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守虎牢關之将為楊肅,楊氏妥妥的保皇派,世代盡忠報國。
這一次楊肅與三子瞧着虎牢關外的紅巾眉頭緊縮,尤其是看着紅巾中推出來的幾座攻城車更是驚疑不定。
“父親~這般攻城利器必不是紅巾所出,看其甲胄兵器也是精益頗多,這其中怕不是有人在暗中相助!”
楊大郎與其父相似,國字臉,留着八字胡。
“天下人才濟濟,萬萬紅巾之中出來幾個能人異士也不足為奇,攻城利器若為他們所造也大可!
即便是真有背後之人相助,我楊家也必報決死之心守關,隻一人不倒絕不投敵!
我楊家世代忠于周氏,臣為君死,則死得其所矣!”
攻城車旁,此為三路紅巾之一的人王,紅巾首領以天,地,人為号,各率二十萬紅巾鋪滿了虎牢關口,密密麻麻麻的紅色布條在風中搖曳。
“先生,是否攻城?”
人王對于身邊的軍師非常信服跟尊敬。
“還未到時機,眼下先派幾支小隊不停辱罵周氏,十八輩祖宗随意罵,亭午再分出幾百支千人兵馬輪流假攻,等過食後真真假假攻城!”
“聽軍師的!趕緊的都愣着幹嘛!罵!給本王狠狠的罵!”
人王人前人後兩幅嘴臉,原是殺豬的屠戶,勇是有,卻隻會蠻力沖,哪有什麼頭腦心機,不過勝在很敬重讀書有才之人。
城牆上的楊肅眼見着紅巾之中分裂出上百隻隊伍,它還不是一塊來,盡管心裡甚是奇怪,卻也趕緊命楊家軍備戰。
好家夥我褲子都脫了,你卻停下了,楊家軍真想罵娘,可是他們還沒呼之于口,倒是罪魁者先口吐芬芳了。
要說打仗泥腿子出身的紅巾可能不行,但罵人嗨嗨嗨那還真沒怕過誰。
各種問候周氏男女不計的葷段子被編排起來魔音一樣入了楊家軍耳。
“一國君主被辱,是為人臣者無能!父親,二郎自請出戰”!
楊二郎自小被楊肅忠君報國思想洗腦,再加上性子一根筋,先是忍不住。
楊肅并未出聲,隻是下令随機應變,時刻警惕,這讓滿腔怒火的楊二郎再次喊道:“父親!”
“二郎!你還看不清形勢嗎?楊家軍加上虎牢關守備軍也不過十萬,即使全鋪開也不過是百萬紅巾的一點開胃小菜!
唯有占着有利的地勢以及城防優勢以守為主!此次禍亂從中原而起,北面銅盤關三十萬大軍須防備草原勢力不能動用,現下唯有靠天下氏族同心協力!”
楊大郎說起世家大族來緊皺眉頭,聲音低了下來,同心協力怕不是各懷鬼胎。
“哼!難道就任由這些逆賊欺辱國主!”
紅巾賊就賊在不進入弓箭的射程範圍,一個人聲音是小,但幾百幾千一塊罵還是挺壯觀的。
“父親,或用投石擊之。”
楊三郎提議道,紅巾編排的越來越過分什麼楊将軍與周氏二三事,什麼周氏就喜歡吃屎,什麼周氏婦孺人人共騎,是可忍孰不可忍。
一筐筐石頭被擡了上來,投手将石塊放置在一個葫蘆瓢樣子的容器裡,然後向後拉拽像打彈弓一般,方向都沒得調整就這麼抛物線一般将石塊飛了出去。
砰砰砰這種簡陋的投石彈弓對于密集陣形的緻命率倒是挺高的,但遠處紅巾分散騎馬奔走不過千人,而且方向都對不上,第一輪就砸了個空。
虎牢關地勢雖高,有城牆,但城下一大片的空地實在給了紅巾靈活跑動的空間,再加上石頭的滞空差,基本隻要眼睛不瞎,率馬就能逃過。
“哈哈哈~楊家軍軟腳蝦,周氏一家軟趴趴!”紅巾軍遊戲一樣唱起難聽的歌謠,倒過頭來反而戲弄起牆上的投手。
“停手!敵不動,我不動!楊家軍以息備戰,随機應變,若違軍令者,砍頭來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