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祠是我小時候就有的,我剛才去查了一下,說是是始建于金,明清曆代都有修葺,不過因為水患沒能保留下來,然後在1984年重新修建了。
開封府則是我少年時代有的,大概。
這兩個我都很長時間沒去過了,也不能給什麼建議,就是印象裡,其實是比較普通的,真要來玩可以去清明上河園,看古物可以去相國寺鐵塔,不過真要了解曆史,請個導遊,也是另外一種感受。
不過要請個靠譜的,我前兩年去孔府,請了個導遊,那妹子嘴皮子利索巴拉巴拉說了一通,我問她孔子的老師是誰,他的知識是怎麼來的?妹子告訴我說是生而知之的……不是,妹子,你又是孔家的媳婦,又是做這個的,好歹多做點功課啊。
包公湖中間的那個湖還被叫做情人湖,因為裡面有一個情人島,說是情人島,其實說是情人走廊更合适,因為直接能從南頭走到北頭,石子小路,中間修的有亭子,然後兩邊呢,有很多成雙成對的仿木凳子——知道為什麼叫情人島了吧。
《錯位十一年》和《一襲華袍》裡的龍湖其實就是我拿這一片的風景演化的,用了這裡的地理位置,而用了另外一個湖的名字——開封還有一個龍亭湖,或者正确的說,這個湖應該叫做潘楊二湖。
潘是潘美辰,楊是楊家将。
其實是一個湖,不過以龍庭為中界線,東邊的被叫做潘家湖,經常又人釣魚,基本沒人去遊泳;
西邊的叫楊家湖,過去可以說是開封人民的遊泳聚集地,一到夏天就是人聲鼎沸熱鬧喧阗,一直到現在,都有不少冬遊愛好者喜歡在那裡暢遊。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區别,就是因為西邊是楊家将的湖,湖水清,東邊湖水濁——安正這話,我是從小聽到大的。
其實無論是龍亭湖還是包公湖都算是在市中心,如果認真追究,龍亭湖說不定更要中心一些。
因為龍庭這個名字就代表了它的地理位置——傳說,下面就是北宋王朝的皇宮。
不過開封是個城摞城,下面有三座古城,所以要去挖那真不是一般的費勁兒。
嗯,開封下面還有石油,據說儲存量還不少,但也因為下面就是古迹,不好動。
我小時候,中山路那裡也忘了修什麼,反正挖出了一個州橋,然後還立了個碑,說是州橋遺址,小時候經常在那塊碑上爬上爬下,現在那碑也不見了。
而對于外地人來說……大概也隻能去喝喝州橋胡辣湯了= =
但是在建國以後,開封的市中心就是鼓樓區,所以包公湖更顯得市中心一些。
在我的設想裡,大概就是師兄坐在情人島的一角看湖面,然後張雲清過來對他胡扯了一通……不過這個大背景不太好完全交代,所以也隻有自己暗爽了。唔,也許以後能加個小劇場?大概就是張雲清突然發現從小到大經常去的某地改名了,叫什麼名字呢?定情島?雲庭路?哈哈哈!
開封被叫做北風水城,真不是胡亂叫的。
曆史記載裡還有金明池,據說大運河能一直通過來,當然,後來就不行了。
但讓太後來說,現在的很多地方,在她小時候都是水,是能捉魚的。
不過現在政府也開始修了,開封有個工程叫一渠六河。
大概就是把開封這些湖啊水啊都連到一起。
我們這裡是有護城河的,就是城牆外面,有溝渠,不過過去我們都要煩死了,因為水都是臭的,據說是年年清理,但就治理不好,這一次是花了大力氣,把過去的臭水全部抽幹,淤泥挖掉,重新修繕,灌入清水,還種上了桃花樹!
和城牆對應,真可以說一句美得很。
嗯,現在還沒有完全修好,不過我前一段去看太後的時候,見那含苞待放,就覺得非常漂亮了。
教主過去寫修真喜歡說一句——六扇門裡好修行。
過去看這一句也不是不能理解,而這一次,算是有了更深切的體會。
一個好官,對于百姓們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
河南這次的領導就是這樣,一個省上億人口,沒有混亂沒有爆發——據說在十二月底的時候,河南就停了往武漢去的大巴,在疫情還沒爆發的時候,就叫停了野味市場。别的地方我不太清楚,但前兩天正好聽那位瘦身班的大姐說,這一次開封去援助的護士小姐姐們都有了不錯的紅包,而且各種誇獎,名利雙收,小姐姐們非常高興,我們聽了也覺得很高興o(* ̄︶ ̄*)o
一個好官,千年以後,人們還會記得。
這一路,都給人一種歲月靜好生機勃勃的感受,而如果疫情卷土,恐怕又要冷清下來了……
五月二十七日,我在家庭群裡看到了那個疑似病例的詳細信息,包括他接觸了什麼人,有什麼活動軌迹,現在都在隔離觀察中,隻希望到此為止……