顔烨一愣,才覺剛剛的話暧昧,連忙笑道:“我對柳浩可沒半點心思,每日看着他都煩得要死 ,不是說我這裡做得不對,就是那裡不對,有時候氣性比我還大,氣得我真想一刀砍了他!”
柳荔道:“你是明君,不是昏君,他才敢在你面前放肆。你真要做昏君,他第一個離開,信不信?”
顔烨連忙道:“信信信!你走後,他對我說要辭官回太州,我出來前好不容易才穩住他。”
說到哥哥,柳荔想起那張封太子妃的告示,問道:“我沒去,你怎麼封的太子妃?”
顔烨道:“規矩都是人定的,排場都是做給人看的。孤就是規矩,誰敢說個‘不’字,就得掉腦袋。”
好好好,他真是經不起誇。剛剛還是明君,現在又像個混不吝的。
柳荔懶得再說話,見他飯吃得差不多,還剩些菜,便說:“粒粒皆辛苦,别剩菜剩飯,全吃了。”
顔烨雖已吃飽,聽她這麼說,還是把剩下的菜全吃了。
第二天,幾人再次上路。因時間緊迫,馬車比昨日快了許多,馬不停蹄趕了幾百裡路。
下午時分,他們在一家茶鋪歇腳,喝完一壺茶正要趕路,旁邊一個喝茶的人突然喊道:“再過上半個時辰,要下暴雨,下一整晚才停。你們還是别上路了。”
那人看起來二十出頭,身着粗布坎肩,頭戴鬥笠,皮膚黝黑,衣服有幾處破爛,鞋子卻完好。
柳荔擡頭看天,此時正豔陽高照,絲毫沒有下雨的迹象。
顔烨略懂天象,也沒看出要下雨的征兆。
那人笑了笑:“我是好心提醒,你們若信我,就等半小時;若不信,盡管上路。” 他雙眼黑白分明,笑起來帶着幾分狡黠。
顔烨笑道:“不知兄台如何看出天象的?”
那人道:“說了你也不懂。”
“你不說,怎知我不懂?”
“我是靠聞的。” 他道,“這味道不一樣,就是要下雨的味道。”
顔烨奇道:“還有這等事?靠聞就能聞出?”
那人道:“愛信不信。” 說罷不再搭理顔烨,回去繼續喝茶,看樣子打算在茶鋪過夜。
顔烨急着趕路,沒把他的話放在心上。柳荔卻信了幾分,低聲道:“我們還是等等吧,半個時辰後沒下雨,我們再走也不遲。”
“不過是些江湖騙子,莫要相信。”
“信一下也無妨。”
那人聽到柳荔的話,擡手向她作揖:“還是小娘子豁達。” 他又對顔烨道:“看在你家娘子的份上,我再給你個忠告:莫要再往前走,翻過這座山到江州,過不了幾日就會洪水泛濫。”
這話讓顔烨轉身問道:“不知兄台如何推斷出的?”
那人道:“聞的。”
顔烨笑道:“兄台可真會糊弄人。”
“說了你也不信,讓我如何是好?” 他自嘲地笑了笑,接着喝茶。
柳荔叫來茶鋪小二,讓他端了些吃食過去。
那人看到饅頭和小菜,笑盈盈道:“還是小娘子有心,你家相公可沒你這般心善。”
他一口氣吃完四個饅頭,才道:“我是翻過那座山從江州過來的。”
“我跟着他們一起修整大堤 。若是按這十年的降水量來推算,大堤好好修整能抵禦洪水。”
“但今年的降水量比往年多兩倍,而且……” 他沒說下去,悶悶地喝了杯水,才道:“我勸你們别去江州,過不了多久,那裡會被水淹沒。”
柳荔與顔烨對視一眼,兩人當即心意相通:這人從江州來,對那邊情況了解,即便他說的下雨不準,也是個難得的向導。
顔烨上前道:“兄台對江州如此了解,不知可否聘用你為向導,随我們走一趟?”
那人罵道:“跟你們去送死?我才不回去!”
柳荔笑問:“你是被人趕出江州的?”
那人驚問:“你怎知?”
柳荔道:“猜的。想來你是勸人離開江州,才被趕出來的吧?”
那人哼了一聲:“他們不願聽我的,那就等着死吧!” 嘴上雖這麼說,臉上卻滿是愁容。
柳荔道:“這樣如何:我們打個賭。若半個時辰後沒下雨,我們給你一百兩銀子。若下了雨,這一百兩銀子還是你的,但你要随我們去江州,如何?”
那人想了想,點頭道:“好。”
果不其然,半個時辰後,原本豔陽高照的天空突然下起了傾盆大雨。
三人非但沒有開心,個個都無比沉重。
特别是江馳舟,他突然沖到雨中跪在地上嚎嚎大哭。他跟着父親學了一身看天相,觀雨,看勢的本領,到頭來卻救不了江州的百姓,反被有心人誣陷成妖言惑衆,趕出了江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