這些符号中的彎彎繞繞,也看不太出個所以然來,但比起這些符号本身的意思,它的出現更讓他感覺到不安。
過去的自己顯然熟練使用的這些符号,房間裡無處不在的懸浮框,以及失去的關于這些行為的記憶。自從換了芯片後,盛以航一直在各地四處漂泊,盡力隐藏蹤迹,每隔一段時間,恐懼如寒潮一般将他從頭裹挾到腳,這種恐懼如同蟻噬,驅使着他不斷地流離轉徙,渾渾噩噩地見證每一次日升日落。
而他從來都不知道這種感覺究竟從何而來。
他面上表情沒什麼變化,隻在心裡歎了口氣。關于這些符号,他可以說是沒有任何頭緒。他回想了一下今天接觸到的新信息,打開雲端導航,搜索了一下許可口中的“冥畔淺酌”。
除了上課,他一般不在雲端上。盛以航并沒有抱着一定要從這裡搜出一些什麼的想法,根據他對自己的了解,哪怕他一直在雲端上生活,也不會接觸這種名字的地方。
當然,他本來是這麼以為的。
他看着搜索框中的“冥畔淺酌”,又看了一下下面第一條搜索結果“冥畔淺酌威尼斯雲馬可波羅大道(推薦)”,以及搜索結果後面的“你最常去”标簽,陷入了短暫的沉默。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