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歸妹 > 第71章 第 71 章

第71章 第 71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悅敏拉着指節,格格作響,笑道:“我今天在朝堂上所說的并非存心刁難,而是指出新法的漏洞,讓玉大人補上。這些新法可以使我大樾國的軍隊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相信實施一段時間後别說楚國、西瑤不是我們的對手,就算穿過沙漠那些兇狠的紅毛番國騎兵,也不在話下。如此重要的新法,如果有漏洞就太可惜了。我想,以玉大人的聰明一定可以盡快想出解決之法。到那時候,我一定鼎力支持新法的實施。”

你會麼?石夢泉狐疑地看了悅敏一眼。

悅敏仿佛聽見了他這個無聲的問題,挺胸而立,道:“石兄弟,你我都的帶兵之人,豈有不想軍人得利的?朝中大臣多為了一己之私而不顧社稷和百姓。我悅敏卻不是這樣的人。就算你和玉大人想要與我為敵,我的目的卻是要使國家強盛。我父王也是如此。你和玉大人是想在如今的朝廷中捆手捆腳,被人猜疑被人刁難,還是想要新朝廷新氣象,盡情地一展身手?”

石夢泉忍不住冷哼了一聲:連謀逆都說得如此冠冕堂皇!

“不僅是一展身手的問題。”趙王道,“其實也是生死存亡的問題。石将軍,你能夠坐到今天的位置,當然是出自玉旒雲的提攜,你便就一直對她忠心耿耿,哪怕她要你去死,你也會去死。男人知恩圖報,本王很欣賞你這一點。然而,如此愚忠對你的主公并沒有好處。玉旒雲性格偏執,認定了一件事對,就非要去做,認準一個人好,就非要去擁護,你比她冷靜,比她成熟,應該替她看清形勢。你想眼睜睜看着她走向覆亡麼?你想跟着她一起走向覆亡麼?”

“下官不明白王爺的意思。”石夢泉道,“如今勝敗未分,怎見得走向覆亡的不是王爺您?”

趙王笑了笑:“不錯,本王要做的這件大事的确還是勝敗未分。但是你以為你們幫着皇帝鬥敗本王,你們就不會走向覆亡?”

大概又要說起那“功高震主”的老一套,石夢泉暗想,什麼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趙王就是個好例子。當今聖上慶瀾帝怎麼會加害玉旒雲呢?

趙王似乎是看出了他的心思,笑了笑,道:“年輕人,你以為皇上真是你所看到的那樣?如果他是一個毫無主見,萬事都需要别人來替他決斷的人,他是怎樣坐上今天這個位子的?仁宗朝兄弟阋牆,朝中多少王孫公子送了性命,偏偏就這樣一個窩囊的老好人活了下來,還碰巧仁宗無後,讓他當了皇帝?天下間竟有這麼奇怪的事情?難道真是什麼佛祖在背後保佑他麼?”

石夢泉怔了怔:慶瀾帝的确平庸,但是待人寬厚。也許老天正是要讓機關算盡小人們知道公義之所在,才讓慶瀾帝一帆風順,處處化險為夷。巧則巧矣,卻沒什麼不合情理的。

趙王冷冷一笑:“年輕人,世上沒有佛祖。所謂事在人為,你所見到的所有巧合,都是人做出來的。他裝得越傻,你們就是越肯替他賣命,等有朝一日你們發現的時候,他早就已經坐穩的王位,又牢牢抓住了你們的弱點,隻要動動小指頭,你們兩個就丢了小命——到那時候,就太遲了。”

石夢泉覺得趙王純粹是危言聳聽,說得前言不搭後語:“王爺找下官來就是為了要說這些?忠臣不事二主,就算将來皇上要下官的性命,下官也沒有什麼好說的。總強過謀朝篡位,不得好死。”

“石夢泉!”悅敏低喝道,“我父王是還想拉你一把才跟你說這些,你不要不識好歹!”

趙王擡起一隻手,示意兒子不要插嘴,自己微微一笑,對石夢泉道:“年輕人,我知道以你的性格,我若不給你看看真憑實據,你是怎麼也不會相信的。我來問你,你知不知道當今皇後是什麼出身?”

玉朝霧?石夢泉隻道能嫁給王族為妃的自然出身不凡,雖然後宮之中從來沒聽人人提過,他本以為大概是皇太後的某位遠房親戚。但是去年秋天和玉旒雲楚國一行,藏身在芙蓉廟古墓之中,他親耳聽到玉旒雲告訴自己,她原來是楚人,那麼毫無疑問,玉朝霧也是楚人了,兩人都是那“于文正公适之”的女兒。趙王突然有此一問,不知他對這件事知道多少?石夢泉警覺了起來,咬了咬嘴唇,道:“皇後娘娘的事,我做臣子的,怎麼會去打聽?”

趙王道:“玉旒雲沒有跟你說過吧?呵呵,這樣的事,她怎麼會跟你說呢?你真要打聽,也沒處問。”老奸巨猾露出了難以捉摸的笑容:“不過我想有一件事你應該是知道的——太宗八年的時候,楚國戰敗,送了一位公主來和親。但是公主進宮之後不久就沒了蹤影,而楚國也以此為借口撕毀盟約,與我國重新開戰——這些太宗實錄上都寫着呢,你知道吧?”

石夢泉當然知道。他就是在太宗天元八年的時候和母親來到西京,也是在那個時候認識了玉旒雲。

趙王道:“楚國的借口,确切的說來是認為太宗皇帝害死了這位公主,而我國還擊的理由是楚國自己派人刺殺了這位公主——在雙方的史書上,我相信這位公主都已經死了。她的封号是朝陽,而她來的時候陪嫁的還有一個妹妹封号是素雲。石将軍,你現在能猜出這位公主是誰了麼?”

趙王把話說到這份上,顯然朝陽公主必是玉朝霧,而素雲公主不消說就是玉旒雲。各國用宗室甚至不相幹的女子充做公主外嫁敵國也不是什麼稀奇之事。石夢泉隻是不明白,就算是樾、楚兩國盟約已破,玉朝霧姐妹也沒有必要隐瞞身份,皇上、皇太後更不需要對此事絕口不提——宮廷中多年以似乎沒人談及此事,也不可不謂一樁怪事。玉旒雲不肯說的事,必然有她的理由。換在過去,石夢泉有再大的好奇心,也會壓抑下去。然而趙王的話語讓他産生了一絲不安。他不由自主地看着這父子二人,眼神已經把他的動搖表露無遺。

趙王微微笑了笑,吩咐悅敏道:“看來石将軍對個中奧秘一無所知,我得好好跟他聊聊,給我們上茶來。”

“是。”悅敏恭敬地答應,退開一邊。趙王便請石夢泉坐下,慢條斯理道:“對于仁宗初年的真假遺诏之争,你知道多少?”

石夢泉在太宗天元八年進京,天元九年太宗皇帝駕崩,其長子奉大行皇帝遺诏繼承大統改元開泰,史稱仁宗。雖然仁宗是太宗的長子,且十歲時就已經封為太子,但是太宗尚有一幼子密王是皇後元氏所出,太宗對他寵愛有加,時常說這個兒子同自己最相像。有傳聞說,太宗打算廢長立嫡,以幼子即位,長子輔政。究竟有沒有這回事,擁護仁宗的持遺诏為憑,而擁護密王的堅持說太宗已經打算修改遺诏,隻是來不及,并有元皇後作證。朝中的親貴大臣審時度勢。分成兩派,展開了一場激烈的黨争。

對于這一切,石夢泉隻有模糊的印象。一是因為當時年幼,二是因為那時封為慶王的慶瀾帝在衆皇子中最甘于平淡,任親貴大臣們日日奔走,連橫合縱,他除了每日向母親全太妃晨昏定省以及必要的朝會之外,基本不進皇宮。别人養了一門的謀臣死士,他卻養了一群樂師畫匠——不是陪玉朝霧下棋彈琴就是找高僧到府中來講道,又延請名師來給玉旒雲授業,仿佛隻要他的慶王府裡人人歡喜,他就再沒什麼别的好憂慮了。在劍拔弩張的西京,慶王府就像是與世隔絕的桃花源,關起大門來就是自己的世界。

“真假遺诏和當今皇後娘娘有什麼關系?”他故作鎮定地反問趙王。

“沒有什麼直接的關系。”趙王淡淡的,“那場黨争的細節你們這些年輕人自然不會清楚。親貴大臣們除了自己親自上陣之外,他們家中的女眷也都忙得不亦樂乎。密王的母親是正宮皇後,密王的未婚妻是開國元勳樂安侯的孫女兒;支持密王的有淑貴妃的兒子齊王,他母舅是九門提督,嶽父是戶部尚書;妄圖自立門戶的秦王,母親靜貴妃是铴國公主,自己又娶了個铴國郡主;後來擁兵叛亂的東河公,雖然母親宣嫔出身寒微,但嶽父卻是當地首富;仁宗自己更是如此,他個性懦弱怕事,能坐穩王位全靠女人支持——他母親莊懿孝顯皇後早亡,但外公總督南方七郡,把握全國一半以上的糧食;仁宗先後立過三位皇後也都是名門望族——開泰初年五名所謂太宗的‘托孤之臣’其中有三位都和仁宗的皇後有關。這些有錢有勢的女人,大概在太宗駕崩之前就已經開始處心積慮為兒子為丈夫經營,希望可以爬上龍椅,掌握天下。”

石夢泉皺着眉頭:玉朝霧雖然是楚國公主的身份,但是來到樾國和親,可以算是被祖國抛棄,既沒錢也沒勢,和這些顯赫的貴族女子剛剛相反——趙王究竟想說什麼?

趙王微微一笑,道:“今上,也就是當時的慶王爺正好是兩樣,他的母妃全貴妃出身商家,以前在關外是馬販子,因為太祖皇帝起兵時曾向她家借過馬,後來才算成了有功之臣,在朝中并沒有什麼實權。慶王的王妃就選得更加妙了——楚國送來的所謂公主,舉目無親、一文不名,然而美貌賢淑楚楚可人,就好像一把寫了情詩的扇子,輕輕一豎,額頭上哪怕刻着野心,也都擋住了。如此母親,如此妻子,在天下大亂的仁宗初年不就是保命符麼?”

石夢泉感覺趙王的推斷實在強詞奪理有些可笑:“王爺如此說皇太後,難道忘記了王妃是太後娘娘的妹妹麼?”

“怎麼會忘記?”趙王道,“太宗皇帝是如何對我的,你們也聽說了。在他的眼裡,‘造反’兩個字就刻在我的臉上,如果我也娶一個父、兄都掌握大權的妻子,恐怕太宗皇帝早就把我殺了。在大亂之時,鋒芒畢露隻會自尋死路。”

可真是機關算盡,石夢泉想,趙王這樣一個小人,怎見得世上之人都和他一樣?

正巧這時悅敏上茶來了,也不知有沒有聽到趙王評價王妃的那些言語,隻是将茶碗分别遞給石夢泉和父親。趙王呷了一口,繼續道:“在你眼裡當今皇上也就是當年的慶王是一個與世無争之人。不錯,在太宗年間,甚至在仁宗年間,他都根本不具備與别人一争的實力。越是在這種時候,越是應該裝傻充愣,這樣,就可以等着對手一個一個互相消滅,自己便不争而勝了。他就是靠着這個戰略一步一步登上了皇帝的寶座。如今,他就等着本王和玉旒雲鬥個你死我活——無論我們誰勝誰負,失敗的一方會死,勝利的一方也将受到重創,他就可以輕輕松松地把我們都除掉了。”

石夢泉覺得這些話越來越荒謬:“皇上和皇後娘娘相敬如賓恩愛和美,玉大人對皇上忠心耿耿,皇上為什麼要她除掉?王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說話簡直全無道理。”

“相敬如賓恩愛和美?”趙王冷笑,“如果是農夫和他的婆娘,這也許可信,不過皇室之中‘相敬如賓恩愛和美’值幾個錢?慶王和朝陽公主成婚,這其中的曲折可大着呢——”他将茶碗放開一邊,手指輕輕在膝蓋上敲着,道:“當年朝陽公主來到我國,本是要配給太子仁宗為妃。慶王陪着兄長一齊到城外來迎接。不想從朝陽公主的送嫁隊伍裡突然跳出一名刺客來,挺劍直向仁宗刺了過去。仁宗吓得魂不附體,是慶王舍命推開了兄長,這才保住他的性命。侍衛高手一擁而上,将這刺客抓獲,但是沒問出個所以然,他已經自盡了。當時推斷,楚國送公主和親是假,企圖謀刺太宗父子是真。于是,朝陽公主一行立刻被軟禁,隻待查出真憑實據就要處死。”

竟有這種事?石夢泉的确沒聽說過。

趙王接着道:“不過我們料錯了一點。原來楚人使的是連環毒計。刺殺太子不成,他們就企圖殺掉朝陽公主,并将罪責推于我國,借口撕毀和約。也算是朝陽公主命大,這次又被慶王‘英雄救美’。但與其說慶王是救美,倒不如說是要救自己。其時各皇子觊觎王位,一方面想害太子仁宗,一方面又想把其他人也都鏟除。太宗身體不好,管束不了兒子們,兄弟相殘已經到了白熱化的地步。慶王每天風花雪月地為自己做掩護,朝陽公主很快就成了他的新幌子。他讓母親全貴妃上奏太宗,說楚人詭計多端,但朝陽是無辜被利用,他對朝陽一見鐘情,希望太宗可以把朝陽許配給他,雲雲。朝陽公主既是涉嫌參與謀刺太子的犯人,又是楚國刺客不斷試圖刺殺的對象,差不多是一個等死的人。慶王竟有如此提議,聽到的人都驚訝萬分。太宗教訓兒子,不可以為了美人而不顧江山、不要性命。慶王答說,江山現在是父王的,将來是兄長的,他從來也沒想要;而性命是他自己的,他愛朝陽公主更甚于自己,就算為此丢了性命,他也在所不惜。太宗雖然大罵他沒出息,但是心裡卻喜愛他更甚于那些成日就打算謀太子之位的皇兒。全貴妃和太宗商議,為了成全兒子的‘癡情’,對外宣稱朝陽已經遭了楚人的毒手,背地裡将朝陽改名換性,冒充為珍太妃的遠房親戚重新由太宗指婚給慶王。由于宮廷之中并沒有什麼人見過朝陽,這個計劃未遇到阻滞,世上從此憑空消失了兩個人,又憑空多出了兩個人。”

原來是這樣,石夢泉想,楚人刺殺自己的公主,這事他是有所耳聞的。難怪玉旒雲會如此憎恨楚國。不過,有一點十分奇怪:他當年見到玉旒雲的時候,顯然姐妹二人已經改換了身份,但後來有一日見她拿着一柄劍在花園裡瘋狂地劈砍,且發誓要滅亡楚國,不知這期間她又受到了什麼打擊?

趙王把故事接着說下去,就解開了他的疑問:“成事的關鍵在于瞞天過海,因此知道内情的人要盡可能地殺掉滅口。況且太宗是一個心狠手辣的人,楚人敢跟他玩詭計,他就要加倍奉還。他密令大内高手将朝陽的送嫁随從、官員統統殺掉,并且将一切都推到楚人身上。最後一個殺的是素雲的保姆。因為下手的時機不巧,正好被素雲撞見。素雲向來和保姆親昵,就撲上去自不量力要和殺手搏鬥。若不是朝陽和慶王正巧撞了進來,素雲早就殒命當場。慶王為了心上人不顧一切,在有限的幾個知情人中傳為美談,尤其太宗和仁宗對這個重情重義的皇子分外欣賞,其他幾位皇子大約也有眼線打探到了此事,從此既不把慶王當成對手,也不把他當拉攏的對象。他才在開泰初年的混亂之中保全了實力。玉旒雲根本就不知道,她姐姐是慶王和全貴妃用來演戲的木偶,而她自己其實連木偶都不如,充其量不過是一件道具。可憐她還一心以為是楚人想置她們姐妹于死地,所以讀書習武發誓要滅亡楚國。總算她頗有武運,小小年紀就已經在軍中嶄露頭角。仁宗駕崩,慶王順利地登上王位,玉旒雲既為了給自己‘報仇’,又為了報答‘救命恩人’,開始替當今皇上東征西讨——現在,皇帝又要利用她來對付本王,她這件道具經曆磨練,成了皇上的一件兵器。皇上用這兵器鏟除異己,平定天下,然後會如何?”

石夢泉還在震驚與懷疑中掙紮,根本沒有注意到趙王的問題。而趙王也沒打算要他回答,徑自說下去:“其實去年和玉旒雲在此會面時我已經提醒過她,她的真實身份一旦被公諸于世,她恐怕很難在樾軍中立足。現在皇上用得着她,自然不會說半個字。然而有一天皇上再用不着她了,或者覺得她‘功高震主’了,自然就會把她扳倒。”

“王爺把這經過打聽得如此詳細,我看是王爺想要用這些來威脅玉大人幫你謀反才是。”石夢泉道,“反而皇上那邊,隻要玉大人一直對他忠心不二,他何必要公布皇後娘娘的身世?”

“不錯。”趙王笑道,“如果玉旒雲不識時務堅持不肯跟本王合作,本王會公開她的身份,讓她再也無從立身朝堂。至于皇上——以前你們被他那裝傻充愣的行為所迷惑,認定他不會忌諱玉旒雲的戰功,如今我已經把他的真面目告訴了你,你還堅持那樣認為麼?如果本王倒了台,皇上第一個對付的就是玉旒雲。”

說來說去都是趙王的臆測,沒有任何的真憑實據。石夢泉雖然有些煩亂,但還是保持着舊念:“王爺不必再說了。皇上的為人如何,大家有目共睹。你的片面之詞實在荒唐可笑。有時間來編出這些言論,又作些非分之想,還不如安享天年。”

“石夢泉!”悅敏怒道,“父王是看你跟玉旒雲的确是人才,想拉你們一把,才把這些告訴你們。你不要不識好歹。”

“我們就是知道好歹才不做這大逆不道的事。”石夢泉道,“就算是玉大人受了你們的要挾幫你們謀朝篡位,他日你們忌諱起她來,還不是一樣會再把她的身世公開?與其相信你們這不忠不義之人,還不如相信皇上。”

“你……”悅敏起初讓家中的高手出來,就是為了要震懾石夢泉,讓他乖乖聽話。不想,他竟敢當面斥責,不由既驚且怒。

趙王拈須呵呵而笑:“隻要玉旒雲不讓我忌諱不就行了?她再怎麼用兵如神,畢竟還是個女人。女人嫁了人生了孩子,外頭再發生天大的事情,她也不會管了。石将軍,你們助我得王位,我就助玉旒雲滅亡楚國,然後我把她許配給你,如何?”

石夢泉一怔,不意他竟突然說出這種話,沒的一連退開了好幾步:“王爺胡說些什麼?”

“胡說?”趙王笑道,“我那個傻女兒的确是看上了你。不過你心裡是怎麼想的,我又怎麼會看不出?年輕人,我吃鹽比你吃飯還多,看事情自然也看得比你準。雖說我們皇親國戚官宦世家,兒女聯姻首要是利益,感情根本不在考慮之列,但是強把小愉嫁給你并不能綁住你的人,倒不如真正讓你稱心如意,你才會領本王的情,真心替本王做事。”

“王爺這話說得太過分了。”石夢泉正色道,“無端毀人名聲。下官對玉大人從來就沒有非分之想。”

趙王擺了擺手:“不用否認了。本王的眼線決不止泰和商号的那些人。你們南下西瑤又東征鄭國的一舉一動我都了如指掌——啊,說到這個,你們在富安奪了範柏的兵權之後曾經請求皇上給一封發兵的聖旨,正式任命玉旒雲為主帥,然而等來等去,就是不見聖旨來到,是也不是?”

傳信兵被你殺了,自然無法遞送聖旨,石夢泉暗想。

趙王道:“我臘月初十回到京中,手下就向我彙報了這個消息。他們知道我不想玉旒雲在歸順我之前就重掌兵權,然而攔截聖旨畢竟太過張揚,在沒請示我同意之前,他們未敢擅自行事。此時我再要決斷,想那傳信兵也已經去得遠了,如何還追得上呢?我正為這事煩惱,皇上就請我進宮品嘗冰葡萄酒。這樣的大冷天,哪有喝冰葡萄酒的道理?我知道他必有所謀。果然,在冰窖中發現了一具屍體。我的手下認出那人來,正是你們所派的傳信兵。”

他的意思是,傳信兵并非他所殺?石夢泉皺了皺眉頭:慶瀾帝說,趙王是臘月初一回京,而趙王卻說是臘月初十;慶瀾帝說是趙王提出要喝冰葡萄酒,故意讓人發現屍體以此“示威”,而趙王卻說是慶瀾帝請自己去喝冰葡萄酒,因此才發現了屍體——究竟誰在說謊?

“他既要借玉旒雲之手除掉我,又不想雙方的實力太懸殊,這場争鬥太輕易就結束。”趙王道,“他要的就是兩敗俱傷,然後他就可以輕松收拾殘局了。”

“你胡說。”石夢泉微微顫抖。

“年輕人,”趙王道,“玉旒雲被仇恨蒙蔽,所以隻看到事情的假象。你比她理智,應該注重真憑實據。我告訴你的這一切都是真的——我承諾你的也決不食言。”

石夢泉隻覺得一時間有太多的聲音同時在他的腦中争吵,他不知道該聽哪一個,該信哪一個。連帶的,他的精神也恍惚了起來,甚至不記得自己是怎麼離了趙王的密室,怎麼擺脫了愉郡主的糾纏,又是怎麼離開了趙王府的。

他一個人在西京繁華的街道上走着,玉旒雲的身世,那些血淋淋的刺殺,一幕一幕地出現在他的眼前。不論趙王的話是真是假,他總算依稀了解了玉旒雲憎恨楚國的原因。而玉旒雲的将來,也無論趙王的話是真是假,都籠罩在她身世的陰雲之中。他想傾盡一切,流幹最後一滴血,咽下最後一口氣,也要保護她,然而要怎樣呢?

他想,如果要阻止趙王将玉旒雲的身世公開,隻有盡快将他扳倒;可萬一慶瀾帝真的深藏不露,隻等着“飛鳥盡,良弓藏”,那該……使勁甩了甩頭:效忠慶瀾帝有十幾年了,難道所見都是僞裝?不可能!今日種種,必然都是趙王的攻心術!

這樣一想,他的思緒又清朗起來:趙王還沒有做好造反的準備,所以遲遲不能起事,他忌憚玉旒雲權勢日增,所以要造些謠言來擾亂人心。那麼,不如逼迫趙王提早動手,趁他們不成熟,迅速将其撲滅?

這倒是可行之計!他想,可以使人将那“肖家娘子樹下走”的歌謠傳出去,謠言一起,趙王恐怕就要狗急跳牆了。

有了頭緒,他想要立刻跟玉旒雲商量,因而加快了步子。但這時也發現自己竟然将坐騎忘在了趙王府,再擡頭看看,不知何時已經走到了兵部衙門跟前。心裡猛地起了另一個念頭:真相,也許這裡就會有答案!

因而走了進去,仿佛不經意地向書記官要去年兵隊調動的紀錄。翻到十一月時,他的手已經有些顫抖,再翻到十二月,他已經全身都繃緊了,不過眼睛一瞟,頓覺輕松——在十二月初一,上面記載趙王率部凱旋回京,而十二月初十卻是空白的。

趙王果然是滿口胡言!他微微地笑了起來。

書記官不明就裡:“将軍怎麼想起來翻這些?難得有人查呢!”

石夢泉笑笑:“隻是突然想起來一件事……沒什麼,多謝了!”拱了拱手就轉身出門。卻險些和一個太監迎面撞上。

“哎喲,我的天老爺!”太監想是跑得急了,帽子也歪了,看到石夢泉,先是賠罪,又笑道:“在這裡見到石将軍就好啦,省得奴才還要再多跑一趟您府上。”

“什麼事?”石夢泉問道。

“自然是大喜事。”太監笑道,“各位兵部的大人們,大喜事呀。萬歲爺今晚設宴招待各位,你們有什麼公務都先擺一擺,準備進宮吧。”

大家都有些奇怪:“公公,說了半天是什麼喜事?萬歲爺怎麼突然要設宴?”

“瞧我!”太監一拍腦袋,“跑急了說話颠三倒四——玉旒雲玉大人要和翼王爺訂婚。她說兵部的同僚就好像她自己的弟兄一樣,這訂婚宴也要請你們出席。”

“什麼!”當場就有好幾隻硯台和鎮紙摔到了地上。聽在石夢泉的耳中,如五雷轟頂:“公公,你說玉大人和翼王爺訂婚……這……這……”這怎麼可能!

“天降良緣,真是人人都驚喜萬分呢!”太監道,“玉大人和翼王爺自己跟萬歲爺說的,立刻下聖旨了——奴才是負責通知石将軍和兵部各位大人的,還有旁人去通知城外的軍官了。石将軍,奴才看您也别在衙門裡耽擱了,快快回家洗把臉換身衣服準備進宮吧!”

“是……啊……”石夢泉怔怔地說了一句。他是要進宮。他想知道這幾個時辰之内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