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對了,這一天,武漢封城了!
我一直覺得是在大年三十這一天封的,剛才又去對了一下日期,是農曆的二十九。
一月二十三日。
在這之前,我沒有經曆過封城,聽都沒有聽說過——也許在影視作品中看到過?
但封城?
上一次離我最近的疫情是03年,說句實在話,感受并不是太強烈,就記得電視裡的主持人說最近洗手洗的幾乎要蛻皮了。
然後呢?
街上的人比較少,比較空曠。
再然後呢?
那個時候我正被家裡各種狗血鬧的頭暈眼花,當然不是我身上的,而是我父母身上的。後來說起這段往事,不免要感歎,寫小說的時候讀者說你寫的不合理,不符合邏輯,但其實小說真要比現實符合邏輯多了。
我母親當時遇到的事,我覺得必須要離婚了,但她沒有。
他們那個年代的女人總是畏懼離婚,結果害了自己一生。
當你的個人生活還在遭受着折騰的時候,對外部變化,有時候是很不敏感的,而且實話實說,03年那一次的事情好像範圍也沒這麼廣,影響也沒這麼大。
而這一次,是封城了。
那個時候,我還不太清楚封城意味着什麼,但也感受到了疫情的嚴重。
與此同時,網上也開始有相關段子。
比如,某兩家要打官司,被告說自己是武漢回來的,原告撤訴了……
再比如,超市的貨架上,各種方便面都被拿走了,隻有武漢熱幹面孤零零的呆在那兒。
很顯然,那個時候大家對疫情的了解,還是持一種調侃态度的。
當然,也有憤怒。
蕭二開始在群裡發布有關疫情的消息,然後帶領我們吐槽F4——話說我一直到現在,都沒有太弄清楚,武漢早先的領導班子為什麼叫F4。
當時這個班子被罵的慘啊。
開始時的息事甯人,各種大意;後來各種昏招,新聞發布會上口罩都沒戴好,再之後說封城,竟然還給了幾個小時的缺口時間。
火車停了,飛機停了,高速竟沒封閉!
這是什麼意思?
這是什麼封城?
我們在群裡各種讨論,同時網上開始有真真假假的消息。
某武漢人有症狀了,還去上海迪士尼;
某武漢人,有症狀了還去西安逛夜市;
某武漢人,帶着有症狀的孩子到了上海的兒童醫院,一開始還不承認……
兵荒馬亂,也在抹黑着武漢的形象。
那應該是武漢人最難過的一段時間,我們在群裡的議論是聽說封城,想出來,是很正常的求生欲,如果換成是我們,我們也想出來,但出來之後就老老實實隔離,不要亂跑,及時彙報。
那個時候還沒有統一的隔離,就是自我隔離。
而也因為這些議論,後來鐘南山先生說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我在最初并沒有感受到——這一點,真的需要表示歉意,鞠躬!武漢人,真的很了不起!
蕭二所在的小區有一戶人家是從武漢回來的,那戶人家的鄰居在他們群裡嚎了999+,嚎的蕭二給了他一個N95。
恐慌而又迷茫,害怕而又無知,一方面在意着一方面又想着自己不會這麼倒黴。
在這件事情上,最有反應的好像是年輕人。
微信群裡,□□群裡,論壇上微博上,我們在讨論着這件事情的嚴重性,而相反,老年人則是一種非常佛系的态度。
家庭群裡,吃飯的時候,說的是,這就是命,誰攤上算誰的。
當然,不是所有的老人都是這樣,我婆婆對這件事很重視,我家太後對這件事在最初的時候就很有些無所謂,而根據我們在群裡彙集的消息,很多老人的态度和我家太後類似。
我有一個讀者,是湖北的,一度情緒很失控,對我說的是,他們那裡被稱作武漢後花園,很多年輕人是從武漢回來的,年輕人回來都自我隔離,但父母不在乎,出去還不戴口罩。
這就是我們,現在冷靜下來想,那個時候的F4,哪怕是官員,哪怕已經在一定位置上了,恐怕也是無措的。
不是為他們洗地,很多事情是沒有辦法洗的,我隻是想說,在疫情發生的最初,我們都不知道,自己将要面臨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